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固定資産課程?1.固定資産的各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壽命或者以不同方式為企業提供經濟利益,,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會計固定資産課程?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1.固定資産的各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壽命或者以不同方式為企業提供經濟利益,
适用不同折舊率或折舊方法的,應當分别将各組成部分确認為單項固定資産。
2.員工培訓費應計入當期損益(不計入固定資産成本)。
3.企業外購房屋建築物所支付的價款(購買價款、相關稅費和可直接歸屬于該資産的
其他支出)應當按照合理的方法在地上建築物與土地使用權之間進行分配;
難以合理分配的,應當全部作為固定資産處理。
4.以一筆款項購入多項沒有單獨标價的固定資産,
應當按照各項固定資産的公允價值比例對總成本進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項固定資産的成本。
5.分期付款購買固定資産的原理
剛畢業的小王想要買一輛屬于自己的車,車價10萬元,因為囊中羞澀,小王在購買時簽訂了分期付款協議,每年付4萬元,共支付3年。雖然總共會支付12萬元,但實際上隻有10萬元是用來買車的,剩下的2萬元是利息,該交易可以用分錄表示為:
借:固定資産 10
未确認融資費用 2
貸:長期應付款 12
在這裡,利息之所以沒有計入“财務費用”,是因為這2萬元是未來3年内借款的利息總和,基于權責發生制不能在購買時直接确認,而應先計入“未确認融資費用”科目,以後再分期确認。
購入固定資産的成本不能以各期付款額之和确定,而應以各期付款額的現值之和确定。
實際支付的價款與購買價款的現值之間的差額,應當在信用期間内采用實際利率法進行攤銷。
借:财務費用/在建工程等
貸:未确認融資費用(期初攤餘成本×實際利率)
借:長期應付款
貸:銀行存款
期末攤餘成本=期初攤餘成本+實際利息-現金流出(流入)
=期初攤餘成本×(1+實際利率)-現金流出(流入)
6.企業為建造固定資産通過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而支付的土地出讓金不計入在建
工程成本,應确認為無形資産。
所建造的固定資産已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态,但尚未辦理竣工決算的,應當自達到
預定可使用狀态之日起,根據工程預算、造價或者工程實際成本等,按暫估價值轉入
固定資産,并按有關計提固定資産折舊的規定,計提固定資産折舊。待辦理了竣工決
算手續後再調整原來的暫估價值,但不需要調整原來的折舊額。
【牛刀小試·單選題】
甲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17年5月開始建造辦公樓。下列各項中,應計入甲公司所建造辦公樓成本的是( )。
A.辦公樓建造期間發生的工程物資報廢淨損失
B.辦公樓開始建造前借入的專門借款發生的利息費用
C.為建造辦公樓購入的工程物資支付的增值稅進項稅額
D.辦公樓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态後發生的相關費用
【答案】A。
解析:選項A,辦公樓建造期間發生的工程物資報廢淨損失,應計入在建工程核算。
7.待攤支出是指在建設期間發生的,不能直接計入某項固定資産價值、而應由所建造固定資産共同負擔的相關費用,包括為建造工程發生的管理費、可行性研究費、臨時設施費、公證費、監理費、應負擔的稅金、符合資本化條件的借款費用、建設期間發生的工程物資盤虧、報廢及毀損淨損失,以及負荷聯合試車費等。
8.存在棄置費用的,需要将棄置費用的現值計入固定資産的入賬價值,
棄置費用最終發生的金額與計入固定資産的價值之間的差額按照實際利率法計算的攤銷額計入财務費用。
因技術進步、法律要求或市場環境變化等原因,導緻棄置費用的現值發生增減變動的:(1)預計負債增加的,增加固定資産的成本;(2)預計負債減少的,以固定資産的賬面價值為限扣減固定資産成本,超過部分計入當期損益。按照上述原則調整的固定資産,在資産剩餘使用年限内計提折舊。一旦該固定資産的使用壽命結束,預計負債的所有後續變動應在發生時确認為損益。【牛刀小試·單選題】
甲公司是一家核電能源企業,30年前建成一座核電站作為固定資産核算,并對其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預計使用年限40年,預計淨殘值為零。至2×19年12月31日,核電站的賬面價值為130 000萬元,因棄置費用而确認的預計負債的賬面價值為200 000萬元。因技術進步,甲公司對核電站的預計棄置費用進行重新評估,現值為180 000萬元。不考慮其他因素,甲公司2×20年應計提的核電站折舊金額為( )萬元。
A.11 000
