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和蘇南的幾個兄弟相比,泰興不是那麼的出挑。畢竟,和4000億級别的昆山、江陰以及3000億級别的張家港相比,泰興差距還有些大。剛剛過1000億的泰興,卻當仁不讓地當起了長江兩岸那一圈的老大,而不僅僅是在泰州。所以說,身處蘇南還是蘇北不是最關鍵的,發展才是硬道理。
人啊,最怕比較。城市也一樣。泰興遠的不去比,光比比近的,底氣還是足的。在泰州家中,泰興的嗓門是最大的,早就壓過了當年的蘇北第一縣靖江。泰興嗓門大,一來經濟總量強,占據了整個泰州的20%多;二來,泰興是全省唯三的“省直管縣”試點城市,享受多項地級市的經濟管理權限。雖然,和浙江的那些兄弟區縣是不能比的。但這也足夠讓靖江、揚中、江陰等羨慕不已。
說實話,不知道泰興人有沒有想過自己會超過靖江;或者說,靖江人有沒有想過泰興會超過靖江。但好歹,兩者的發展水平都差不多,經濟總量相差也不大,不相伯仲,誰超過誰其實都正常。
但是,這裡要說個但是。就人均來說,泰興差靖江有些遠。遠的都不好意思去比。将近三分之一的差距。這讓泰興人的發展底氣一下子低下去了很多。更何況,你面積還比人家大一倍。所以,泰興人一直宣傳“穩中求進”。也是,靖江還在天天反思為什麼這些年發展有些慢。隻是在經濟總量上反超的泰興,還是低調一些好。
但泰興近幾年的發展提速,也是個不争的事實。“省直管縣”的實施,确實給泰興更大的發展自主權。如果比較下2019年泰興和靖江的地方财政,泰興高一點,自己能支配的也多一些。這無論是推進城市發展,還是引進産業人才,能用的法子就更多些。
畢竟,想法總是很多的。但要實現這些想法,沒雄厚的地方财政支持是萬萬不行的。如今泰興人正在争論城市應該往哪個方向發展。有人說,應該往北,向主城區靠攏。畢竟,靠一個縣城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經過去。泰州如果不能充分聯合泰興、靖江發展,形成自己的都市圈,以後保不準就是被邊緣化,甚至被分割。
有人說,應該往東,那邊已經聚集了不少部門、銀行等。要是能和靖江合并發展也行。可是,果真如此,那還要泰州幹嘛,一半經濟總量被分走了?有人說,再往南靠一靠,連起通往常州的過江輕軌。畢竟,在很多人看來,常州比泰州更有吸引力一些。江對岸就是蘇南,那邊是标杆,是追趕目标。
其實,城市不管往哪邊發展,城西工業區不可忽略。工業區轉型升級成功了,泰興才能實現更大的跨越。如果隻是城市擴張,産業跟不上,那麼城市發展就是鏡中花,水中月。現如今,泰興和靖江一樣,都苦惱于本地青年才俊的遠走他鄉,奔向北上廣和蘇甯杭。産業發展跟不上,沒有更好的就業崗位,再美的城市也最終會成為一座空城。
别忘了,泰興還有“省管縣”試點這張牌。其實,“省管縣”有時候就像一把雙刃劍。用好了,城市能快速發展;用不好,反而形成市縣争利。尤其是泰州泰興這對“弱市強縣”組合。或許,泰興人應該好好想想,怎麼用好“省管縣”帶來的經濟管理權限,真正引進發展一些中高端優質企業,而不是隻去承接蘇南甚至泰州排擠出來的企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