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四庫館臣在《全書提要》中的所言,其實關于《宋史紀事本末》一書,陳邦瞻不是發明人而是完成者,最初的撰寫人乃是禮部侍郎馮琦,而馮琦原本就是仿照袁樞的《通鑒紀事本末》的體例來編纂該書,可惜書未完成馮琦就去世了。此後,劉曰梧得到了馮琦的遺稿,于是他請陳邦瞻完成此書。對于陳邦瞻的付出,《提要》中稱馮琦隻完成了本書的十分之三,而十分之七都出自陳邦瞻之手。
四庫館臣何以知之這樣的比例?其實這段話本自陳邦瞻在《宋史紀事本末·叙》中的所言:“《宋史紀事本末》者,論次宋事而比之,以續袁氏通鑒之編者也。先是,宗伯馮公欲為是書而未就,侍禦鬥陽劉先生得其遺稿若幹帙,以視京兆徐公,徐公以授門下沈生,俾雠正之。因共屬不佞續成焉。凡不佞所增輯幾十七,大都則侍禦之指而宗伯之志也。”
在村邊看到了村牌
陳邦瞻不沒前人之功,他在《叙》中首先講述本書的編纂過程,而後稱自己增添的部分将近整體的十分之七。而四庫館臣在撰寫《提要》時去年了陳邦瞻所言中的“幾”字,也就是将近之意,直接寫明陳邦瞻撰寫了十分之七。但陳邦瞻依然說,就整體撰寫觀念來說,他遵從了馮琦和劉曰梧的觀念。
雖然有着客觀與謙虛,但陳邦瞻還是認為撰寫史書辨體很重要,其在《叙》中稱:“事不改于前,詞無增于舊,肪列而彙屬之,以為讨論者徑,斯于述作之體不己末乎?而非然也。”這正說明了陳邦瞻重視體例,而後他在《叙》中簡述了從三皇五帝以來曆史的變化,談到宋朝時其稱:“大抵宋三百年間,其家法嚴,故呂、武之變不生于肘腋;其國體順,故莽、卓之禍不作于朝廷。吏以仁為治,而蒼鷹乳虎之暴無所施于郡國;人以法相守,而椎埋結驷之俠無所容于闾巷。其制世定俗,蓋有漢、唐之所不能臻者。獨其弱勢宜矯而煩議當黜,事權惡其過奪而文法惡其太拘,要以矯枉而得于正則善矣。非必如東西南北之不相為而寒暑晝夜之必相代也。故曰:世變未極,則治不得不相為因。”
進村
陳邦瞻誇贊宋朝制度之佳,這樣的制度不會出現呂後、武則天的亂政,也不會有王莽、董卓之禍,其認為這種制度之佳超過了漢朝與唐朝,但同樣陳邦瞻也指出了這種制度帶來的惡果,其重文輕武的整體觀念最終導緻了滅國。他在該書卷二《收兵權》中議論道:
宋祖君臣懲五季尾大之禍,盡收節帥兵柄,然後征伐自天子出,可謂識時勢、善斷割,英主之雄略矣!然觀其任将如此,此豈猜忌不假人以柄哉!後世子孫不深惟此意,徒以杯酒釋兵權為笑談。至南渡後,奸臣猶讬前議,罷三大帥兵,以與仇敵連和,豈太祖、趙普之謀誤之邪!然當時務強主勢,矯枉過直,兵材盡聚京師,藩籬日削,故主勢強,而國勢反弱矣,亦不可謂非其遺孽也。
村委會
以此可見,陳邦瞻撰寫史書亦是總結朝代的更叠興衰的内在原因。而他在《宋史紀事本末》中多處以按語的形式發議論來亮明自己的觀點。比如在該書卷七十五《建炎紹興諸政》中陳邦瞻評論說:“建炎、紹興之間,其時事可謂亟矣,然君臣之所欲者有為者,概可觀也,李綱曰:‘邊事粗定之時,朝廷所推行,不過簿書期會不切之細務,至于攻讨防守之策,國之大計,皆未嘗措意。’嗚呼,若是而猶欲望其戡大難、立大功,豈不難哉!講和之後,人主耳目壅蔽,碎欲自達無由,試讀其約束輪對,戒谕台谏二诏,亦可悲矣。”
