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觀書有感昨夜江頭春水生

觀書有感昨夜江頭春水生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4 03:21:44

白居易,字樂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不露雕琢痕迹,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享年74歲,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琵琶行》等。

觀書有感昨夜江頭春水生(習詩錄:亂花漸欲迷人眼)1

今天複習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原文如下:

孤山寺北賈亭西,

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莺争暖樹,

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

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

綠楊陰裡白沙堤。

觀書有感昨夜江頭春水生(習詩錄:亂花漸欲迷人眼)2

這首詩的大意:從西湖孤山寺的北面,來到賈公亭的西面。遠遠望去,湖面春水蕩漾,剛好與堤岸齊平,白雲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 幾處早出的黃莺,婉轉啼鳴,争相飛往朝陽的樹木。誰家新來的燕子,忙忙碌碌,飛來飛去,銜着春泥在築巢。 西湖的四周岸邊,生長着紛繁開放的春花,姹紫嫣紅,五彩缤紛,漸漸要迷住人的眼睛。淺淺的春草,此時還未長高,剛剛才能夠遮沒馬蹄。 我最喜愛西湖東邊的美景,總是遊覽不夠。尤其喜愛,那綠色楊柳樹蔭下的白沙堤。

觀書有感昨夜江頭春水生(習詩錄:亂花漸欲迷人眼)3

白居易曾經在杭州擔任刺史,也就是相當于杭州市的市長,是杭州的父母官。白居易在杭州為官,自然要去西湖遊覽。在一個春天,白居易來到了西湖遊玩。當時天氣很好,晴空萬裡,碧波蕩漾。遊人很多, 白居易的心情舒暢。白居易開心地走着,不知不覺,來到了西湖東邊的白沙堤上。白居易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遊覽西湖之後,就寫下了這首著名的《錢塘湖春行》,給人們留下了精美的詩篇。

觀書有感昨夜江頭春水生(習詩錄:亂花漸欲迷人眼)4

白居易的這首《錢塘江春行》,是一首寫景詩,它的妙處在于即景寓情,語言通俗,清新自然,用白描的手法,将精心挑選的幾組鏡頭囊括在詩中,寫出了柔和怡然的春意,寫出了自然之美帶給人們飽滿的感受。這是一首描繪西湖美景的名篇,生動地描繪了詩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見的明媚風光,是一首唱給春日西湖美景的贊歌。美是從靈魂深處發出的。白居易的這首《錢塘湖春行》恰恰說明了這一點。其實,西湖的景色再美,也會有不盡人意之處,但在白居易的眼中,它無疑是天下最美的景緻。我們往往都有逛景不如聽景的體會,聽說和看到名勝山水美不勝收,心中不由得生起向往之情,可是一旦身臨其境,面對真山真水,卻反而覺得遠沒有預期的那樣動人美麗。這是因為我們不能用一種欣賞的眼光去看待自然山水,而是帶着一種先入為主的眼光去遊山玩水。正是因為白居易有一雙發現美、欣賞美的眼睛,才能在無數的西湖遊客中,獨具慧眼地發現其動人之處,才能真正享受到大自然賜予人類的這一人間天堂,進而,他會在西湖美景中,不能自已,乃至流連忘返:“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