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史上最強一筆成字

史上最強一筆成字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5-19 21:23:40

2020年2月7日(庚子正月十四),我的摯友,中國國土經濟學會國土書畫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首席書法家王殿奎先生(字五正,号五正堂),因病不治撒手人寰,永遠的離開了我們。“時至一年春草綠,又是一年清明時”。清明時分,天清水暖,風清景明,慎終追遠,連續幾日,心中不時湧動出對殿奎先生緬懷的思緒,腦海中不時浮顯出殿奎先生的音容笑貌,栩栩如生。思念之情,纏綿悱恻,百轉千回……

史上最強一筆成字(一筆一劃寫好字)1

“茌山多名士”。魯西茌平這塊風水寶地,翰墨飄香、鐘靈毓秀,而書法大家王殿奎先生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殿奎先生的書法興趣,起源于七歲入小學後經曆的兩年“寫大仿”啟蒙,讓他酷愛上了書法。鄒建華先生的“悼殿奎兄”詩中寫到,“自幼溫飽無保障,家窮志高讀書忙。地當宣紙枝做筆,稍有閑暇描‘大仿’。”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殿奎先生少年時期以地為紙、樹枝為筆,刻苦習練書法的情景。殿奎先生十八歲時參軍,穿上軍裝來到西安服役。當他在那千年古都中聆聽到中國五千年文化看西安的驚歎之語後,當他在陝西曆史博物館中找到那片碑林,拜谒了被譽為十一代王朝古都的書法藝術王國後,他被中國古代書法所震憾、所迷醉,所折服,使他實現了真正書法意義上的認祖歸宗。“脫下布衣換戎裝,駕馭鐵騎效國邦。車輪稍停筆不惰,練就懸臂寫大方”,鄒建華先生悼念他的詩句,是他青年時期醉心研究書法、癡迷習練書法的真實寫照。在部隊服役十三年,他回地方轉到紀委工作,仍癡心不改,持之一恒,幾十年如一日,始終平心靜氣默默研習書法,苦守硯田,戮力不辍,盡織紙之精糙,筆之細粗,墨汁濃淡,水之潤澤。2014年春節剛過,他又應邀去了北京,到中國國土經濟學會國土書畫研究院任常務副院長,擔起了首席書法家的重任,将一發不可收的書法興趣一直延續了五十餘年。

史上最強一筆成字(一筆一劃寫好字)2

歲月荏苒,恍惚回首,結實累累,頗為豐碩。品讀殿奎先生的書法作品,篇篇均一氣揮灑,盡顯才情,線條優美,筆墨靈動。穩重的間架結構,嚴謹的字體行距,動靜天然;含蓄蘊藉的用筆,巧妙構思、悠遠靈秀的書寫風格,表現出了豐厚的意向和豐富内涵。書為心畫也。先生真草隸篆構思皆工,品讀之,甚是入口入心。其章法布局,各盡其妙,猶如排兵布陣,重在氣勢,風雲威猛,浩然千裡。幅幅作品,無不盡态極妍,别開生面;無不逸遠疏朗,肅然物外;無不意在筆先,氣韻流動;無不強毅雄特,體嚴法備。在書法創作過程中,他既對書法藝術尊崇傳統,同時又在立意上有所創新。他認為,所謂的傳統,就是把曆史上的名帖,不斷的去練習臨摹,練就跟古人一樣的高超技術,尊崇傳統。同時,更要跟上時代的步伐,與時俱進,有所創新,讓今人喜歡你的藝術。創新在于繼承,繼承就是磨練,就是苦熬,就是苦寫。書法達到一定的境界後,大家必然能夠認可。這個必然,隻能在持之以恒,苦煉、苦熬和精心感悟下才能夠達到。正因為如此,殿奎先生的書法既有古人法帖之傳承,又有時代精神之風貌,寫其神,寫其境,寫其情,從而每幅作品都給人留下了美好脫俗的印象。他也由此被譽為了“書家坐标”,“真功夫,懸臂王”,“當代書聖”,得到了“懸腕書法王,真功五正堂,胸懷大國土,墨寶萬尺長”的盛贊。

