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北京東邊吃飯最有特色的地方

北京東邊吃飯最有特色的地方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8 22:22:41

北京東邊吃飯最有特色的地方(北京到底哪裡的點心最地道)1

▲在北京,買點心請認準饽饽鋪子

。饽饽,就是點心。 攝影/DC zhang

-風物君語-

吃點心,北京人有種換着花樣兒的認真

說北京是美食荒漠的人,一定沒仔細吃過北京的點心

最近幾十年,各地同胞對北京點心有兩個誤會:一是認為北京沒有好點心——這是當年周作人寫文章說的,好多人就真信了;二是外地朋友對北京點心的認知,完全被“稻香村”一葉障目,不認别家,這讓北京點心有點尴尬。

北京東邊吃飯最有特色的地方(北京到底哪裡的點心最地道)2

▲稻香村的山楂鍋盔。許多人初到北京,都會買稻香村的點心。 攝影/盧文

誤會年深日久,北京點心急需表白。北京哪兒的點心最好吃?北京的點心應該怎麼吃?有什麼講究?今天一定給您捋清楚喽。

北京東邊吃飯最有特色的地方(北京到底哪裡的點心最地道)3

北平,沒饽饽不過日子

說相聲的天津人郭德綱,唱過一首老北京的太平歌詞,叫《饽饽陣》:

花糕、蜂糕、千層餅

請來了大八件兒的饽饽要動刀兵。

核桃酥、到口酥親哥兒倆,

薄松餅、厚松餅二位英雄。

雞油餅、棗花兒餅親姐兒倆,

桃酥餅、油糕二位弟兄……

北京東邊吃飯最有特色的地方(北京到底哪裡的點心最地道)4

北京東邊吃飯最有特色的地方(北京到底哪裡的點心最地道)5

▲龍大嬸家的桃酥餅(上)與牛街的龍福餅。 攝影/何嵘

一首太平歌詞,數了幾十種老北京點心,有甜有鹹,有葷有素,唱得人滿嘴流哈喇子,聽完就得直奔饽饽鋪。

老北京所謂的饽饽,即糕點,是老北京離不開的社交神器。舊時北京人崇尚禮儀, 走親訪友、婚喪嫁娶,都靠饽饽交際。去四姑姑家聊點閑話,裝個饽饽匣子;去二大爺家借點東西,裝倆饽饽匣子;多少年不來往的遠房親戚突然造訪,甭管好事壞事,臨走之前,務必讓帶走幾袋子零食白酒——再提倆饽饽匣子。

不帶饽饽就出門,顯得不懂事兒。親朋好友會在背後議論:沒裡兒沒表兒的。

北京東邊吃飯最有特色的地方(北京到底哪裡的點心最地道)6

▲老一輩講究,饽饽都拿匣子裝;年輕人就比較簡單,打包盒就行。 攝影/盧文

北京人好排場,講規矩,吃東西時尤甚。饽饽不能亂買,要跟着時令吃:

二月吃碎蜜供;三月吃紫蘿餅、玫瑰餅;四、五月的粽子、五毒餅不能錯過;六月的綠豆糕亦不可缺席;七、八月買自來白、自來紅;九月花糕、十月芙蓉糕;十一月的薩其馬很重要;臘月裡,梆硬的糖瓜要上供;正月裡,元宵不吃不吉利。

北京東邊吃飯最有特色的地方(北京到底哪裡的點心最地道)7

▲粗糧饽饽。 攝影/何嵘

北京東邊吃飯最有特色的地方(北京到底哪裡的點心最地道)8

▲老北京名點自來紅與自來白。這是多少北京孩子的童年記(噩)憶(夢)啊。 攝影/DC zhang

從前,北京人的“時序食單”極為嚴格,天子腳下,吃塊自來紅也要有形式感,做個藤蘿餅也有一番說辭。很多“窮講究”沒意思,唯有藤蘿餅值得一提。

藤蘿餅這種點心,如今極少見了,非常可惜。它是北平人與夏天溫柔的約定。

美食家唐魯孫在文章中寫過,夏天時的丁香藤蘿,引得狂蜂醉蝶回舞,饽饽鋪門口就貼起“新添鮮藤蘿餅上市”的紅紙條。藤蘿餅和鮮花餅有些相似,隻是把玫瑰換成了藤蘿花,氣味更加清新,口感酥松香甜,能夠清晰地感受到花瓣在口腔中零落成泥。夏日午後,一塊餅、一口茶,優雅吃完,吐氣如蘭,一場下午茶幾乎變成一種修行。

