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OT 分析法即強弱機危綜合分析法,也稱态勢分析法,又稱道斯矩陣。1965,倫德(Learned)就提出過SWOT 分析中涉及到的内部優勢和弱點、外部機會和威脅這些變化因素,但隻是孤立地對它們加以分析。肯尼思·安德魯斯(Kenneth R. Andrews, 1916-2005)在發表于1971 年的經典著作《公司戰略概念》中首次提出一個戰略分析的框架,在書中把戰略定義為公司可以做的(Might do)與公司能做的(Can do)之間的匹配。所謂“可以做”即環境提供的機會與威脅;“能做”即為公司自身的強項與弱項。這就是著名的SWOT 分析。美國舊金山大學國際管理和行為科學教授海因茨·韋裡克(Heinz Weihrich)在20 世紀80年代初發展了SWOT 分析提出TOWS 分析法。
SWOT 四個英文字母分别代表優勢(strength)、劣勢(weakness)、機會(opportunity)和威脅(threats)。優勢和劣勢是内在要素,機會與威脅則是外在要素。
通常采用的分析方式如下:1.外部因素評估,常用的方式如PEST(政治、經濟、文化、技術)、波特五力等;
2.分析企業内部的優勢和劣勢;
3.确認企業的核心能力和關鍵限制;
4.利用SWOT分析可行的策略:
5.将結果在SWOT中分析定位:
6.選擇策略,制定執行計劃;
特殊情況下,我們也可以采用多層次的矩陣來進行更為全面的分析;
SWOT最大的優勢是能夠系統全面的分析企業戰略的各種因素,通過内外部的分區,通過不同需要,公司利用該法既可通過粗略分析明确大緻的方向,也可通過深度調查研究進而得出可靠的依據和明晰的結論。但是,由于沒考慮到企業改變現狀的主動性和尋找外部資源所形成的優勢,SWOT還是有一定的時代局限性;
結束語:SWOT和PEST一樣,是我們在分析企業戰略、商業模式、競品分析時必不可少的一個模型工具,使用起來也比較簡單,推薦有興趣的小夥伴們仔細閱讀下分析時需要的内容,生活、工作中肯定用得上的!
往期精彩推薦《實用工具》系列合集:提高效率的工具箱!
《小白也要懂的項目管理》系列合集:項目管理的入門指南!
更多精彩内容請訪問我的個人主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