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每次到外地演戲,葛優都會給妻子賀聰寫信。
不過,他可不會像《綠皮書》裡的托尼那樣,
每封信的末尾,都會問孩子們好。
因為葛優和賀聰多年來,根本沒有孩子。
而另一邊,自從傅彪去世後,
葛優對傅彪的兒子傅子恩,十幾年來卻很上心。
傅彪當年離世後,看病的花銷,加上此前買别墅未還清的貸款,
遺孀張秋芳粗算一下,竟然有兩百多萬。
一開始,張秋芳籌劃着将别墅賣掉還債。
當初别墅是三百多萬買下的。
張秋芳估算了一下,别墅升值後能賣到四百多萬,
還掉所有貸款,還能剩下兩百多萬,夠她和兒子過活了。
就在張秋芳張羅着開始尋找買家的時候,
看着家裡丈夫生前留下的點點滴滴,張秋芳又改主意了。
傅彪去世時,葛優、馮小剛等這些吊唁的朋友,送了一些禮金。
加上保險公司後來的賠付,這兩筆錢加起來有一百多萬。
張秋芳後來用這筆錢,一次性還了剩餘的房貸。
還完房貸,還剩下八十多萬的其他債務。
張秋芳一時有些措手不及。
雖然自己也是畢業于中戲,但多年來一直是非知名演藝人士。
要是讓她去拍戲,一年的收入達不到六位數。
所以光靠張秋芳自己,剩下這八十多萬債務,
她根本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還清。
好在有張國立、葛優、馮小剛這些傅彪的朋友幫忙,
張秋芳先是做起了代理品牌生意。
半年後兒子初中畢業,張秋芳想起了丈夫生前的事,
當初,夫妻倆希望兒子将來到英國去留學。
眼下這種情況,張秋芳沒錢。
她打聽了一下,英國當地一所高中,首期費用就要60萬。
張秋芳後來一咬牙,又辦理了60萬的留學貸款。
把兒子送上開往英國的飛機後,
這幫朋友又決定幫張秋芳開辦一家經紀公司。
用張秋芳後來的話形容:
馮小剛、葛優、國立、寶國這些朋友都不是白交的。
在朋友的幫襯下,張秋芳的經紀公司很快開始盈利。
兒子傅子恩在英國讀書也很懂事。
學校的期刊有一個專欄,每周寫一篇介紹中國風土人情的文章,
他能賺40歐元的稿費。
而且傅子恩學習成績優異,第一學年就獲得了獎學金。
平日裡母親郵寄來的錢他都能攢下來。
第一年他就存下了20000歐元。
這筆錢,足夠傅子恩到高中畢業了。
在國内,彼時葛優又極力推薦張秋芳,
在新電影《氣喘籲籲》裡,扮演他有些神經質的老婆。
葛優覺得,這部電影拍攝周期短,拿錢的速度快。
就這樣,張秋芳一邊代理品牌,一邊經營着經紀公司,
一邊又在朋友的推薦下不斷接戲。
于是,在傅彪去世後三年左右的時間,
除去債務,張秋芳竟然賺了有兩百多萬。
傅子恩高中畢業後,原本想學表演。
在葛優和馮小剛的勸說下,他最終學了導演專業。
私下裡,葛優一直關注着傅子恩的成長。
他18歲生日的時候,葛優推掉了所有活動,
專門陪傅子恩過了自己的成人禮。
但是,一貫低調的葛優,對他做的這一切,從來不說。
回頭去看,葛優的這種性格,是貫穿始終的。
小時候,葛優生活在北京電影制片廠。
左鄰右舍清一色的都是演員。
那時候的葛優很瘦,既腼腆脾氣又蔫兒得很。
碰見大人除了不打招呼,父母也從沒見過他跟誰打架。
雖然父親葛存壯是演員,但小時候的葛優,非常不喜歡表演。