北京東邊吃飯最有特色的地方(北京到底哪裡的點心最地道)9

▲北京的鮮花玫瑰餅,餡兒換成藤蘿花,就是藤蘿餅。攝影/何嵘

家境好的人家親手做藤蘿餅,最有樂趣。他們往往有一個幹淨的小院,院裡支了爬架,種了一株紫藤。夏天的傍晚,坐在爬架下賞月看花,一日一日看着紫藤逐漸含苞,歲月靜好。待到似開未開,便摘花,洗淨,和油脂丁、白糖、松子拌勻,包上油皮,放到鍋裡蒸。點心蒸好,像包子,但是味道比烘烤的細膩、噴香,還多了浪漫的味道。

如今的藤蘿餅,大董烤鴨做得不錯,隻在夏天供應。大董價貴,普通人可選桂香春——一家開了二十多年的連鎖點心店。味道也還不錯,隻是不如大董的細膩。

北京東邊吃飯最有特色的地方(北京到底哪裡的點心最地道)10

▲稻香村的糕點。其實現在很多胡同裡的老北京,也常去稻香村買點心。 圖/圖蟲·創意

其實說來說去,稻香村實在是個不錯的品牌,最大的優點就是便民、點心全,《饽饽陣》裡提到的點心,稻香村多一半有售。它還兼賣主食和熟食,蒜腸、素什錦甩超市的品牌貨八條街。

外地朋友認稻香村,其實北京人也認。逢年過節,本地人互送稻香村,沒毛病。隻是老北京人不甘心

北京東邊吃飯最有特色的地方(北京到底哪裡的點心最地道)11

帝都,網紅點心嘗一嘗

這年頭,幾乎每個城市都有幾種網紅點心,北京的網紅點心,首推奶酪。因為奶酪根基深厚。曾經很長一段時間,北京是一座“沒斷奶”的城市

清朝統治中國276年,滿族影響了整個北京城的飲食習慣。曾經的北京,上至皇帝,下至販夫走卒,無奶不歡。而奶酪,是奶制品中的人氣之王。

北京東邊吃飯最有特色的地方(北京到底哪裡的點心最地道)12

▲北京奶酪,膚如凝脂、細膩柔軟。 攝影/何嵘

北京的奶酪,和西方的cheese完全不同。《紅樓夢》裡,襲人愛吃“糖蒸酥酪”,正是此物。

北京奶酪細膩如凝脂,柔軟如涼粉,像布丁,但比布丁“水靈”,是滿洲人日常的冷飲。奶酪的原料是不摻水的牛奶,調入少量酒釀和糖,先以火烤,再用冰鎮,經曆冰火兩重天後,凝結成凍,口感細膩甜美,冰涼沁人心脾。老北京的夏天,沒有空調電扇,吃完午飯,如果能找個陰涼地兒吃一碗酪,那就是天上人間。

從前的京劇名角兒言菊朋說過,喝完加松子仁的酪,仿佛平添幾分仙氣,到了台上,胡琴高半個調門,都卯得上去。從前的人買酪,可以找挑擔子的,也可以去奶茶鋪。說是叫“奶茶鋪”,其實都是賣酪的,熱牛奶也有,也賣奶制品,但唯獨不賣奶茶。

北京東邊吃飯最有特色的地方(北京到底哪裡的點心最地道)13

▲據傳奶酪魏的手藝是打宮廷裡學出來的,擅長制作炒酪幹兒、奶卷兒傳統奶酪,一年四季都有奶酪賣。 攝影/何嵘

如今買酪,“奶酪魏”算是年深日久,客流量依舊。大概是因為他家分店多,牛街、西單、增光路,到處都是。價格不貴,品種豐富:原味奶酪、香芋奶酪、藍莓奶酪。還賣酪幹、鴛鴦奶卷、奶油炸糕

鴛鴦奶卷是用牛奶結成奶皮,一邊卷山楂糕,一邊卷芝麻餡,放在雪白的小盤上,顔色特别好看,口感層次豐富。酪幹是把奶酪烤成幹貨,嚼起來像太妃糖。它方便儲存,不出數兒,非常貴,屬于走親訪友的高端手信。從前,一家奶茶鋪一整天也賣不出去兩斤酪幹。

北京東邊吃飯最有特色的地方(北京到底哪裡的點心最地道)14

▲一碗居老北京炸醬面,也兼賣奶油炸糕。圖/圖蟲·創意

其實除了奶酪魏,北京還有田記奶酪鋪、文宇奶酪,内容大同小異,口感差不太多。十二年前,文宇奶酪曾是南鑼鼓巷一霸,門前每天排大隊,一天隻賣300碗。十二年過去,文宇奶酪品質依舊,人氣卻大不如前。幸好當年沒有“網紅”一詞,否則一句“過氣網紅”,實在是老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北京第二家網紅點心,當推白記年糕。白記是牛街老字号,以前開在清真超市裡,後來有了臨街窗口,就被架上了北京年糕界的C位。每到周末,尤其是過年前,白記的年糕盒子能引來雙層的長隊,排隊的人不分年齡,一律裹得嚴嚴實實,原地一站,就是半小時。

