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臉術——也叫亞洲第五大邪術,最近很火的artbreeder大家沒玩過可能也看到過吧?
和女孩子拿着自己心儀的do臉模闆同理,據一個月收入超過10萬(
)的遊戲捏臉師說:我這裡要的最多的,就是“劉亦菲”的捏臉數據。
▲整不成也可以捏成
這些介于2D和3D之間的臉,似乎能同時滿足二次元和三次元共同的審美偏好。
更直觀的是用AI技術還原動漫人物,可以清晰的看出,2D臉和3D臉最大的區别,就在于對面部結構的表現方式不同。
3D是對現實結構的複刻和還原,2D則是對現實結構的概括與提煉,不同的視覺角度、不同的審美體系,自然是不同的畫風。
但還是有很多人,一個勁把自己三次元的臉往二次元臉捯饬。
五官還好,眼鼻嘴都可以通過人工方式無限接近動漫,最誇張的在于輪廓,尤其是下巴颏。可以發現幾乎所有2D動漫人物3D化都把尖下巴改成方下巴,反之,3D人物2D化也通常是賦予一個尖下巴:
藝術加工的方式不同,照着二次元臉搞一個尖下巴隻會收獲滿滿的塑料感,而最符合3D面部結構的下巴,無論是寬窄、長短,還是薄厚,都要與内外輪廓适配,即:兜住内輪廓、銜接外輪廓。
具體如何表現?怎麼搭配?化妝和整形分别如何操作?我們一起來看看。
下巴要兜住内輪廓
下巴如何兜住内輪廓?
結論是:方下巴的表現點不能寬于内輪廓線、尖下巴的表現點不能長出内輪廓線。
具體如何理解,我們先明确兩個概念,一是下巴表現點,二是内輪廓線。
1、下巴表現點
觀察人類頭骨結構,可以歸納出兩種典型的下巴形态:方态下巴or尖态下巴:
▲左為方态下巴,右為尖态下巴
所謂的圓下巴通常是有脂肪覆蓋,降低體脂率後,要麼呈方态要麼呈尖态。
比如早年都是嬰兒肥圓下巴的林依晨和楊丞琳,一個變成了方态、一個變成了尖态。
▲圓臉的趙麗穎、趙露思也是方下巴
方下巴的表現點在于左右兩處的轉折,擁有方态下巴的人可以直接用手摸到這兩個拐點:
如果方下巴中間有道溝,俗稱屁股下巴,左右兩處表現點則更加明顯。
而尖态下巴不似方态下巴那麼明顯,它的表現點在于上下光影點。
呈上下延伸狀的尖下巴擁有者,通常唇下有一處陰影,那是凹進去的颏唇溝,緊接着會有一道高光表現點,那是尖态下巴常見的延伸前翹趨勢。
明确完兩種下巴形态的表現點後,再看第二個概念。
2、内輪廓線
顧名思義,這條線的内側即内輪廓,外側即外輪廓。
連接你的眉峰轉折處、顴骨凸起處,一路順延,就是你的内輪廓線,有光影輔助的時候更好分辨。
“下巴表現點兜住内輪廓”,這句話對于方态下巴來說,就是下巴的左右兩個表現點都在内輪廓線的裡面,如圖所示,找到下巴表現點和内輪廓線,比較兩者位置:
一條内輪廓線上,如果眉骨是切入點、顴骨是着力點,那麼方下巴的左右兩個轉折就是落腳點,穩穩承接一整條内輪廓線上的每一處骨節。
正例還有俞飛鴻、周韻,她們充分展示着方下巴的美,高貴而不優越,端莊而不做作。
反例是早期的楊幂,下巴偏方,兩邊的表現點卻位于内輪廓線之外,這時的方下巴給美貌拖後腿,顯得臉又國又方。
聶小倩時期的下巴沒那麼方了,左右兩處表現點位于内輪廓線内側,這樣的方下巴就已經美得很大氣了。
