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洛陽周邊親子一日遊的絕佳去處

洛陽周邊親子一日遊的絕佳去處

旅遊 更新时间:2024-06-29 14:16:15

洛陽周邊親子一日遊的絕佳去處?明天就是六一兒童節了,很多家長都想帶着孩子出去玩玩兒,與孩子一起,過一個愉快又有意義的兒童節那麼,這個地方就再合适不過了它就是:天池山,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洛陽周邊親子一日遊的絕佳去處?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洛陽周邊親子一日遊的絕佳去處(最适合兒童節出行的洛陽周邊2日遊)1

洛陽周邊親子一日遊的絕佳去處

明天就是六一兒童節了,很多家長都想帶着孩子出去玩玩兒,與孩子一起,過一個愉快又有意義的兒童節!那麼,這個地方就再合适不過了!它就是:天池山。

一方面,根據景區官方信息,從6月1日至6月10日,凡是16歲以下的青少年兒童,均可免門票遊覽天池山;而到6月11日至6月30日,凡是持中考證、高考證的學生,同樣免門票。

另一方面,天池山位于洛陽市嵩縣德亭鎮,地處嵩縣、宜陽、洛甯三縣交界,是距離洛陽最近的一個生态旅遊區,交通比較方便;同時,其也是中原地區獨具風格的生态旅遊勝地,先後獲得了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4A景區、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洛陽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等稱号,具有教育意義。

而鑒于兒童節碰上了周末,所以,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兩個圍繞天池山展開的2日遊,以供參考。

休閑山水遊:天池山 陸渾湖國家濕地公園

自駕路線:連霍高速或二廣高速——洛栾快速通道——嵩縣産業集聚區站下——庫區萬安(陸渾湖水運碼頭)——洛栾快速通道——天城路(天山路)直達天池山

天池山景區分為水、石、林、人文四條旅遊路線,景區内旅遊資源豐富,如以天池為代表的高山湖泊景觀,以偉人像、飛來石為代表的象形石景觀,以玉女溪、二郎溝為代表的峽谷水系景觀,以原始森林、水杉、落葉松為代表的森林景觀,以春杜鵑、夏牡丹、秋紅葉、冬霧松為代表的物候景觀等。

其中,天池海拔1630米,面積11000平方米,平均水深為5米,四周為茂密的水杉和日本落葉松。在中國天池系列家族中,嵩縣天池山天池排在長白山天池、天山天池之後,位列第三;但其湖面遠大于廬山、天目山等同類湖泊,堪稱"中原第一池"。

飛來石則位于海拔1443米的龍隐峰上,與下面山體相連的面積不過十多平方米,外緣與山體則構成千尺絕壁。天池山飛來石有24米高、21米寬、22米長、圍粗86米,是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石"。但除了天池山飛來石外,号稱"天下第一石"的,還有黃山、普陀山、峋嵝山的飛來石。

陸渾湖國家濕地公園則包括庫塘、永久性河流、洪泛平原濕地等三種濕地類型,規劃總面積為4222.39公頃,其中,濕地面積為4118.08公頃,濕地率達到97.53%。

景區内有很多的保護動物,據了解,陸渾湖國家濕地公園已記錄的103中鳥類中,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鳥類的就有25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包括被稱為"鳥類大熊貓"的中華秋沙鴨、白尾海雕、金雕、黑鹳,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包括豆雁、大天鵝、白琵鹭、白尾鹞等。

而陸渾水庫則是國家六十年代修建的一座以防洪為主的大型水庫,是黃河上遊三大水庫之一,在防洪、發電、灌溉和水産養殖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環湖而建而九龍灣水上大世界也有非常多的有趣項目,包括水上世界、休閑沙灘、瘋狂海嘯、組合滑道、互動水屋等各種水上項目,你可以感受世界最高落差的"激流勇進",也可以領略沙灘車、摩托艇的速度激情……

愛國主義教育研學遊:天池山 兩程故裡

自駕路線:連霍高速或二廣高速——洛栾快速通道——嵩縣産業集聚區站下——田湖鎮程村(兩程故裡)——洛栾快速通道——天城路(天山路)直達天池山

天池山是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洛陽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景區中有王莽攆劉秀時在此作戰屯兵的大寨、小寨、藏兵洞、閱兵場、綠林軍搗米臼,還有春秋戰國時期的韓王墓、唐代佛寺、晾經台等。

兩程故裡則是家風家訓教育基地,是宋代理學家程颢、程頤兩兄弟著述、講學的地方,也是兩程在河南明清時期唯一的建築遺存、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中,兩程故裡遺迹有兩處,一處是兩程故裡石坊、一處是兩程祠。

嵩縣兩程故裡家風教育基地,則是依托兩程故裡獨有的理學文化資源而建,共分為祠祭拜區、石坊文化區、西院二程理學文化區、南院家風教育區。

其中,南院家風教育區則是以二程家風為切入點、以儒家大學家風家訓為特色、以共産黨人家風為重點,同時兼具了嵩縣家風和廉政教育等内容,是目前國内獨具理學文化特色的家風教育基地。

好了,以上就是天池山周圍适合兩日遊的景區,盡情地玩兒吧!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