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汽車

 > 上海外牌限行加碼嗎

上海外牌限行加碼嗎

汽車 更新时间:2025-02-10 18:05:04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吳崇遠 見習記者 劉俏言 發自上海

面對不少城市機動車保有量日益增長的局面,部分地區推出了一系列機動車限行措施,以此來緩解交通擁堵狀況。

昨天(11月2日)是上海外牌限行新規實施首日。新規規定,即日起,除周六、周日和全體公民放假日外,每日7時至20時,外省市機動車号牌等車輛禁止在上海市大部分高架道路上行駛。

原先上海高架道路的外地牌照機動車限行時間,大緻處于早晚高峰兩個時間段。相較此前的限行政策,此次限行新規一并覆蓋平峰時間,限行時間也從7個小時延長到13個小時。

上海實施外地牌照限行新規後,效果如何?市民又有什麼感受?昨天(11月2日),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趕赴上海實地體驗。

“太爽了,高架上開車幾乎不用踩刹車!”

傍晚六點半,上海晚高峰進行時。

記者從虹橋高鐵站乘坐地鐵來到靜安寺地鐵站。這裡是上海市中心,緊鄰人民廣場和南京西路。暮色已然降臨,下班的人行色匆匆,眼前的延安高架路上車流湧動,而地面道路上,下班的車輛也漸漸排起了隊伍,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

上海外牌限行加碼嗎(上海外牌限行升級觀察)1

延安高架車流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在常德路靜安寺地鐵站9号出口附近觀察了20分鐘,在地面道路上,10多輛粵、蘇、陝、皖、浙、川開頭的外地牌照車輛依次駛過。

在限行新政實施首日,不少上海本地市民感受到了外地車限行給本地車輛帶來的出行便利。

“太爽了,高架上開車幾乎不用踩刹車!”

這是上海市民小田在外地車限行新規實施首日的最大感受。小田家住松江區,距離虹橋高鐵站不遠,“因為路堵停車也難,平時我自己去市區主要坐地鐵,不過我老婆在淮海路上班,有時候要開車接送。”

小田說,從家裡到妻子的公司,以往開車一般都在一小時左右,最堵的一次,足足開了1小時40分。“今天我是11點左右出發的,路上格外空,全程隻開了半個小時,省了一半的時間!”

他認為,外地車限行新規的實施,極大方便了本地市民的出行。“以前上海的高架路早晚高峰也是對外地車限行的,不過到早高峰十點過後,很多外地車就會一窩蜂上高架,所以到頭來,高架上一天到晚通行都很慢,而這次限行新規,平峰時段高架道路也對外地車限行,這就讓我們在平時能夠把車‘開起來了’。”

他給記者發來了幾段行車記錄儀的視頻。

“延安高架路西向東往市區方向,這段高架以前平峰時段車也很多,今天通暢不少,基本能跑到六七十碼。”

為了證明當天的交通狀況有所改善,小田特地導出了上周兩個相同路段的行車記錄儀視頻。“前面一段是10月30日晚上八點左右,延安高架路轉内環内圈附近路況,那時候高架上車很多,速度差不多隻有20碼,今天白天11點,同樣路段,時速基本上能按照限速跑。”

白天時段高架對外地車限行後,受限車輛會不會湧入地面道路?小田說,從他觀察來看,地面道路通行狀況變化不大。“可能有一部分受限車主已經提前了解了政策,轉而乘坐地鐵或者公交綠色出行了。”

那麼在限行新規實施首日,上海地鐵上乘客變多了嗎?打車的人會不會多了?

截止目前,上海限行新規實施首日的數據尚未出爐。從直觀感受來看,錢江晚報·小時記者從虹橋高鐵站乘坐地鐵2号線前往靜安寺的過程中發現,在這條平時人流較為“洶湧”的地鐵線上,人流相比以往沒有大幅度的增加,而在出租車司機的口中,接單量也沒有因此變多。

上海外牌限行加碼嗎(上海外牌限行升級觀察)2

限行升級後另一面:

有人猶豫買房,有人決定回鄉

幾家歡樂幾家愁。平靜的表面下,變化悄然發生。

“以後工作日城裡不約,這是要逼着換綠牌?”

上海外牌限行加碼嗎(上海外牌限行升級觀察)3

在上海工作的吳志,看到朋友圈的這條吐槽,心裡咯噔了一下。

他思考了一下,給自己的房屋中介發了一條微信,說買房計劃要再擱置一段時間。然後中午擠着地鐵去見了青海遠道而來的朋友——“我本來打算開車來接他的,但是顯然從今天開始不可以了。”

家住寶山,公司在浦東的國家開發銀行大廈,每天上班,吳志需要開着粵B牌照的小車,經過延安高架和中環高架。他還記得,自己第一次在上海被罰,就是因為違反了限行的規定,導航一個路口走錯,就開到了限行的隧道裡。“走地面的紅綠燈會特别多,但是高架就不需要。”那是他第一次體會到外地牌照走在早晚高峰的上海,有多麼不易。

因為限行,吳志平時很少開車上下班,外地牌照80元一天的停車費讓他選擇地鐵出行,但是政策出來之後,無力感仍然會湧上心頭。他覺得,不想開車和不能開車,是兩碼事。

上海外牌限行加碼嗎(上海外牌限行升級觀察)4

他和幾個同為外地牌照的朋友們聊起,都覺得在這個時間延長限行時間,實際是為了明年五月份上海地面全面禁止外地牌照做鋪墊,“到明年那個時候,我們的車相當于白買了,因為公司就在内環,如果禁止地面通行,我就永遠不能開車到公司了,萬一遇到家裡有緊急情況需要去醫院,我們也沒有辦法開自己的車。”

但是,吳志也表示,自己不會為了限行政策去再拍一張上海牌照,“價格相當于重新又買了一台車。”

“或許,到了回浙江的時候了。”

短短十分鐘,這句話張先生重複了三次,外地牌照限行時間的延長,對于他這樣在上海做生意的浙江人來說,是一次重擊。

2015年,兒子高考考上了浙大,張先生覺得孩子不需要照顧了,再加上老家很多人都去了上海做建材生意,于是他和妻子也在浦東新區的大建材市場租了商鋪,主營業務,就是給客戶送建材和上門安裝。

家裡的這輛浙牌面包車,承載起了上門送建材的重任。雖然早晚高峰有限行,但走地面也可以送到。因為噪聲較大,建材安裝的工作時間主要是在白天,但是新的限行政策出來後,往市中心送建材變成了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晚上八點以後,沒人會同意安裝的,會吵到鄰居。”張先生表示,“因為限行,明天的兩單生意我都告訴客戶取消了,我送不了。”

讓張先生最憂心的,就是明年五月份推出的全面限行外地牌照政策。因為戶口沒有落在上海,張先生不具備搖滬牌照的資格,也不準備去辦理滬牌——“我現在先周邊的生意做做看,如果實在不行,我就不幹了回海甯老家。”

外牌限行之後,對電動車的銷量有無直觀拉動?市民對外牌限行還有哪些建議和期待?我們今天将持續關注。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将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汽車资讯推荐

热门汽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