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雲南——生物多樣性百科
今天
小編要帶大家了解的是
脊椎動物•青腳濱鹬
青腳濱鹬
Calidris temminckii
脊椎動物,鳥綱,鸻形目,鹬科,濱鹬屬。多栖息于濕地,國内各地均有分布,照片攝于昆明。
中國古代的成語鹬蚌相争,講的就是水鳥鹬和河蚌相持不下,而漁翁從中得利的故事。今天介紹的青腳濱鹬也是鹬的一種,常栖息于沿海和内陸的濕地、沼澤、開闊湖濱和沙洲,有時也會出現在遠離水域的草地和稻田。主要以昆蟲、蠕蟲、小型魚類和蝦類為食。
它給人第一映像是長的像“憤怒的小鳥”,其實青腳濱鹬是一隻“旅行的小鳥”。這是因為其會随着季節遷移,一年之中繁殖期在我國北方,冬天又會遷移到南方越冬。甚至在四川和西藏海拔4200m左右的濕地都有分布。遷徙期間會以小集群活動,有時也會集成大群。
青腳濱鹬體型嬌小可愛,體色素雅,雌性和雄性形态和體色相似。成鳥頭頂至頸後為灰褐色,間雜有暗色條紋。多數羽毛有栗色羽緣和黑色纖細羽幹紋。腹部為白色,胸部有一淡褐色漸漸過渡到灰褐色的胸帶。外側2~3對尾羽在飛行時顯露為全白色,腿部多為黃色或綠色。
研究發現,青腳濱鹬存在兩性行為颠倒或一雌多雄制的現象,這樣的現象在鳥類中極其罕見,僅占0.4%左右,特别像人類比較原始階段的“母系社會”。據科學家考察,生活在北極一代或者生存條件艱苦地方的青腳濱鹬雌鳥可以擁有數個雄鳥“後宮”。每當繁殖的季節,雄鳥會保衛一個領域,雌鳥産下一窩卵後留給雄鳥去孵化,而雌鳥自己又去産下第二窩卵,然後由自己或第二任配偶來孵化。當然,這種行為不能以人類的“喜新厭舊”或“見異思遷”來作為評判标準,其實,青腳濱鹬的“重婚”行為是為了彌補長途遷徙及被捕食者所造成的損失。
更令人稱奇的是青腳濱鹬的“表親”紅頸瓣蹼鹬,它們把“一妻多夫”制發揚到了極緻!研究發現其雌鳥長的比雄鳥更加健壯,羽毛也更加豔麗。到了繁殖期也是由雌鳥主動向雄鳥求偶,甚至經常發生兩隻雌鳥為了争奪一隻雄鳥大打出手,上演“搶新郎”的荒唐喜劇。但是,“婚後”的雄鳥非常辛苦,不但完全負責巢穴的築造,還要負責孵蛋和喂養幼鳥,而雌鳥生完蛋後,就去尋找下一個“風流目标”了。
王英,生态攝影師,中國攝影家協會、雲南省攝影家協會、昆明攝影家協會會員。參與完成國家基金項目《胡兀鹫繁殖生态學》的研究拍攝。長期從事鳥類生态攝影,緻力于用鏡頭诠釋自然之秘。
跟着小編
一起來回顧一下
前幾期
來源:雲南發布
編輯:Selina
責任編輯:宋力錦
監制:沐利芸
頻道總監:朵 翔
總編審:李曉風
總編輯:李 茜
出品人/總監制:和亞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