史上最強一筆成字(一筆一劃寫好字)3

殿奎先生歐柳顔趙乃至魏碑無所不通,尤其醉心于楷書的創作,特别對唐楷進行了多年的練習,彙集曆代名家之所長,廣攬碑帖之精要,晉理唐法,熔于一爐,去險除燥,複歸于平淡,猶如君子相交,清雅從容,不惹煙塵,重在一個情操格調,品味似畫境。莊周之蝶、陶潛之菊,他的書作無不侵染高蹈氣韻,表現力端莊大方,雍容華貴,潇灑飄逸,既凸現之守為上的古典精神,抒發現實主義浪漫情懷;又筆力透徹而不媚,秀麗飄逸而不俗,酣暢率真,嚴謹有度,做到了辯證統一的完美結合。他深谙為書之道的造化之妙,因而創作筆意從容,墨色酣暢,納萬物于心,豪情揮灑于方寸之間,禅韻悠遠,彰顯大家風範。他也由此得到了“中國懸腕小楷第一人”的美稱。

史上最強一筆成字(一筆一劃寫好字)4

殿奎先生做人亦有古賢之德,心路曆程,早已慣看秋月春風,悲歡炎涼,舉觞邀月,談笑風生,古道熱腸,超凡脫俗,浩然之氣充溢于胸,蔓延于體,舉手投足處處流露着大家氣度。他凝聚自已的文化積澱與藝術,融會貫通創編了展現聊城風貌的“江北水城”長聯。其聯長達130個字,囊括了聊城近三千年的曆史、文化、名勝及人物。随着此聯影響的日益擴大,這副長聯逐漸形成了聊城千年曆史文化的一張名片。長聯的内容為:上聯:東昌湖水闊,光嶽樓巍峨,鐵塔鎮古運,海源閣宏博,清真寺肅穆,曹植墓悲歌,景陽岡虎嘯,獅子樓風波,獨占鳌頭矶,阿膠譽禦國,山陝會館文商璧合,覽曆史名勝冠齊魯物華天寶;下聯:魯仲連重義,孟嘗君高潔,馬周輔貞觀,範築先殉國,李苦禅丹青,張自忠英烈,季羨林泰鬥,孔繁森楷模,鴻儒傅斯年,武訓乞興學,海迪成就輝煌歲月,看古今英才數不盡地靈人傑。殿奎先生的作品還分别被孔繁森紀念館,被牛津大學,被一些中外政要、文化名人所收藏。殿奎先生不僅在齊魯大地、魯西平原一帶路人皆知,乃至全國欲得其墨寶者也大有其人。這既是書法的魅力,也是殿奎先生個人魅力之所在。

史上最強一筆成字(一筆一劃寫好字)5

問及殿奎先生沿襲書法藝術的心路曆程,他在世時道出八個字,“驽馬十駕,功在不舍。”藝海無涯,寫字難,書法創作更難,特别是寫到一定的境界後,要想再進一步更是難乎其難。在殿奎先生的感受中,書法絕不是簡單的點劃堆積,而是百煉成鋼的結晶。他說:這幾十年下來,我每天持之以恒地練字。俗話說,字不可一日不寫,畫不可三日不畫,我對字的追求是虔誠的。他就是這樣堅韌不拔,持之一恒,一步一步完成了向藝術和人生更高層次的攀登和跋涉!