上了幼兒園後,有一次老師命令他,他也不會表演節目。
因此很長一段時間,葛存壯和施文心,
都覺得這孩子沒有表演天賦,将來肯定不會子承父業。
上了小學後,葛優又有了一個跟屁蟲妹妹葛佳。
葛佳小葛優5歲,可是在葛優13歲那年,
妹妹屋裡屋外,追着葛優打。
到最後,葛優居然被妹妹打哭了。
從此,葛老實的名頭在北影廠裡不胫而走。
腼腆、蔫兒、還天生膽小。
兩年後,葛優開始養豬。
那是在昌平縣興壽公社香屯大隊。
每天早上天還不亮,葛優就哈着白氣出了屋子。
他先是踏着露水去割豬草。
草割好了,還得摘洗幹淨,尤其要把夾雜的石子兒和土粒去掉。
最後就是把豬草切好,與飼料攪拌在一起。
養豬時間長了,葛優總結出了經驗。
糧食一定要放在最下面。
否則豬隻會挑揀着吃糧食,不吃其他的。
于是在葛優的精心飼養下,他養的豬又肥又壯。
大隊裡的人都喜歡他,每次碰見都表揚葛優熱愛勞動。
葛優總是不好意思的笑笑,而後慢吞吞的說:
豬不糊弄咱們,咱們也不能糊弄豬啊。
就這樣,葛優養了三年的豬。
父母本以為這小子将來是沒啥出息了。
誰知道有一天回城後,葛優突然告訴父母,自己想學表演。
想學,那就得考。
此時可不像他的父親葛存壯那個年代,憑借愛好就能有機會。
大部分想做演員的人,都得考取專業學校或者藝術團體。
葛優一連報了北京電影學院、中央戲劇學院、實驗話劇院等幾個地方。
最後的結果,都是表演上沒有才氣被拒之門外。
眼看這小子沒希望了,後來還是父親的一個朋友說,
全國總工會文工團還在招收,最後一批了。
就這樣,在父親的指導下,葛優後來在考試中表演了喂豬的片段。
多年後,葛優說,他當年養豬,
已經達到了身邊無豬,心中有豬。
憑借着這種真誠不糊弄的表演,葛優通過了考試。
那是1979年,葛優22歲
此後六年時間,葛優心無旁骛,在話劇舞台上跑着龍套。
還是像當初養豬那樣,他默默地不糊弄人的表演着。
轉眼快到三十歲,父母急了。
工作上高不成低不就那就混着算了,但不能繼續打光棍兒啊。
于是,家裡發動所有認識的人,開始給葛優說媒搭線。
28歲那年,經過媒人介紹,葛優認識了小學老師賀聰。
一開始,賀聰的父母聽說葛優是演員,
生怕他将來朝三暮四,不同意女兒跟葛優交往。
随着賀聰了解了葛優的脾性,她告訴父母,
葛優比任何一個男人都老實。
老實人怕麻煩,膽子又小,就是讓他當了皇帝,
照樣也不會花心。
1987年,兩個人結婚。
婚禮的形式簡單到不能再簡單了。
吃飯是在西單附近的一個小餐館。
因為餐館老闆是葛優一朋友,承諾給打折。
婚禮用的車子,也是找朋友借的。
賀聰這邊的同事,都覺得她虧了。
怎麼能找這樣一個岌岌無名的小演員呢。
但賀聰知道,自己肯定沒看錯人。
結婚後,葛優開始拍電影和電視劇。
這不像在劇團,有時候要外出拍戲,時間還很久。
沒有手機,打長途電話又費錢。
每次外出拍戲,葛優就給賀聰寫信,基本上一周寫一封。
他不是什麼浪漫的人,不會寫優美動人的句子。
信的内容,無非是彙報一下行程,再關照賀聰注意身體之類。
有的時候,一頁紙都寫不完。
即便如此,多年後賀聰還是将這些信都保存着。
賀聰知道葛優不會在外胡來,
但是丈夫拍戲多了,尤其是有男女戲份的時候,
作為女人,賀聰仍不免會多想。
