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線木偶戲古稱"懸絲傀儡",是古代一種重要的漢族戲劇形式。木偶戲的一種,表演時,藝人用線牽引木偶表演動作。從上空提線操縱或藉縛在控制器上的細線而操縱的木偶形體。在簡單的提線木偶中,腿、手、肩和耳以及脊骨底部各縛繩一根。某些提線木偶幾乎能模仿人和動物的所有動作。所演劇目既有從民間說唱本和傳說故事改編的,也有來源于元曲及明清雜劇的。木偶戲班一般7人左右,演出時,台前一至二人操作,連說帶唱,後台三五人伴奏,其中操作木偶者還根據劇中人物分别喬裝男女老幼角色,腔調、說唱,一身多能。
木偶是沒有生命的,全靠操縱者的雙手,使得木偶有了靈魂,傳神地表達出真人的思想情感。一個木偶表演藝師,不但要有熟練的技巧,還得有豐富的生活經曆,才可能體會到所表演人物的情感世界,把假的變成真的,把本無生命的木偶演活。
小時候每當有廟會,村裡做熱鬧等,都會請一批木偶表演團過來表演,老老少少,厝邊頭尾都會聚集在一起觀看,爺爺奶奶們看得津津有味,孩子的嬉戲聲,小販的吆喝聲,彼此交融在一起,甯靜的小村莊充滿了和諧,純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木偶戲的表演更加豐富多彩。除了演出傳統的戲曲節目外,還表演話劇、歌舞劇、連續劇,甚至出演廣告等。與此同時,木偶戲也面臨着與其他藝術形式的激烈競争。傳統的木偶戲蘊藏着各地、各民族人民的思想、道德和審美意識,應加以扶持和保護。2006年5月20日,木偶戲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讓我們共同維護和傳承我們的傳統文化。
班墨空間編輯:嶽洋
歡迎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