史上最強一筆成字(一筆一劃寫好字)6

2013年7月,殿奎先生創辦了自己的博客,他為自已起的博名為“五正堂”。他說,“五正”,就是“身正、心正、意正、氣正、神正”,作為一個書法家,就是要一身正氣。殿奎先生認為,一個書法家,開辦一個博客十分必要,它是一個結交良師益友、開闊眼界視野、與界内外人士溝通交流傳播書法藝術的平台,也是自己提高人生品味、傳承書法藝術、在書法界傳播“五正”精神,開發自身價值的陣地。他的一句口頭禅“墨言天下,微言大義”,形象的顯示了他的胸懷和他的追求。殿奎先生就是這樣以“五正”精神,為書法界注入了一縷清風,在界内朋友們心目中逐漸樹立起了自已的形象。朋友們回憶道:“殿奎先生平易近人,和善有心,謙虛低調,喝酒幹脆利索,生活簡樸,品德高尚”;“殿奎先生既癡迷于書法藝術,執着追求書法藝術,砥砺前行,與時俱進;又疾惡如仇,對書法界存在的不正風氣不齒不屑,仗義執言,性情剛強,正直做事,是一個德藝雙馨的書法藝術家”。朋友們贈送殿奎先生的書法墨寶和祭奠他的挽聯寫到:“古有右軍郎,今有五正堂”;“齊魯遍書香,筆頭每為上,古有右軍郎,今有五正堂”;“茌山寫字匠,京畿把身藏,走筆承恩寺,拾英秋海棠”,給殿奎先生了極高的贊譽,也充分展現出了殿奎先生的高風亮節。2014年2月15日,中國國土經濟學會書畫研究院在第七屆中國國土區域城市經濟學家新春論壇上成立,殿奎先生擔任了中國國土經濟學會書畫研究院的常務副院長、首席書法家。在國土書畫院工作的幾年中,用殿奎先生自已的話說,就是“老老實實地寫字,老老實實地做人,不争高低,不比誰強,不争名分,把時間和生命的空間與自己的愛好結合起來,就成為了自己所謂的藝術、風格和結果”。他還說,“如果從文化概念上來說,寫字不屬于任何人,它屬于我們民族。生長的東西紮根在泥土裡,而藝術就是生長在人民群衆之間,人民是最好的老師,人民對你的贊許和認可就是你的成就。所有的事都是這樣,我就是很簡單的認識這個作為。”殿奎先生就是這樣老實做人,快樂寫字,書滋肝膽,墨潤心靈,心平氣和,筆耕不辍,鞠躬盡瘁,一心用在書法藝術上,用酣暢淋漓的筆墨,用厚重典雅的文字,為國土經濟研究的發展,為打造國土文化品牌,為全國的避暑名山、避暑小鎮、美麗鄉村、農業公園題寫了一系列榜書墨寶和大童的書法作品,為每年舉辦的科學家論壇提供了大量的書法獎品。殿奎先生還參加了中國好老師公益活動,被聘為基礎教育指導委員會四部的專家,為傳統書法進課堂貢獻自己一份力量,為基礎教育的創新發展,成為社會上該項活動的參于者和踐行者。我見殿奎先生的最後一面,是2019年8月24日。那是我非常敬重的茌平企業家于三哥,聽說殿奎先生和我都回到了茌平,請我們和建華、雲東、新華、振華等幾位摯友去廠裡餐廳一起吃了頓飯。餐中滿堂歡聲笑語,大家都非常關心殿奎先生的成就,殿奎先生也很感謝大家對他的關心支持,介紹了前些時間的一些行程,也說了一些今後的意向,其中還興緻勃勃的重點談了把自已的小楷書法普及到中小學校課堂上的安排情況。殿奎先生作為一位成名而又有威望的書法家,看待問題境界很高,洞察力強,立意也很深遠,他以傳承中國書法藝術為已任,很早就開始緻力于弘揚傳統書法藝術的工作。将小楷書法搬進中小學課堂,就是他多年來的一個心願。他一直認為:傳承中國書法藝術,必須從娃娃抓起,書法課應該進入小學、中學的課堂,抓小、抓早,讓孩子們從一開始識字時,就能仔細觀察每個所學漢字的形體,了解每個漢字的結構;讓孩子們從一開始寫字時,就能掌握每個字的筆畫長短、用筆輕重、如何收放。讓孩子們在識字中得到書法藝術的熏陶,在寫字中得到書法藝術的浸潤,在一橫一豎、一撇一捺、一勾一點的習練中體會到中國書法藝術特有的表現力,充分理解漢字“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的“三美”内涵,提高孩子們愛好書法藝術的興趣,把中國書法一代一代傳承下去,發揚廣大。在還未去北京之前,殿奎先生就多方與教育、文化、新聞等方面聯系溝通,撰寫字帖,錄制光盤,籌劃講座,做了大量的工作,一直念念不忘、锲而不舍,盼望早日實現這一夙願。但是,這一切,竟突然變成了殿奎先生的遺願,我所尊崇敬重的老兄殿奎先生,在剛剛跨入了庚子年之際,卻走完了他“翰墨文化”的一生!“黃土着意埋儒驕,淚飛頓作傾盆雨。”殿奎先生的容貌依稀還在眼前,殿奎先生的談笑聲宛如仍在耳邊,但他的生命卻已遠離,化作了塵土,化作了我們一腔濃濃的思念……有人說,唯有離别,才是人生。即使有過濃墨重彩交集的人,也會難免有漸行漸遠那一天。但是,殿奎先生的精神和情懷,将化作成一種永恒的思念,由我們永遠緬懷!殿奎先生走後的第一個清明日,謹獻上此文,追憶為念。(作者:老井)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