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拿到《我要的是葫蘆》這樣一篇寓言,你會怎麼進行教學?
首先進行文本分析,邊讀邊思考邊批注,注意:課後練習題



仔細看看練習題,你有什麼(專業性的)發現?
專業性的發現指:你和不學教育的人關注的點不一樣,你有自己的專業性,你也必須要有專業性。
課後練習題你首先應該關注?識字、寫字
那低年級識字教學重點是什麼?是二會字和四會字重疊的字,這是課本之前未出現過的,要結合課文來教,比如“盯”(表動作)和“怪”(表情感)。
其次應該關注?習題
這篇寓言教學着重點應放在人物的對話中,一方面是聽說讀的訓練,另一方面是理解寓意,讀着讀着就意會了寓意,切忌:不要因寓意而寓意,文本的寓意固然是深奧的,将寓意轉化為兒童可理解的道理,對他們有啟發即可。
《我要的是葫蘆》課文批注及解讀
(1)從前,有個人種了一棵葫蘆。細長的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了幾朵雪白的小花。花謝以後,藤上挂了幾個小葫蘆。多麼可愛的小葫蘆啊!那個人每天都要去看幾次。【觀察表示動作的詞,不難發現這段是在描述葫蘆的生長過程】
(2)有一天,他看見葉子上爬着一些蚜蟲,心裡想,有幾個蟲子怕什麼!他盯着小葫蘆自言自語地說:“我的小葫蘆,快長啊,快長啊!長得賽過大南瓜才好呢!”【注意表示心理、動作的詞】
(3)一個鄰居看見了,對他說:“你别光盯着葫蘆了,葉子上生了蚜蟲,快治一治吧!”那個人感到很奇怪,他說:“什麼?葉子上的蟲還用治?我要的是葫蘆。”【注意人物對話,表現人物特點的詞】
(4)沒過幾天,葉子上的蚜蟲更多了。小葫蘆慢慢地變黃了,一個一個都落了。【事物的變化過程可以通過朗讀加強理解】
《我要的是葫蘆》教材分析及教學目标
教材分析:
《我要的是葫蘆》是一則寓言故事,講述了一個種葫蘆的人想要葫蘆,隻知道要葫蘆果實,不知道要殺死葉子上的蚜蟲,結果什麼都沒有得到的故事。包含了“果實與葉子密切聯系”的自然常識,讓我們懂得看事物不能隻看一方面要從多方面考慮等道理。
教學目标:
1.借助拼音讀準“葫、蘆、藤”等11個生字,會寫“棵、謝”等8個生字,根據圖片或上下文理解“盯、自言自語”等字詞。
2.借助拼音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能讀好感歎句和反問句,能大概複述課文。
3.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揣摩,了解果實與葉子的關系,懂得多方面考慮事物。
教學重點:能學會生字,并進行組詞造句;讀懂課文的内容,了解葫蘆的生長過程。
教學難點:通過觀察圖畫,聯系課文能理解果實與葉子的緊密聯系,懂得看事物要全面等一些道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