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映的視覺盛宴《Dune》,其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在2017年拍攝的《銀翼殺手2049》,同樣是一部值得設計師們觀看的視覺佳作。
《Dune》
"賽博朋克"是兩個英語單詞的組合:Cyber(賽博)和 Punk(朋克)。
"賽博"是"控制論",表示網絡技術,比如"網絡空間"的英語單詞就是 Cyberspace。"朋克"最早是一種搖滾音樂的流派,後來指那些叛逆的另類青年,跟主流社會格格不入。
朋克青年
賽博朋克的背景大多描繪在未來,建立于“低端生活與高等科技結合”的基礎上,擁有先進科學技術,再以一定程度崩壞的社會結構做對比。
擁有五花八門的視覺沖擊效果,比如街頭的霓虹燈、街牌标志性廣告以及高樓建築等,通常搭配色彩是以黑、紫、綠、藍、紅為主,但霓虹燈等隻是其中标志,并不是所有霓虹燈相關的都稱為賽博朋克。
賽博朋克的情節通常圍繞黑客、人工智能及大型企業之間的矛盾而展開,背景設在不遠的将來的一個反烏托邦地球,而不是早期賽博朋克的外太空。它實際上标志着針對以往科幻小說不注重信息技術的具體設定的缺點的改善和進步。
賽博朋克能被大衆所了解和認識,離不開它獨特的視覺體系。高對比度、高飽和度、低亮度的畫面,整體亮度較低。畫面以冷色調(藍色、青色)為主,同時局部用暖色調(霓虹燈色調)點綴。晦暗的雨夜、霓虹燈、東方元素,都給賽博朋克帶來了視覺上的神秘和吸引力。
《銀翼殺手2049》的場景裡面,特定的燈光效果加上獨特的建築風格,使環境構造具有強烈的秩序感。在這部電影裡的建築風格設定裡,出現最多的還是安藤忠雄的影子。
Wallace大樓接待處設計 vs 安藤忠雄的地中美術館
電影中的條形窗走廊 vs 安藤忠雄小筱邸住宅
電影中的條形窗走廊 vs 安藤忠雄小筱邸住宅
Wallace大樓的内部鏡頭 vs 尼安德特博物館設計方案
影片中被水圍繞的平台 vs 師隈研吾在北京做的竹屋
影片中頗具戲劇感的回廊空間 vs 西班牙RCR的貝爾洛克酒窖
《銀翼殺手2049》一開始對于環境設計的初始風格設定即為“粗野主義”,通過虛實結合為我們呈現了粗野主義與廢墟美學。在影片中,我們更能看到現實世界的一些經典建築的身影,甚至有一部分是實景拍攝的畫面。
影片中的警察局總部 vs 阿根廷國家圖書館
影片中拉斯維加斯賭場 vs 現實中拉斯維加斯證券交易所
影片中廢墟中的兒童工廠穹頂 vs 現實中保加利亞布茲盧賈山劇場
影片中多彩出現的城市高台 vs 美索不達米亞的金字形神塔
影片中出現的殘破頭像 vs 意大利龐貝遺址的雕塑
《銀翼殺手2049》中的色調與視覺效果也是有出處的,制片方表示:“電影中的色調靈感來源于2009年受紅風暴下的悉尼,視覺效果是受北京的早晨啟發。”
影片中廢棄的拉斯維加斯色調 vs 2009年受紅風暴下的悉尼
影片中的廢墟視覺效果 vs 霧霾北京清晨的視覺效果
*圖片來自網絡,僅供學習參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