葛優也知道,妻子其實最害怕自己成名後,跟别的女人跑了。
他就經常跟賀聰說,自己不是那種人。
可說歸說,每當聽到葛優要和其他女演員拍親熱的戲,
賀聰忍不住就會哭。
而且一旦哭起來就沒完沒了,任憑葛優怎麼哄都不會好。
一直到後來,眼瞧着葛優拿下了一個個大獎,名氣越來越大,
可他并沒有要去外面找的意思,賀聰才漸漸釋然。
賀聰放下了,但這邊葛優隻要有機會,
每回去外地,也要把妻子帶上。
這樣一個看起來很柔情,脾氣又好的人,
但隻要在家裡,他總是率先挑起戰争。
有時候,葛優還會故意挑釁賀聰。
因為葛優的獨門秘籍是,夫妻之間要想好,就得吵架。
三五天就吵一次,這才有家的氣氛。
至于挑釁之後,他就開始認慫和道歉。
除了和妻子吵架,葛優說過日子,一定要開火做飯。
有的人家裡布置得跟酒店似的,一看就不是家的樣子。
隻要不是外出拍戲,每天至少有一頓飯,是在家裡做着吃的。
葛優會做飯,在圈裡是有名的。
最拿手的是紅燒魚塊和煨魚湯。
早年沒錢的時候,那些家常菜,也能被葛優做出花樣來。
不過,隻要妻子在家,有時候葛優也僅僅打個下手。
掌勺的還是賀聰。
就這樣,又吵架又挑釁賀聰,
兩個人卻安安穩穩地過了二十來年。
當初在他們結婚二十周年之際,
葛優專門花費千萬買下别墅,送給妻子做禮物。
家是越來越好了,但是兩個人的身邊,卻沒有一個孩子。
葛優曾經說過,這是他和賀聰最大的遺憾。
年輕時到處跑着去拍戲,沒考慮這事兒。
等到後來,年紀漸漸大了,生孩子就給耽擱了。
正因為如此,當年好友傅彪離世後,
葛優才會對好友的兒子格外盡心。
前些年,即便不拍戲,觀衆也能在廣告裡,偶爾看到葛優。
但自從父親離世後,葛優仿佛退隐了一般,很少公開露面。
原來父親去世後,母親一直沉浸在悲痛中走不出來。
剛開始,葛優想把母親接到自家來住。
讓她換換環境,免得觸景生情。
但是母親對住了幾十年的老房子有感情,不想搬走。
于是在父親去世一個月後,
葛優和妻子,也搬回了北京電影制片廠的老宿舍樓裡。
那段日子,母親會冷不丁的跟葛優說,
你爸他沒走,我聽到他在廚房呢,快攙我去看看。
請了醫生做檢查,身體一切正常。
醫生說這是悲傷過度導緻的居喪綜合征,要好好護理。
于是葛優就一直陪護在母親身邊。
三四個月後,母親對葛優說,我情緒穩定了,你可以出去工作了。
葛優告訴母親,以後每年我就隻拍一部戲,主要的任務,就是陪您。
夜裡為了方便照顧老人,葛優就和母親睡一個屋子。
他擔心母親夜裡喝水或者上廁所不想麻煩自己,
于是就在自己的手上和母親的手上,拴上一根繩子。
這樣母親隻要一動,自己也就醒了。
葛存壯活着的時候,施文心就經常跟人說,
葛優絕對是孝順的兒子。
不管葛優在外面是多麼大的腕兒,
這一點永遠是母親最欣慰的地方。
如今,葛優也65歲了。
從當年的豬倌,到現在影視界的翹楚,幾乎轉瞬之間。
本着不糊弄的原則,
無論是事業還是家庭,葛優一直守着自己的本分。
他曾經說過,男人可以醜一點,笨一點,窮一點,
但是不能不赤誠,不能不本分。
有了本分的根基,才能一邊做事,一邊籌劃未來。
文|Nancy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