陳邦瞻的态度有如他在《叙》中所言,宋朝那個時段北方被金人所占,在國家危急關頭,朝中的文臣們不以全部精力去探讨如何防守與恢複江山,反而把大部分精力用在推敲文字等細枝末節上。陳邦瞻通過李綱之口發出了這樣的感歎,但陳邦瞻也替皇帝作了辯解,他認為皇帝了解不到實際情況,以至于作出了很多的誤判。
進入村中
從這段議論看,陳邦瞻支持主戰派李綱,然而他卻對另一位主戰派嶽飛的做法有保留意見。陳邦瞻在該書卷七十六《孝宗之立》中發出如下評論:“餘觀嶽少保請高宗建儲事,未嘗不悲其忠而惜其智也!夫造膝密謀,為宗社計慮根本,此誠忠臣事,然惟腹心大臣得為之,非将帥任也!智名勇略蓋一世,挾震主之威,而居不賞之功,斯已危矣,猶欲與人父子間事乎?矧苗、劉之變,實立明受。帝庸主也,豈能遽忘諸将?而武穆乃觸其深忌,安知讒人不以此為中傷地也!史稱趙鼎請正建國皇子之号,秦桧曰:‘鼎欲立太子,是謂陛下終無子也。’鼎由此獲罪,然則武穆之不免,蓋可見矣。”
陳氏祠堂
陳邦瞻的評價頗為客觀,他感傷于嶽飛之忠,但是又可惜嶽飛缺乏大智。當年高宗召來嶽飛密談軍國大事,然而嶽飛卻幹涉立太子之事。嶽飛乃一武将,他勇猛善戰,已然是功高蓋主。原本立太子乃是朝中重臣方可參與探讨之事,這絕非武将的責任,故嶽飛的所言觸及到了高宗最深的忌諱。嶽飛之死人人痛恨秦桧,然人們卻忽略了深層的原因,再加上當時發生的一系列問題都與嶽飛有牽扯,所以陳邦瞻客觀地評價說,嶽飛獲罪不可免。可見其對當時的情形有着頗為客觀的認識。
上面提到了陳邦瞻
陳邦瞻為何能對當時的事情有着清醒的認識呢?這跟他的人生經曆有一定的關系,陳邦瞻為明萬曆二十六年的進士,而後他到多地為官,他任兩廣總督期間曾平定當地叛亂,《明史列傳》中稱:
上林土官黃德勳弟德隆及子祚胤叛德勳,投田州土酋岑茂仁。茂仁納之,襲破上林,殺德勳,掠妻子金帛。守臣問狀,詭言德勳病亡,乞以祚胤繼。邦瞻請讨于朝。會光宗嗣位,即擢邦瞻兵部右侍郎,總督兩廣軍務兼巡撫廣東,遂移師讨擒之。海寇林莘老嘯聚萬餘人侵掠海濱,邦瞻扼之,不得逞。澳夷築室青州,奸民與通,時侵内地,邦瞻燔其巢。召拜工部右侍郎。未上,改兵部,進左。
匾額
對于當地的叛亂,陳邦瞻堅決予以鎮壓,而廣東當地的海盜林莘老聚衆數萬人在沿海地區打家劫舍,陳邦瞻遏制了這股惡勢力。而澳門也有一些人為非作歹,陳邦瞻同樣是派兵進入澳門毀掉這些人的巢穴。這些作為都可看出他的敢做敢為,而他在編兩部《紀事本末》時當然會将他的好惡觀融入書中。陳邦瞻所撰之書既能旁征博引又能深入淺出,以便讓讀者客觀地了解到當年所發生之事有着另外的原因在。這正是該書受到好評的緣故,因此鄭彩雲在其文中說:“據宋史研究專家程應镠教授回憶,當年張蔭麟在西南聯大講授宋史課,開出的參考書隻有《宋史紀事本末》;鄧廣銘教授在指導學生時,就建議從《宋史紀事本末》入手,先了解宋代基本情況,再逐步深入。可見,《宋史紀事本末》是學習和研究宋史不可或缺的史料。”