B.13 000
C.0
D.15 000
【答案】A。
解析:2×19年12月31日,調整後的核電站賬面價值=130 000-(200 000-180 000)=110 000(萬元),則2×20年核電站應計提的折舊金額=110 000÷10=11 000(萬元)。
9.不計提折舊的資産:
◆已提足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産
◆單獨計價入賬的土地
◆劃分為持有待售的固定資産
◆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産不再補提
◆終止确認的固定資産
◆更新改造停止使用的固定資産
10.雙倍餘額遞減法
年折舊額=期初固定資産淨值×2/預計使用年限
=(固定資産原價-累計折舊)×2/預計使用年限
最後兩年改為年限平均法;在改為年限平均法之前,計算折舊額時不考慮預計淨殘值的影響。
賬面餘額=某個會計賬戶(科目)所有明細賬戶餘額彙總
賬面價值=賬面餘額-其備抵科目後的餘額
賬面淨值舉例:
以固定資産為例:
賬面餘額=原值
賬面價值=原值-累計折舊-減值
賬面淨值=原值-累計折舊
11.固定資産使用壽命、預計淨殘值和折舊方法的改變應按照會計估計變更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固定資産更新改造期間不計提折舊。
***更新改造後固定資産的入賬價值=原固定資産的賬面價值+發生的改良支出-被替換部分的賬面價值
***完工并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态時,按重新确定的使用壽命、預計淨殘值和折舊方法計提折舊。
被替換部分的賬面價值=被替換部分(原值-累計折舊-減值)
=整體賬面價值×被替換部分原值/整體原值
=被替換部分原值-(被替換部分原值/整體原值×整體折舊)
更新改造後資産的入賬價值=改造前整體的賬面價值 發生的改造支出(允許資本化)-被替換部分的賬面價值
租入固定資産的改良支出,如租賃商鋪發生的裝修費用,符合資本化條件的,應予資本化,作為長期待攤費用核算,并在後期進行攤銷。
固定資産在定期大修理間隔期間,照提折舊。
12、固定資産處置的賬務處理
固定資産處置,包括固定資産的出售、轉讓、報廢和毀損、對外投資、非貨币性資産交換、債務重組等。
固定資産處置一般通過“固定資産清理”科目核算,賬務處理如下:
(1)固定資産清理完成後,屬于正常出售、轉讓所産生的損失或利得。
借:資産處置損益
貸:固定資産清理(或相反)
(2)屬于已喪失使用功能正常報廢或者自然災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損失
借:營業外支出
貸:固定資産清理
常見考點:
處置淨損益=收回-賬面價值-支出(不考慮增值稅)
對利潤的影響,注意區分營業利潤和利潤總額
【牛刀小試·單選題】
甲公司系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19年8月31日以不含增值稅的價格80萬元售出一台生産用機床,增值稅銷項稅額為10.4萬元。該機床原價為100萬元,已計提折舊60萬元,計提減值準備5萬元,處置發生清理費用5萬元。不考慮其他因素,甲公司處置該機床的利得為( )萬元。
A.40
B.80
C.50
D.35
【答案】A。
解析:甲公司處置該機床的利得=80-(100-60-5)-5=40(萬元)。
【牛刀小試·單選題】
甲公司2×19年發生如下業務:(1)财務部門相關固定資産發生維護費用2萬元;(2)對車間生産設備進行改良,發生改良支出100萬元,至年底尚未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态;(3)專設銷售機構的固定資産報廢,設備原價200萬元,至報廢時已累計計提折舊190萬元,未計提減值準備;(4)甲公司處置一項固定資産收回的價款為100萬元,該固定資産原價為200萬元,已提折舊120萬元,已提減值準備30萬元。
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甲公司2×19年因上述業務對營業利潤的影響金額為( )萬元。
A.48萬元
B.38萬元
C.40萬元
D.30萬元
【答案】A。
解析:
事項(1)财務部門發生的固定資産維修費計入管理費用,影響營業利潤;
事項(2)生産部門發生的固定資産改良支出應當予以資本化,計入固定資産成本,不影響2×19年的營業利潤;
事項(3)專設銷售機構的固定資産報廢損失計入營業外支出,不影響營業利潤;
事項(4)甲公司處置固定資産的利得計入資産處置損益,影響營業利潤。
綜上,甲公司2×19年因上述業務對營業利潤的影響金額=-2+[100-(200-120-30)]=48(萬元)。
13、固定資産盤盈的會計處理盤盈的固定資産,作為前期差錯處理。
在按管理權限報經批準前,應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核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