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才體會父母心酸?作者/ 國學君圖 / 來源網絡,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人到中年才體會父母心酸?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作者/ 國學君圖 / 來源網絡
來源:本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人生的枷鎖》裡寫道:
“唯有父母的舔犢之情,才算得上是真無私的感情。”
父母的愛不僅無私,而且還無微不至——
小時候怕你餓着,凍着;上學時怕你生活費不夠;工作後擔心你一個人在外照顧不好自己...
他們總是想着能護你周全,然而最後卻忽略自己。
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父母的唠叨開始消失了,也不再三天兩頭對我們噓寒問暖了,打過去的電話總是說不上幾句話就被挂斷了。
好像父母變得“薄情了”,變得不再關心自己了。
事實真是這樣嗎?
這看似薄情的背後,究竟隐藏着多少難以言喻的深情?
父母的薄情,隻是怕打擾到你
這些年來都挺忙的,忙着工作,忙着談戀愛,忙着結婚,忙着帶孩子,整日裡像個陀螺一樣,沒有停下來的時間。
時間一晃,過去了一年又一年,忙中偷閑給遠在家鄉的父母打電話,無論問什麼,父母隻有那一句話:一切都好,你去忙吧。
不管是身體不舒服,還是最近遇到了困難,他們從來不會和兒女說,即便是想念孩子,也從不會主動打電話。
他們早已習慣在兒女面前報喜不報憂,一如當初離開家去社會上闖蕩的我們。
他們早已經習慣了哪也不去,不是為了省錢,而是為了兒女不論什麼時候到家,桌子上都有熱氣騰騰的飯菜。
他們早已經習慣隻要兒女們過得好,就比什麼都好的日子,生怕自己再給孩子們添麻煩。
所以,他們固執地要堅守老家,固執地要下地勞作,固執地要去賺那些誰都看不上的小錢。
因為,隻有那樣,他們才不會陷入深深的孤獨,才不會被思念和渴盼擾亂了心緒。他們要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好好生活。
正如林清玄所說:
“父母對待兒女,雖然兒女像風筝遠揚了,父母的心總還綁在線上,在風中搖蕩。”
這世上所有的愛都是指向相聚,唯有父母對孩子的愛指向别離。
所以父母的“薄情”都是假象,别被父母那“善意的謊言”所欺騙,盡孝一定要趁早,他們等不起......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
父母去,人生隻剩歸途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希望當你懂得這句話的時候,一切都剛剛好。
随着時間的流逝,父母也已漸漸變老。
對于那些常年在外拼搏的孩子們來說,真的是見一面少一面了,甚至有時,一轉身就是永别。
曾看到過一個小故事:
古代有個孝子叫韓伯俞。他的母親在他犯錯時,總是嚴厲地教導他,有時還會打他。
待他長大成人後,當他犯錯時,母親的教訓依然如故。有一次母親打他,他突然放聲大哭。
母親很驚訝,幾十年來打他從未哭過,于是就問他:“為什麼要哭?”
伯俞回答說:
“從小到大,母親打我,我都覺得很痛。我能感受到母親是為了教育我才這麼做。
但是今天母親打我,我已經感覺不到痛了。這說明母親的身體愈來愈虛弱,我奉養母親的時間愈來愈短了。
想到此,我不禁悲從中來。”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隻剩歸途。
其實,不管你多麼的努力,成功的速度也趕不上母親老去的速度...
城裡的房子騰一騰,也能放下父母的床;拼搏的步子緩一緩,也能留意到父母正在變老的容顔;加班的時間擠一擠,也能有時間常回家看看。
人啊,總是青春不再才會懷念過去,總是失去過後才會懂得珍惜,看着父母蒼老的模樣,心裡真的很不是滋味。
所以好好善待他們吧!不要等到這個世界上最愛你的兩個人都離你遠去了,才後悔當初沒有好好的陪伴他們。
盡孝,别等,晚一點或許就真的遲了。
謹以此文,
敬緻天下所有父母,
祝願你們身體健康,安然無恙;
獻給天下所有兒女,
希望你們能抽出時間,常回家看看!
借他人法門,尋找自己
來源: 國學文化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