奇特的鎖
陳邦瞻在編完《宋史紀事本末》後,在徐申的建議下,他又編纂出了《元史紀事本末》。此書完成于明萬曆三十四年。陳邦瞻完成初稿後,由臧懋循對該書作了訂補,其主要增添的内容是《律令之定》。到了崇祯年間,張溥又對本書中的每一篇分别撰寫了史論,陳邦瞻所撰原書共六卷27目,張溥将其改為二十七卷。對于本書的價值,華世銧在《評<元史紀事本末>》一文中稱:
本書取材相當精煉,如《北邊諸王之亂》,對乃顔、海都、笃哇的叛亂,僅叙述反叛及平叛的簡單經過,不描寫戰鬥的具體過程,全文僅2400多字,即寫明了這三次長達22年的叛亂及平叛情況。又如《阿合馬桑盧之奸》,将《元史·奸臣傳》内的阿合馬、盧世榮、桑哥,這三人的擅權專橫、結黨營私、殘害異己、貪污受賄、盤剝百姓等罪行,以及罪行被揭發而處死,共9千餘字。
祠堂前的小河
就總體而言,《宋史紀事本末》的質量高于《元史紀事本末》,這是緣于後世對宋史的重視程度要高于元史,而所修《宋史》内容太過龐大,讀陳邦瞻的《宋史紀事本末》,就能清晰地了解到在宋代所發生要事的背後原因。所以金毓黼在《中國史學史》中對陳邦瞻的這部著作給出了如下好評:
《宋史》最為繁蕪,南渡以後尤甚,邦瞻凡立一百九目,條分縷晰,眉目井然,故其書雖稍次于袁樞,而其難則倍之,學子頗患《宋史》難讀,如能先讀此書,則可尋得頭緒,而《宋史》亦不難治矣。
祠堂的側身
2018年9月8日,在毛靜先生的帶領下,我們共同前往江西省高安市荷嶺鄉上寨村去尋找陳邦瞻的遺迹,因為此村是他的故裡,我從網上查得該村有陳氏宗祠。本次尋訪得到了江西高校出版社詹斌副社長的支持,他安排社裡的車由黃師傅駕駛帶我尋訪三天。我們的車駛入上寨村後在這裡看到了大量的老建築,而陳氏宗祠處在本村的哪個方位我卻未查到具體的信息。不知什麼原因,本村内靜悄悄的遇不到行人,于是黃師傅把車開到了村委會,然而村委會也同樣關着門,敲門無人應。
兩側全是功德碑
在村委會大樓的對面有一棟老建築,走近端詳,原來是一處老戲台。此戲台的建造格局頗為仿古,尤其藻頂的做法頗具傳統味道,然而細看之下,藻頂所用材料則是前些年所流行的膠合闆。這種闆材在風吹雨淋下脫膠開裂,反而浪費了建造者所付出的辛勞。看來,這不是我要找的陳氏宗祠。毛靜先生有多年的尋訪經驗,他認為該祠堂應當處在本村的南端,而黃師傅按其所言穿入村中,果真在本村中心靠南的位置看到了一處體量頗大的祠堂。
講解
這座祠堂正面保持完好,在其左側牆上嵌有文保牌,上面刻着“陳邦瞻故裡祠堂”字樣。看來我們找對了地方,然而祠堂的兩扇大門卻挂着鎖,這個鎖看上去很奇特,其防盜功能超乎尋常,見到此況令我頗為洩氣,而毛靜讓我稍安務躁,他開車跟黃師傅到村内轉悠,想辦法打聽到開門人。
天井
牡丹
開花時的照片
