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最幸福的事,莫過于做一桌子好菜與家人共享。
小i也知道,我們有許多甲友對烹饪十分擅長,能燒出一手好菜。但面對沒吃完的豐盛飯菜,總會糾結一番:
倒了吧,覺得可惜,第二天熱一熱再吃吧,又擔心“隔夜菜”吃了對身體不好。更何況還流傳着許多關于“隔夜菜”吃了會緻癌的說法,真是駭人聽聞。
那麼“隔夜菜”到底能不能吃呢?且聽小i幫大家分析分析。
“隔夜菜”與“夜”無關
其實,我們常說的“隔夜菜”并不單指當天吃剩下的,放到第二天的菜。“隔夜”隻是一種習慣性說法,“隔夜菜”實際上是指菜品烹調後,存放了一段時間後的狀态(8小時左右,或超過8小時)。
而為什麼“隔夜菜”、“陳飯”吃了拉肚子、對身體不好呢?歸根究底是因為長期放置後,食物中的亞硝酸鹽和細菌含量增高。
亞硝酸鹽有害與否,和含量相關關于亞硝酸鹽,小i先要明确一個知識點,亞硝酸鹽“有毒”但是并不“緻癌”(至少到目前為止并未發現其本身有緻癌作用),适用“不能抛開劑量談毒性”這一條。
我們來看一組數據:不同存放溫度和不同存放時間對蔬菜亞硝酸鹽含量的影響(mg/kg)
來源:職業與健康,2008,24(24):2676-2678
以上數據表明,“隔夜菜”的菜品種類不同、存放溫度不同、存放時間不同,均會對其亞硝酸鹽含量産生影響。而亞硝酸鹽引起中毒的量大約在300~500mg左右,一般情況下倒是真不太容易造成急性中毒。
所以在國家食品安全标準範圍内限量使用時,它是一種安全合法的食品防腐劑,同時也廣泛分布在我們平常食用的各類食物中。
雖然亞硝酸鹽本身并不緻癌,但它在胃腸道酸性環境下會轉變成有緻癌作用的亞硝胺,長期大量食用的确會有一定的健康風險。
因此,“隔夜菜”隔夜就不能吃的說法過于斷章取義,最主要的還是亞硝酸鹽的劑量問題,不過能少吃點就少吃點是真的。
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亞硝酸鹽“大戶”反而不是隔夜菜,而是煙熏制品、火腿等等。
更應注意的細菌污染風險相比亞硝酸鹽,“隔夜菜”裡對健康影響最大的還是細菌。
冰箱确實可以延緩細菌的繁殖,但是輕則引起嘔吐腹瀉,重則引起昏迷甚至肝髒衰竭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菌等細菌難以在低溫條件下被殺死。反反複複把吃不完的飯菜放進冰箱,折騰不了細菌,隻能折騰自己。
到底該如何對待“隔夜菜”最後我們回到問題本身,甲友在日常生活中,究竟應該如何處理“隔夜菜”這個難題呢?
小i建議:對待飯桌上多出來的“隔夜菜”,應該正确貯藏,減少“隔夜菜”的風險。
01 分類對待牛奶、冷鮮肉、未煮熟的溏心蛋、海鮮等“隔夜”風險較高,盡量吃新鮮的。
02 注意溫度和時間剩菜剩飯室溫下放置時間不宜超過兩小時,炎熱天氣下不宜超過1小時,儲存食物的冰箱溫度應控制在4℃以下,以抑制細菌增長。放在冰箱内的蔬菜不宜超過24小時,肉類最好不超過1到2天。
當然,極端情況下需要囤貨的話,也以屯生鮮蔬菜和肉類為宜,短時間不吃的話可以放到冷凍層。
03 分裝存放量大的食物進行分裝存放,冰箱中生熟分開。存放時盡量選擇玻璃器皿。
最後,小i提醒大家,還是切忌“眼睛大,肚子小”,做的過多,剩的更多。畢竟隔夜菜既不美味也不健康,能少吃就少吃吧。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删除。
首發:愛甲生活
作者:三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