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二十四節氣驚蟄賞析

二十四節氣驚蟄賞析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19 04:09:42

秦樓月·浮雲集

範成大 宋

浮雲集。輕雷隐隐初驚蟄。初驚蟄。鹁鸠鳴怒,綠楊風急。

玉爐煙重香羅浥。拂牆濃杏燕支濕。燕支濕。花梢缺處,畫樓人立。

二十四節氣驚蟄賞析(聆聽長安節氣)1

驚蟄,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太陽到達黃經345°,時間一般在每年公曆3月5日至7日之間。“蟄”是藏的意思,古人認為冬眠的動物被春雷“驚醒”,故稱為驚蟄。

二十四節氣驚蟄賞析(聆聽長安節氣)2

攝影:張建

驚蟄有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鳴,三候鷹化為鸠。一候桃始華。天氣變暖,萬物複蘇,桃花在此刻悄然開放。二候倉庚鳴。倉庚即黃鹂,黃鹂用清脆的鳴叫聲歌唱春天的美妙。三候鷹化為鸠。天氣漸暖,翺翔于天空的鷹開始悄悄地躲起來繁育後代,而原本隐匿的鸠(在這裡指布谷鳥)多了起來。古人因此誤以為鷹都變成了布谷鳥。

驚蟄時節,天氣轉暖,漸有春雷,動物們活動頻繁。在陝西曆史博物館裡也有不少動物造型的文物。

金怪獸

1957年陝西省神木縣納林高兔村匈奴墓出土的鹿形金怪獸。金怪獸,純金質,捶揲[dié]成型。立體圓雕,腹下開口,體内中空,表殼較薄。獸形象奇特,為一隻長着多分枝卷角的鹿形,但有鷹喙形嘴,每一個分枝卷角的頂端和尾端也生出一個同樣的獸頭,狀如傳說中的九頭鳥。怪獸站立在花朵形底座上,身上布滿卷雲式條紋。大角、尾和花形底座是另外焊接上去的。在圓頂的花瓣上各有三四個小穿孔估計是用來釘綴,所以很有可能是匈奴人冠冕上的裝飾。

二十四節氣驚蟄賞析(聆聽長安節氣)3

金怪獸 陝西曆史博物館藏

匈奴金銀飾件以其獨特的動物紋飾著稱于世。在衆多的動物飾件中,以這件金怪獸的造型最為奇特,它展示了創作者豐富的想象力,同時也給後世留下了難解之謎,至今人們仍未弄清它究竟是一種什麼動物。有些學者推測,這種現實生活中并不存在的怪獸形象應與神話傳說有關。這件金怪獸有可能就是神話傳說中的蠱雕,以之作為冠冕頂飾,反映了匈奴人對勇猛強悍動物的崇拜。

驚蟄與農曆節日“二月二”相近,人們認為農曆二月初二是主管雲雨的龍擡頭的日子。我國北方流行在這一天理發,民諺說:“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這一天理發叫作“剃龍頭”。人們借“龍擡頭”這一吉日理發,希望新的一年事事順利。龍在中華民族的發展史中有很重要的意義。在中國人的心目中龍有着極高的地位,它不僅被認為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風化雨的主宰。

二十四節氣驚蟄賞析(聆聽長安節氣)4

二十四節氣驚蟄賞析(聆聽長安節氣)5

鎏金鐵芯銅龍 陝西曆史博物館藏

1975年西安市南郊草場坡出土的唐代鎏金鐵芯銅龍。銅龍通體鎏金,身體細長,兩隻有力的前腳緊扣地面,龍頭與上身呈“S”形,龍嘴張開,露出尖利的牙齒與彎曲的龍舌,兩眼圓睜,直視前方,龍角緊貼頭部向後伸展,一簇鬃毛自龍角下方向後飛揚。脊毛自龍頭後方沿龍背中部似波浪般延伸至尾,龍尾從高高上揚的後肢處反折向龍頭上方。整條銅龍形體流暢,極富動感。迄今考古發掘的最早的龍形象,是1995年遼甯阜新查海遺址第七次發掘所見的石塊堆塑的龍形,距今約八千年。這條鎏金鐵芯銅龍可以說是唐代龍形象的代表之作,它充分表現出了唐代龍淩厲遒勁、神采飛揚的風格特征,堪稱此類造型中的精品。

二十四節氣驚蟄賞析(聆聽長安節氣)6

二十四節氣形成和發展于以農業為主的鄉土社會,在社會已發生重大變遷的今天,它仍然有着重要的文化價值和社會現實意義。二十四節氣蘊含的尊重自然、以自然時間節律調整生産生活節奏的文化觀念,對于今天人們依然有着重要的啟示作用。因此,我們應該借鑒古人留給我們二十四節氣的智慧,讓它回到現代人的生活之中,發揮積極的意義。

文案 &剪 輯 :李珏雯

聲 音 &編 輯:史楊克

來源: 陝西曆史博物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