在等候的過程中我端詳着祠堂的外觀,從正面看過去,留存的部分應當是祠堂的前門,而後半部分作了整修。前門修成了屏風的式樣,其主體部分是用一種磚紅色的石頭,上面雕滿了花紋,這種紋飾基本保持完好,但有一部分能夠看出是人為刻意砸爛者。兩翼的側牆各嵌着一塊麒麟圖,兩扇木門上彩繪着門神。
陳氏家族有成就者
祠堂的正前方有一條小河,我隐約聽到河邊有說話之聲,走過去細看,一位大媽在河水中刷洗她的用具。其下遊十米處是一座拱橋,我無意間看到拱橋的涵洞中有一位女士在裡面洗衣服。想來這是一種純樸的民風:洗物品在上遊而洗衣物者在下遊。然我看上去無論上遊還是下遊,河水看上去都不清亮。我試圖與大媽交流想法,然而她所說的言語我竟然一句也沒聽懂。在車上我總聽到毛靜在電話裡用當地方言與人交流,看來毛兄的話乃是當地的官話,而這位大媽所說才更為純正。
農家書屋也在這裡
時間不長,黃師傅的車又開到了祠堂門前,他們果真帶來了開門人,與這位陳先生寒暄過後,他掏出了鑰匙打開了祠堂。而我卻開玩笑地問他,祠堂内藏着什麼珍寶,為什麼要用防盜級别這麼高的鎖。陳先生告訴我,祠堂前一段被盜賊打開了門,賊以為裡面有珍寶,結果在裡面轉一圈什麼也沒找到。故他們換成了如今的防盜鎖。
令人欣慰的傳統
走進祠堂中,看到左右兩側的牆上嵌着多塊刻石,從密密麻麻的姓名上看,這些人都姓陳。可見陳氏後人依然聚居于當地,而開門的陳先生則向我講解着祠堂重修時的狀況,他重點向我介紹了幾位主要捐款人的身份來曆。
一一講解
祠堂中段
天下第一家
沿着祠堂一路向深入走去,感覺其整體格局依然是當年的原物,對于該祠堂的狀況,《高安縣志》上有如下描繪:
陳氏宗祠位于荷嶺鄉上寨村,即史學家陳邦瞻故裡,距縣城東南約20公裡。此祠堂始建于明代中葉。現建築是清嘉慶十八年(1813年)至二十年(1815年)根據原貌重修的,基本保持明代建築風貌。宗祠呈長方形,三進,六架、歇山頂,青磚灰瓦,人字架梁木結構,座高7.2米,而寬12.8米,進深43.6米。祠堂為四柱平磚門樓,正門坐北朝南,門匾石刻“陳氏宗祠”已模蝕不清,其旁龍鳳牡丹浮雕仍依稀可見。門樓兩側翼牆,各嵌紅石麒麟雕一塊。進門樓便是與祠堂連為一體的小天井。祠堂前後牆高出屋脊,牆頂平直,披以裝飾瓦,祠堂中門上原有“帥府”字匾;門兩邊對聯為“穎川望族,帥府門家”。東廳原懸挂曆代竹員名牌多塊,镌“理學才人第,忠誠孝子家”柱聯。後廳供以神龛,築有小戲台。
空桶是為了放鞭炮用
最後一進
站在這裡的是陳邦瞻
牆上的刻石
然而我所看到的陳氏宗祠匾額已經進行了清晰的描潤,小天井内種植着兩棵牡丹。陳先生介紹說,如果我春天時來到此處,就能看到牡丹盛開的樣子。天井之後仍然是敞闊的宗祠,從地面的磨損程度看,這一帶應當是未曾動過手者。陳先生對家族宗祠十分了解,他向我講述着祠堂的變遷。而當我們走到祠堂的最深處時,在這裡看到了陳邦瞻塑像,可見他在本宗祠内有着特殊的地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