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大秦賦》開播之前,期待值簡直拉滿。
作為“大秦帝國系列”的終章,該劇是投入成本最大的,并且還拉來了張魯一(飾秦王政)、段奕宏(飾呂不韋)、辛柏青(飾嬴異人)、王慶祥(飾秦昭襄王)等一系列實力派演員,結果因為劇本的“跑偏”,以及演員使用不當的問題,使得該劇成為了全網群嘲的對象。
那個時候我就在想,到底什麼時候,能再出一部優秀的曆史劇?
畢竟在過去二十年左右的時間裡,我們已經看過了《大明王朝1566》《走向共和》《雍正王朝》《漢武大帝》《大秦帝國》系列等等如此多足以載入中國電視劇曆史的經典之作。
也許,它,真的來了。
今晚,期待已久的《山河月明》終于迎來了首播,這一天,可能很多人像我一樣,已經等待了足足4年的時間,還好,一切都不算晚。
第一、數千年曆史的橫斷面
曆史題材之所以備受期待,是因為它有着太多可以供後人評說的地方。
每一段曆史,都承載着這個民族曾經的榮光和憤懑;每一個名字,都镌刻滿了自強不息以及陽謀與算計;每一刻瞬間,都書寫了王朝初升的朝陽和最後的背影。
那些經典之作,恰恰選取了最具代表性的曆史時間節點:
如《大明王朝1566》,選取了嘉靖末年,大明王朝徹底走向末路,從而揭示出制度性腐朽和坍塌的肌理;如《漢武大帝》選取了漢武帝站在前人肩膀,一掃漢初頹勢,封狼居胥,因而能夠“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如《走向共和》,選取了清朝末年,被列強欺侮,從而開啟百年屈辱,然而卻又奮鬥不止的民族意識覺醒之路。
能說的,想說的,思考的,審慎的,都太多太多。
而這部《山河月明》,則選取了一個相當有意思的角度,那就是從朱元璋擊敗陳友諒之後,那些家國之事,從朱棣迎娶徐達長女,到太子朱标病逝,再到朱允炆登基削藩,以至于靖難之役爆發,最終朱棣登上皇位,開創永樂盛世。
幾十年的時間,天地為之變色。
風雲際會,英雄輩出,帝王與庸臣共舞,藩王和野心家同盟,引火自焚,裝瘋賣傻,同室操戈,一樁樁一件件,都是可歌可泣的往事雲煙。
時事造就英雄。
第二、老演員的狂歡
說起這部《山河月明》,我最期待的,莫過于那些已經逐漸當不了“主角”的老演員們,他們演技精湛,每部戲都盡心盡力,日複一日的當着所謂的“甘草演員”。
出彩嗎?
也需要有人不斷地鼓掌才行,慶幸的是,大多數人還沒有忘記他們。
還記得《大明王朝1566》嗎?
還記得《雍正王朝》嗎?
每當我再次重溫《北平無戰事》時,我總是覺得,那是一群老演員們和實力派們最後的“狂歡”,或許《老酒館》可以算做是半部,但終究有點像夕陽下的餘晖,美則美矣,可總免不了傷感之情。
這部《山河月明》,我似乎又看到了:
陳寶國飾演朱元璋
作為國産劇中橫跨數十年的“大佬”,陳寶國飾演的經典角色無數,從《大宅門》中的白老七,到《茶館》中的王利發,陳寶國不斷變幻的角色之下,帝王總是最重要的底色。
都知道他的嘉靖演得好,但他的漢武帝也并沒有遜色多少。
這次,陳寶國終于又再度飾演明太祖朱元璋,一人千面,陳寶國能夠賦予朱元璋這個布衣起家的帝王的,是完全不一樣的靈魂。
王姬飾演馬皇後
畢業于北京人藝的王姬,早年曾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矶分校留學,回國後參演的電影《紅粉》曾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的銀熊獎,和印度電影電影節的“金孔雀獎”,她出演的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也備受國内觀衆關注。
王慶祥飾演李善長
明初三傑之一的李善長,被譽為和漢初的丞相蕭何一樣,有着治世能臣一般的大局觀,明朝建立以後,他作為“開國六公爵”之一,位極人臣,還被明太祖朱元璋賜予免死鐵券。
王慶祥飾演的角色,和李善長大多相似,都是王朝之中的肱骨之臣,如清代的劉統勳、明代的胡宗憲等等,他是難得的電影和電視劇“雙修”的演員。
王繪春飾演姚廣孝
很遺憾的是,因為姚廣孝角色的緣故,王繪春老師和其他老演員直接對戲的時候相對較少,不過這個角色後期戲份相當重要,屬于劇中的演技擔當。
杜源飾演胡惟庸
這個我是屬實沒有想到的。
因為杜源老師之前出演的角色,幾乎都以正派為主,并且還大量出演了警察局長的角色,此次出演胡惟庸這樣一個“權奸”人物,想必是要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王輝飾演李文忠
在電視劇《河山》裡,最遺憾的地方在于,他和李雪健老師之間幾乎沒有對手戲,而是作為王新軍的搭檔。他的演技厲害之處,在于“劇抛臉”,當飾演十三阿哥胤詳的時候,有勇有謀,而飾演公子卬的時候,又顯得怯懦貪婪。
王勁松飾演劉伯溫
預告片裡沒有什麼台詞,第一集也沒能登場,但是你永遠可以相信他。
無論是《大明王朝1566》裡裝瘋賣傻的楊金水,還是《破冰行動》裡的林耀東,又或是《北平無戰事》裡的王蒲臣,王勁松老師的演技總是無可挑剔。
張豐毅飾演徐達
本劇中最為重要的角色之一。
在内地影視男演員中,張豐毅算是“能文能武”的典型代表,飾演起軍人來,《曆史的天空》以及《長沙保衛戰》可以見證他的功力,而演起文戲來,比如《霸王别姬》和《人民的名義》,他也絲毫不遜色多少。
張光北飾演王保保
對明史稍有了解的朋友都知道,王保保是元朝末期的名将,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為“天下奇男子”,而曾飾演過呂布和楚雲飛的張光北,飾演一代名将王保保,是再也合适不過了。
此外,姚橹飾演的呂本(建文帝外祖父),以及畢彥君飾演的湯和,也是本劇的一大看點。
說過了老演員,再說說年輕一代的主要演員。
馮紹峰出演本劇的男主角明成祖朱棣,不過劇中幾乎講述了朱棣的一生,所以他飾演的是成年以後的朱棣,這不禁讓人産生疑惑,馮紹峰到了老年朱棣的戲份時,真的靠演技能夠撐得住嗎?
