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全國各省新出生人口排名

全國各省新出生人口排名

科技 更新时间:2025-02-25 08:51:04

千呼萬喚始出來!7月23日,2021年各省市自治區最新的出生人口數據公布了。2021年全國各省的出生人口數據較往年來得更晚一些。按照慣例,這些數據在三個月前就應該公之于衆了。

晚就晚吧,而且數據還不全面,這次隻公布了29個省市的出生人口數據,還有天津、海南兩省的數據未公布。對此,有業内專業人士開玩笑說,各省公布的人口數據出奇得慢,就好像一個考試成績不理想的孩子,拿到成績單後,總是找借口拖延不給父母看。

全國各省新出生人口排名(最新出生人口數據公布)1

根據已經公布的29省市自治區2021年的出生人口數據來看,我個人的第一感覺就是,2022年大概率就是我國人口的拐點——2022年我國的人口可能迎來“負增長”。

為什麼這麼說?首先,29省中,2021年常住人口淨增為負數的有15個,分别是河南、黑龍江、雲南、遼甯、吉林、湖南、河北、甘肅、山西、貴州、内蒙古、江西、陝西、新疆、北京。其中河南2021年常住人口負增長58萬,黑龍江負增長46萬,雲南負增長32萬。

全國各省新出生人口排名(最新出生人口數據公布)2

河南必須得說道說道,因為它打破了一項過去59年創下的輝煌紀錄:河南1962年以來出生人口首次跌破80萬。一提到河南,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能生”,2009年-2013年,河南每年都出生人口還保持在113萬-130萬之間。2015年河南甚至超過山東,成為全國出生人口數量最高的省份。2016年更是創下1993年以來的最高紀錄,出生人口總量高達142.6萬人。即便是在2019年河南的出生人口也達到了120.4萬。但2020年,河南出生人口開始顯著下跌,當年出生人口跌破百萬,隻有91.7萬,2021年出生人口又降到79.3萬。換言之,河南出生人口已經連續兩年跌破百萬。

曾經的全國第一生育大省河南,為什麼“熄火”了?個人認為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一是人口外流嚴重,尤其是育齡婦女。根據《中國人口普查年鑒2020》顯示,河南省流出人口高達1610.09萬,是全國流出人口最多的省份,比2010年增加595萬人。從數據來看,2020年河南外出人口流向最集中的省份依次為廣東、浙江、江蘇、上海和北京,分别為277.36萬、246.59萬、219.72萬、134.3萬和127.19萬,流入這五省份的人口占全省總流出的62.4%。

二是住房成本高,年輕人生活壓力大等。這點不展開細說,因為全國的情況都一樣。

三是河南省全國聞名的高彩禮傳統絕對是“最後一根稻草”。在各種巨大壓力的情況下,河南省的很多年輕人,現在都不願意結婚了。民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河南省結婚率自2013年以來,已經迎來8連降,2021年登記結婚對數降至2013年的50%。大部分年輕人都不願意結婚,所以才會導緻河南省出生率連續多年下降。

全國各省新出生人口排名(最新出生人口數據公布)3

其次,2021年出生人口超過50萬的省份,隻有6個,分别是廣東、河南、山東、四川、河北、安徽。而出生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隻有一個,廣東,全年出生人口118.31萬人。2021年全國出生人口總數為1062萬人,照此計算,廣東省以一己之力就貢獻了11%的出生人口。

值得一提的是,廣東省繼2018年超過山東成為第一生育大省後,“地位”逐漸穩固,和第二名的差距高達39.01萬,相當于湖北省一年的出生人口數量。

全國各省新出生人口排名(最新出生人口數據公布)4

“最能生”的廣東省是如何煉成的?換句話說,廣東省是如何維持出生人數全國第一的?這我們看來主要是三方面原因:第一,廣東省人口全國第一,2021年常住人口12684萬,理所當然地,育齡婦女數量也最多;第二,廣東省的外來人口最多,2021年外來人口占總常住人口的比重為23.5%,且外來人口中的女性處于生育年齡的比重也較大;第三,廣東潮汕地區和湛江地區,生育文化濃厚,本地家庭生育潛力也很大,一家3孩是普遍現象,很多潮汕本地人,生育4孩、5孩也很常見。

再者,魯湘皖贛過去4年出生人口下降均超過40%,創數十年以來的新低。

山東省:過去4年出生人口合計降幅高達57.1%,全國第一;湖南省:4年降幅高達47.9%,2021年人口淨增長-23.39萬;安徽省:過去4年出生人口降幅高達47.6%,整體呈斷崖式下降趨勢;江西省:2021年,出生人口僅37.7萬,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首次低于40萬人,較2017年下降了40.6%。

