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愛花的朋友,各位喜歡詩歌的朋友,今天我們來介紹一首李白描寫杜鵑花的詩,這就是《宣城見杜鵑花》:
蜀國曾聞子規鳥,
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
三春三月憶三巴。
李白說,他曾經在四川聽到過子規鳥的叫聲,現在又在宣城見到了杜鵑花。
李白為什麼這樣說?
因為子規鳥又叫杜鵑,二者是同一個名字。
就是說曾經聽到過杜鵑鳥的叫,但沒有見到過杜鵑花,現在終于見到了杜鵑花。
看到了杜鵑花,使他不由得想起了子規,想起了故鄉。
子規鳥是思鄉鳥,它叫一聲就讓人肝腸寸斷。
現在,在宣城看到了杜鵑花,看一眼也讓人愁腸百結。
現在我們明白了,杜鵑花也是一種思鄉的象征,所以李白才會發出“一叫一回腸一斷”的感慨。
中國是杜鵑花的原産地。
杜鵑花的别名:山踯躅、山石榴、映山紅、照山紅、唐杜鵑。
漢代《神農本草經》,将“羊踯躅”列為有毒植物。
到了唐代,出現了觀賞的杜鵑花。
詩人白居易,可以說對杜鵑花情有獨鐘,是杜鵑花的花癡。
他被貶江州司馬,深深感慨此地“低濕”難住,“往往取酒還獨傾”,但他對廬山那鋪滿山岡的似朵朵紅雲、灼灼火焰的杜鵑花,甚為傾倒。
他寫下了長詩《山石榴寄元九》,盛贊它“晔晔複煌煌,花中無比方”。
後來,白居易從江洲谪所調升忠州刺史時,甯可少帶衣物和家什,也要帶上從廬山挖下的杜鵑花,千裡迢迢,把杜鵑花移栽到了忠州的大地上。
同樣是杜鵑,有的人“感時花濺淚”,有的人“凝眸隻為今曰芳”。
這就是所謂的境由心生吧!
現在每年過年前,我們都會買上一兩盆杜鵑花,來增加春節的喜慶氣氛,希望各位朋友的生活都能像杜鵑花那樣富庶似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