一個能兜住内輪廓的方下巴,即使偏颌也影響不大,處于适當範疇内的偏移還會加強個人特色,比如林青霞的歪方下巴讓她能演亦正亦邪的東方不敗。
工藤靜香和小澤真珠是帶着痞氣、全是鬼點子的美少女。
反之,如果下巴兜不住内輪廓,超出了安全區,偏颌就會嚴重影響顔值,最好考慮矯正。
說完方下巴我們再看看尖下巴。
對于尖态下巴來說,兜住内輪廓意味着下巴表現點與内輪廓線相吻合,舉個正例,張萌顔值巅峰時期。
▲短下巴vs長下巴
她原本的下巴偏短,兜不住窄長條的内輪廓結構,其實也算青澀樸實,尖态下巴的表現點短于内輪廓線尚可接受,不失為一種風格。
但如果她稍微延伸了下巴,使下巴表現點與内輪廓線盡量貼合,整張臉的比例和結構立馬和諧順眼許多。
▲短下巴vs長下巴
反例則是趙露思,跟窄長條内輪廓(聚攏)的張萌不同,她的内輪廓結構偏向于短寬(發散),但是她的下巴長度與内輪廓結構不适配,下巴的表現點超出内輪廓線,過渡失敗,與輪廓脫節。
搜索趙露思的照片,十有八九都是通過角度來掩飾下巴過長的問題。
同理還有劉嘉玲,她的内輪廓也是短寬架構,年輕時下巴表現點正好卡在内輪廓線上,但如果稍微加長了下巴,就與内輪廓脫節,看起來像颞下颌關節脫位,下巴離家出走。
所以無論是化妝還是整形,下巴的寬窄、長短都要與内輪廓緊密配合。
對于方下巴來說,先不要急哄哄砍掉自己的兩個表現點,否則整條内輪廓線永遠懸浮,無落腳之處,不但結構不穩,個人特色也消失殆盡。
▲美麗的小方下巴,左陳紅、右李沁
應先比較下巴表現點與内輪廓線的寬窄,化妝時可将陰影打在超出内輪廓線的部分,再用高光提亮下巴中間處,從而實現重心轉移。
do臉時削掉超出内輪廓線的部分即可,盡量保留原汁原味的面部風格。
對于尖下巴來說,隻要表現點不超出内輪廓線,無論是短下巴還是稍長一點的下巴,都是可以接受的風格。
但如果超出内輪廓線,比如做表情時,仍會有不自然的脫節感。
如果下巴表現點超出内輪廓線,同樣可以修容轉移重點,颏唇溝處掃高光,尾部掃陰影,如圖
看完下巴怎麼兜住内輪廓,我們再來看下巴要如何銜接外輪廓。
下巴要銜接外輪廓
通常軟組織豐厚、皮肉下垂、發福的人,外輪廓的量感比較重,這時候就要看下巴的薄厚與外輪廓的量感是否和諧。
下巴的薄厚可分為:肉下巴和骨下巴。
從側面看來,肉下巴通常呈直角或鈍角,看起來重、墜,骨下巴通常呈銳角,看起來輕、鋒:
而下巴要銜接外輪廓,故下巴薄厚與面部骨量适配,厚臉配厚下巴,如楊超越:
薄臉配薄下巴,如迪麗熱巴:
當下巴的薄厚與面部骨量不适配時,可以上重下輕,因為面部本來就以上寬下窄為美。
比如軟組織豐厚的邱淑貞,以一個尖翹下巴收尾,嬌中有威,媚而有雅,意在中和。
但不可上輕下重,比如金賽綸和林允兒,輕薄的上半張臉配上一個注水的下巴,像戴着白雪公主面具的巫婆,有一種小老太太的感覺。
所以do下巴時,寬窄和長短要看内輪廓,而薄厚和質地就要與外輪廓配合。
通常來說,玻尿酸下巴和矽膠下巴呈肉下巴效果,3D打印下巴則是呈骨下巴效果。
▲3D打印下颚骨植入術(圖源網絡,侵删)
面部軟組織豐厚、蘋果肌飽滿的人,可以使用3D打印下巴平衡肉感、膩感;而面部組織不飽滿的人不宜選擇玻尿酸下巴、矽膠下巴,否則會大頭朝下面部重心失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