北京東邊吃飯最有特色的地方(北京到底哪裡的點心最地道)15

▲白記年糕,是一常年排隊的存在。 攝影/toby

白記的年糕,包裝簡陋,一個透明塑料盒裡,江米年糕、黃米年糕、紫米年糕、芝麻卷糕、椰蓉卷糕、山楂糕……七八種混在一起,外形剽悍,色彩豔麗,用料實在,新鮮軟糯。就算老人吃,也不會粘掉假牙。

北京東邊吃飯最有特色的地方(北京到底哪裡的點心最地道)16

北京東邊吃飯最有特色的地方(北京到底哪裡的點心最地道)17

北京東邊吃飯最有特色的地方(北京到底哪裡的點心最地道)18

北京東邊吃飯最有特色的地方(北京到底哪裡的點心最地道)19

☞ 左右滑動查看 ☜

▲白記年糕,從左至右依次為:桂花芝麻糕、驢打滾兒、盆糕、江米年糕。 攝影/何嵘

在白記買年糕,還有個特大的好處:可以順便逛牛街。牛街是老北京回族聚居區,賣上好的牛羊肉、清真點心。買了年糕,回不去家——那邊堵車太厲害。于是大店小攤逛下去,賣鮮牛羊肉的、賣驢打滾、糖火燒的、賣羊眼睛牛舌頭的……食欲和勇氣一路膨脹,吃得紅了眼。偶爾路遇一隻待宰的小羊,捆着四肢躺在路邊,菩薩心腸的肉食者,在那一刻也能動了殺心。

北京東邊吃飯最有特色的地方(北京到底哪裡的點心最地道)20

北京,尋找老味道的複刻

在小說《駱駝祥子》中,老舍寫過一段“北京漸漸失去的排場”:“它的排場,手藝、吃食、言語、巡警……已慢慢地向四外流動,去找那與天子有同樣威嚴的人和财力的地方去助威。”

北京東邊吃飯最有特色的地方(北京到底哪裡的點心最地道)21

▲富華齋的棗泥松仁餅和梅幹菜餅。攝影/DC zhang

老舍說的,是所有北京人的不甘心:其它地方正在變成北京,北京正在變成其它地方。當所有的城市都能吃到味道統一的北京點心,北京土著如何再為家鄉驕傲?

于是老北京人千方百計地尋找,尋找那些帶着更加深刻的曆史痕迹,能夠承上啟下的點心店。

有家叫龍大嬸的饽饽鋪,在崇文門,接地氣:小門臉兒,不能堂食,北京阿姨親自銷售,窗口散發出濃濃的“為人民服務”的味道。

北京東邊吃飯最有特色的地方(北京到底哪裡的點心最地道)22

▲龍大嬸饽饽鋪,鋪面小,接地氣。 攝影/何嵘

龍大嬸的饽饽,主打肉燒餅,牛肉燒餅、羊肉燒餅,很多地方買不到。餡大、酥脆、層次豐富,完全不油膩,也沒有明顯的膻味,尤其适合冬天吃。螺獅轉兒、炒紅果、糖火燒,這些常規點心很齊全,物美價廉。喜歡糖火燒的人多,“會吃”的少,這種黑乎乎的麻醬疙瘩不能吃新鮮,得撂兩天,放得裡面軟和了,才香甜。

北京東邊吃飯最有特色的地方(北京到底哪裡的點心最地道)23

北京東邊吃飯最有特色的地方(北京到底哪裡的點心最地道)24

▲龍大嬸饽饽鋪的牛、羊肉燒餅(上),與螺獅轉兒(下)。 攝影/何嵘

不過老北京人最在意的,其實是她家的鈣奶元宵

北方人過年,一定要吃元宵,北方的元宵是活力的象征。解放前,饽饽鋪的手藝人最愛做元宵——露臉!找天氣晴好的上午,在鋪子門口擺上直徑一米多的大笸籮,放進十幾斤江米面和元宵餡兒,手藝人抓着笸籮口邊,将笸籮前後猛搖15分鐘,元宵就逐漸成形。勞作者大汗淋漓,圍觀者鼓掌叫好,産品瞬間脫銷,可謂冬日勝景。