畢竟已經有王學圻在《大明風華》中的朱棣珠玉在前。
看過預告片以後,我還是比較放心的,在《大秦帝國之崛起》裡,就飾演了秦昭襄王從成年一直到逝世的所有戲份,角色的完成度就相當不錯,相信馮紹峰問題應該也不大。
飾演朱棣的正妃徐氏的,是女演員穎兒,而飾演另一個重要角色,太子朱标的,是出演過大量古裝劇的何晟銘,另外,飾演建文帝朱允炆的,則是陳月末,雖然說這幾個年輕演員的選角算不是驚喜,但最起碼還是中規中矩的。
第三、張弛有度的劇情節奏
其實看一部曆史劇,最害怕的是什麼?
我覺得是無休無止的感情戲。
還是以《大秦賦》為例,作為大秦帝國的最後一部,也是秦國最為傳奇的一代“帝王”(前者為王後為帝),秦始皇的一生堪稱傳奇中的傳奇,但是《大秦賦》卻在描述趙姬、呂不韋、嫪毐三人身上,幾乎傾注了80%左右的筆墨。
大家期盼已久的統一六國的戲份,卻寥寥無幾,重點完全偏離。
但通過《山河月明》第一集我們可以看到,該劇在劇情重點的鋪排上,是顯然下了功夫的,它分了兩條線進行,一是征伐蒙元的漠北之戰,二是明朝内廷之事。
帝王之事,家國天下。
一面明初對外征戰未停,一面以朱标為首的各皇子紛紛露臉,前者彰顯時代基調,後者叙述人物利害關系,以及安下伏筆。
關鍵是,這可能是我近些年看過最有趣的君臣關系。
朱元璋想要讓兒子朱棣迎娶徐達的長女,提出此事之後,徐達面露不悅之色,立即表示“你老四兒子沒什麼本事,還不如你當年在鄉鄰之間的名聲,我女兒嫁給他,就相當于一朵鮮花插在了牛糞之上。”
朱元璋立馬予以否認,随即意識到話題不對,你女兒是鮮花,豈不是說我兒子是牛糞,那麼我又是什麼?
之後更有趣地來了。
以朱元璋的性格豈肯吃虧,他立刻揭露了徐達幼年時的糗事,說徐達總是拉在褲子裡,都是自己幫忙清洗的,徐達立即當着馬皇後的面否認說沒有。
這樣的對話,在真實曆史上或許沒有。
但是這正是曆史劇的魅力,朱元璋和徐達早就認識,作為老大哥,後來又是君臣,他想要和徐達結為兒女親家,卻遭到了老兄弟這樣的反對,自然要奚落幾句。而徐達呢,看着老大哥當着老嫂子(馬皇後)的面,如此埋汰自己,顯得要堅決予以否認。
以兩人的關系,是有可能發生類似的對話的,這就是遵循了曆史劇“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原則,從而進行的合理化改編。
正是因為有趣,煙火氣十足,有網友感慨道:一秒也不舍得快進。同時也有網友表示,《大明朝朝》的故事終于有了煙火氣!
寫在最後:
其實在這裡,是想回應大家的一些疑問,尤其最重要的,是這些老戲骨們,到底是戲份極重的主要角色,還是沒有幾集戲份的龍套?
以陳寶國飾演的朱元璋為例。
從第一集開始的年份看來,朱棣年少尚未娶親,離就藩北平還有不少年月,另外,胡惟庸謀反案(明初四大案的第一案)尚未爆發,所以,陳寶國會有相當重要的戲份。
張豐毅飾演的徐達大緻也一樣。
至于王繪春飾演的姚廣孝,他是幾乎貫穿了朱棣一朝的重臣,用現在的話說,更是朱棣的“精神教父”和心腹謀士,所以戲份更不必擔心。
綜上來看,這部《山河月明》,完全值得繼續期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