全國各省新出生人口排名(最新出生人口數據公布)5

此外,根據聯合國發布的《2022年世界人口展望》報告,2021年我國的總和生育率排名全球倒數第五,總和生育率隻有1.15,遠遠低于世代更替水平2.1。

透過2021年29城出生人口、出生率、人口淨增長等統計數據,我們也總結了4點不成熟的看法:第一,昔日的人口大省,也逐漸開始顯露疲态了,比如河南、四川、安徽,近幾年出生率、人口增長逐漸乏力了;

二,東三省人口問題基本無解,不僅出生率低,而且人口外流嚴重;

三,老少邊窮地區,生育率都不低,但人口增長不能指望他們,因為人口基數小,人口增長總體緩慢;

四,經濟強才是硬道理,雖然自身的生育率不突出,但是經濟發達、資源豐富、就業機會多,卻能彌補弱項——對其他省有巨大的虹吸作用,人口同樣可以實現快速增長。反過來看,很多經濟欠發達區域,未來人口負增長才剛剛開始。

全國各省新出生人口排名(最新出生人口數據公布)6

那麼問題來了,現在的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生孩子了?

人口專家、經濟學者給出的理由是:首先就是育齡婦女數量減少,尤其是有資格當媽媽的人在逐漸減少。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15—49歲育齡婦女比2020年減少約500萬人,其中21—35歲育齡婦女減少約300萬人;

其次是婚育年齡推遲,過去10年我國婚育年齡推遲了約2歲;

再者,疫情影響人們的生育活動,這并不是我國獨有的現象,而是全球皆如此。比如居家隔離限制了很多年輕人的社會活動,男女之間的交流變少了,繼而影響了戀愛和婚育活動。

全國各省新出生人口排名(最新出生人口數據公布)7

在我們看來,很多專家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婚育成本大幅上升,尤其是生育、養育成本的大幅提高,嚴重抑制了年輕人的結婚、生育意願。

此外,壓在年輕人身上的還有三座大山:住房、教育和醫療。尤其是住房,已然成了很多适婚年齡青年無法破解的難題。以今年一季度,全國平均房價9750元/平計算,購買一套房子的總價也超過了百萬,即便是付三成首付款,買房的門檻也提高到了35萬左右,而2021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隻有3.51萬元,2021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4100元。換言之,2021年全國人民的人均結餘資金隻有1.1萬左右。照此計算,一個普通人湊夠35萬的首付款,至少需要30年。

筆者今天和同事聊生育話題時,該女同事說的一席話,感覺很能代表當下絕大多數女性的思想:想讓年輕人多生孩子,首先請幫年輕人卸掉三座大山,尤其是居高不下的房價,是抑制生育的最大“堵點”。我現在已育一孩,說實在的真不想再生二胎,或者想生算是迫于壓力沒法生。一方面,自己在這座城市沒有房子,也買不起房子;另一方面,沒有房子,在工作的地方想讓孩子上公立學校太難了,私立學校的學費普通家庭又承擔不起。此外,生完孩子後,夫妻二人必須有一個全職帶娃,家庭經濟來源大幅下降。這種情況下,如果再生育一個孩子,可能連飯都吃不上了。

全國各省新出生人口排名(最新出生人口數據公布)8

我們看到,過去這兩三年,國家為了鼓勵生育,已經開始發力了,特别是去年5月底,更出台了三孩生育政策,這等于是把實行了二十三年的計劃生育政策全“廢除”了。去年下半年以來,全國也有不少省市都出台了鼓勵生育的政策。主要涉及延長産假、放育兒假、每月補貼少量現金、糾偏女性就業歧視等。當然部分城市也出台了購房補貼、多孩家庭可這限購區域額外獲得購房名額等措施。

平心而論,現在的催生配套設施,雖然面面俱到,但是力度明顯不夠。正如經濟學家馬光遠所說,多了幾天産假、育兒假,一個月補貼一點錢,不會徹底改變大家不生孩子的習慣。孩子從生到養的成本,這筆賬算下來,絕非幾天假期可以改變。

所以,鼓勵生育,還需要下更大的力氣,尤其要瞄準教育、醫療、住房三座大山,配套政策持續發力。此外,目前出台的政策更多集中在生育領域,在養育方面尚較為籠統。比如加大托育服務供給、将幼兒教育階段納入義務教育、加大醫療投入、切實解決年輕人買房難等,這些才是當下絕大多數年輕人不結婚、不生孩子的主要“痛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