北京東邊吃飯最有特色的地方(北京到底哪裡的點心最地道)25

▲龍大嬸家的鈣奶元宵餡兒。 攝影/何嵘

南方人愛吃湯圓,口感不比元宵密實、彈牙。龍大嬸的鈣奶元宵油炸之後,外皮焦黃矜持,咬上一口,内心熱情四溢,像極了北京土著。冬日的上午,穿得暖暖和和,去饽饽鋪買一碗炸元宵,站在路邊吃完。望着眼前的車水馬龍,繁華錦繡,會陡然生出感慨:生活何必拼命,有一碗元宵就能過個暖冬。

北京東邊吃飯最有特色的地方(北京到底哪裡的點心最地道)26

▲過生日吃元宵。這是個什麼講究? 攝影/何嵘

有的老北京過生日也吃元宵。學者王世襄的兒子寫過書,說家裡有兩個北京老仆,日子過得複雜極了。每年女仆生日,要吃三頓元宵,再請男仆吃一頓打鹵面。男仆不想吃,也要強吃,這叫“挑壽”,吉利,不吃不給人面子。吃完一碗,不能撂筷子,還得再勉強挑一點,寬寬地澆汁,對女仆說:“您這面真好,我又挑上了。”年年如此,年年一樣的台詞,好不尴尬。還好如今的北京人沒這鏡頭了,老北京的點心應該發揚光大,老北京的臭毛病就随風散了吧。

還有平安裡的富華齋饽饽鋪,也算一家。

北京東邊吃飯最有特色的地方(北京到底哪裡的點心最地道)27

北京東邊吃飯最有特色的地方(北京到底哪裡的點心最地道)28

▲富華齋店内,環境典雅,處處見精緻。 攝影/DC zhang

富華齋不算老字号,卻在努力複刻老味道,近幾年頗有人氣。高屋大堂,餐具精緻,顧客滿座,就像老舍《四世同堂》中饽饽鋪的樣子:屋中充滿了溫柔的糖與蛋糕,還有微微的,一點奶油的氣味,使人聞着心裡舒服安靜。

北京東邊吃飯最有特色的地方(北京到底哪裡的點心最地道)29

▲在富華齋,時光是甯靜的,時間是靜止的。 攝影/DC zhang

屋裡裝飾着複古的花瓶、座鐘,仿佛夢回清朝,就連點餐的方式,也像書裡寫的那樣,看不見點心,隻有高高的櫃台,忙碌的夥計,殷勤的掌櫃。給你一張菜單,有些點心認得,有些不認得,猜着買,猜着吃。

富華齋複刻了舊日的饽饽鋪子,也複刻了一些不常見的北京點心——七星點子、孫尼額芬白糕、重陽花糕……

北京東邊吃飯最有特色的地方(北京到底哪裡的點心最地道)30

▲富華齋的七星點子和孫尼額芬白糕。 攝影/DC zhang

點子這種點心,背負着千古不解之謎。從前,點子分甜鹹兩種,用油酥白面、白糖,或椒鹽、奶油做原料,饽饽鋪裡買不到,隻供私人訂制,專門用來祭祀。祭完撤供,一家子把點子分食,叫“散福吃克食”。

皇宮裡,忌日多,點子吃不完,于是有人把點子收起來,做成醬,賣給王公親貴們吃——這是唐魯孫的書裡說的。唐魯孫肯定沒騙人,但這個“點子醬”到底是什麼?怎樣味道,如何做法?毫無頭緒,實在奇怪。

北京東邊吃飯最有特色的地方(北京到底哪裡的點心最地道)31

▲富華齋的點心,看着就想吃。 攝影/陶子

富華齋的七星點子,與唐魯孫形容的點子還有些差别,小小的白色圓餅,味道香甜,奶味濃厚,圓餅上七個點點,有些呆萌可愛。咬一口,甜酥不膩,适合零嘴,也适合充饑。這道點心,北京還沒有哪家點心鋪賣過。

富華齋還有一絕,據說當年是慈禧最愛——芸豆卷。芸豆卷也是甜食,做法是将芸豆煮熟、搗爛、成糊、過濾,定型後包進豆沙、黑芝麻之類的餡料,外皮雪白,綿軟細膩,内裡甜而不膩。這種點心非常容易變質、幹硬,很多人不喜歡。

北京東邊吃飯最有特色的地方(北京到底哪裡的點心最地道)32

▲富華齋的栗蓉酥和芸豆卷兒,誰能忍住不吞口水? 攝影/DC zhang

可富華齋的芸豆卷,真的很難拒絕。首先,它顔值極高,小小一塊如同麻将牌,令人愛不釋手;其次,它将芸豆外皮的細膩發揮到了極緻,外皮微涼,入口即化,綿密細緻,難以想象,口感似溫暖的落雪,甜蜜如情人的耳語,最難得的,是帶着一股少年般的新鮮感,不幹不軟,濕度剛好。可惜這種點心保質期非常短,哪怕冰箱保存,也放不了多久,不适合遠程攜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