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怕出名,豬怕壯。人為什麼怕出名,因為有句話說,名人是非多。一個人一旦倍受世人矚目,那麼随即而來的必然會有各種不同的聲音,有贊譽也有毀謗,乾隆皇帝便是最好的佐證。
五全皇帝·乾隆
乾隆皇帝是清朝乃至曆史上,十分有名的風流天子。無論是相貌才華,還是臨朝理政,都表現出一個封建帝國該有的帝王風範。乾隆皇帝号稱五全帝王,一有權,二有錢,三有才,四有貌,五有情。
一個男人擁有五項成功的标志,試問曆史上有哪位帝王能夠與之媲美。盛譽之下,其實難副。乾隆皇帝雖然占盡天下男人夢寐以求的優點,也使得他遭受到曆代帝王都沒有的毀謗,所以乾隆皇帝的一舉一動,都被民間給陰謀化。比如,作為帝王正常出巡的六下江南,便被歪曲成風流韻事。
那麼,乾隆下江南真實的目的是什麼?堂堂一位五全帝王,難道真的隻為"尋花問柳"。
類祖不類孫·樹立自我形象
清朝皇帝有着下江南的傳統,康熙皇帝曾經六下江南,乾隆皇帝便要效法自己的爺爺搞一出下江南。因為康熙皇帝實在太偉大,八歲登基,由奶奶孝莊太後撫養長大,最後成就千古一帝的美名,将清朝推向全盛的時期。
乾隆下江南的目的,是為了學習自己的爺爺,樹立自己的形象,讓群臣和百姓看看,自己與聖祖康熙帝一樣,都是咱們清朝的明君聖主。乾隆很聰明,既然自己爺爺的豐功偉績得到天下人的認可,那麼自己跟随爺爺的腳步走,爺爺怎麼做,自己怎麼做肯定沒錯。這樣的現象,曆史上稱為"類祖不類孫"。
意思是說,我效仿爺爺,不效仿爸爸。為什麼乾隆要迷戀爺爺康熙呢?因為乾隆是康熙隔輩指認的接班人,也就是說自己的父親雍正之所以能夠坐上皇位,完全是康熙出于喜愛孫子乾隆的原因。
乾隆從小便深受爺爺康熙喜愛,康熙幹脆直接把小乾隆帶到宮裡來,自己親自調教,叫他讀書、寫字、繪畫。祖孫倆在一塊打打鬧鬧,隔輩親的生活十分融洽。
大家是否記得電視劇《雍正王朝》裡,康熙經常帶乾隆出去遊玩打獵,随口問乾隆射殺這麼多小動物是好是壞。你看,乾隆的聰明從小體現的淋漓盡緻,乾隆不假思索回答道"天生萬物就是為了供人取用,我大清的祖先們以射獵為生,就像中原的漢人以種田為生一樣,都是上天教給的謀生之道"。試問,如此可愛的孫兒哪個爺爺不喜歡。
另一種說法,康熙非常不喜歡自己的四兒子胤禛,也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可是,自己的這個孫兒實在太優秀,将來最适合做滿清的接班人,為了能夠讓乾隆順利接班,隻好讓自己最不待見的四兒子接管皇位,雍正算是沾兒子的光。乾隆出于感恩爺爺的目的,從心裡佩服爺爺,也就要時時刻刻追随爺爺。
炫耀财富·耀武揚威
康熙六下江南與乾隆六下江南的目的還真有些不同。康熙六下江南确實為穩定南方、體察民情,是真真正正地微服出巡,他從來不驚動百姓,悄默聲地出巡,一切從簡。
乾隆則不是。他是大張旗鼓、大搞排場,每次随行的侍從都有上萬人,目的是讓各個州看看皇上的體面,下江南整個行程大約有三萬裡路,一路上光供給一對上萬人的隊伍,各地州郡的開支加起來,得耗費多少人力物力财力。
目的就是為了讓天下人看看,自己是盛世的天子。幸虧乾隆的爸爸雍正皇帝"三更燈火,五更眠"嘔心瀝血攢出來八千萬兩國庫,才能支持他如此地揮霍。可以說,乾隆皇帝還是沒有擺脫二代的屬性。康熙駕崩時,清朝國庫隻有四十萬兩白銀,雍正一朝翻了數千倍,成為乾隆炫耀的資本。
尋花問柳·選拔美女
可能會有人覺得乾隆皇帝怎麼想得,想要美女還不簡單嗎?自己坐在紫金城等着,讓江南各地給自己進貢美女多省事,幹嘛搞得這麼累,折騰三萬裡路四處找美女。
凡這麼想得,都是不了解大清皇帝的個人生活。大清皇帝的私生活最嚴厲,方方面面都要受到限制。敬事房太監都要對皇帝的一舉一動進行登記,臨幸哪個妃子。如此一來,皇帝的私生活毫無隐私可言。
再者,清朝皇帝選擇陪侍的妃子采取翻牌子的規矩,牌子是扣着的,皇帝隻能憑借個人感覺進行盲選,所以,他不一定能夠選擇自己中意的妃子。侍寝的時間,還有嚴格的規定,怕皇上沉溺其中傷害龍體,一到侍寝的時間,太監便在門外喊,皇上,時辰到了。
你說,這樣的規制煩不煩人。所以,乾隆皇帝從小便是集所有寵愛于一身,他過不慣有人約束的生活。與其整天在宮裡受到管制,還不如以出巡為由出去放松一下身心。
所以,乾隆下江南确實搜尋過美女,有一些私生活上的"風雅韻事",但六下江南絕不是單純地為了美色,畢竟乾隆皇帝雖說生活比較鋪張浪費,整體來說還算是明君聖主,六下江南也是一種多方目的權衡作出的決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