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知是人的本能,而好奇是人在求知路上所首先要具備的最大素養之一。
關于求知,咱們今天來看下以往的哲學家是如何理解的。
1,亞裡士多德:人的本性在于求知
亞裡士多德在《形而上學》中的第一句話是:“每一個人在本性上都想求知。”
亞裡士多德用這一格言來說明哲學的起源。與這句格言相類似的一句格言是:“哲學起源于閑暇和詫異。”亞裡士多德解釋說:人出于本性的求知是為知而知、為智慧而求智慧的思辨活動,不服從任何物質利益和外在目的,因此是最自由的學問。
哲學的思辨最初表現為“詫異”,詫異就是好奇心。最早的哲學家出于追根問底、知其所然的好奇心,對眼前的一些現象,如日月星辰、刮風下雨等,感到詫異,然後一點點地推進,提出關于宇宙起源和萬物本源的哲學問題。
除了“詫異”以外,從事哲學活動還必須有“閑暇”。設想,如果一個人每天都在為生計而奔波,哪還會時間去“詫異”?一個人如果連飯都吃不飽,哪會有心情去探究近乎奢侈的哲學問題?在古希臘,哲學家多為貴族,他們不必為生計操勞,因此才能從事純思辨活動。亞裡士多德正确地把“閑暇”作為哲學思辨的必要條件。古希臘擁有比任何其他民族都要發達的奴隸制,貴族享有充分的閑暇。但閑暇隻是一切智力活動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能夠利用閑暇從事哲學思辨,這是希臘人的特殊之處。
很多愛好哲學的朋友經常問這樣的問題:哲學到底有什麼用?這個問題确實讓人很難回答。正如亞裡士多德所說的那樣,求知是人的本性,人們為求知而求知,為智慧而求智慧,而不是一心想在哲學思考以後得到另外的東西。海德格爾也說,如果非要追問哲學的用途,我甯願說:哲學無用。
對于哲學的用處,咱們來看下兩個故事。
故事1:蘇格拉底的發問
一個青年來找蘇格拉底,說:“蘇格拉底,我想跟你學哲學。”蘇格拉底問他:“你究竟想學到什麼?學了法律,可以掌握訴訟的技巧;學了木工,可以制作家具;學了商業,可以去賺錢。那麼你學哲學,将來能做什麼呢?”青年無法回答。
蘇格拉底是想啟發這位青年,哲學是沒有什麼實際用途的。
故事2:哲學家與船夫
還有一個故事,說一位哲學家與船夫正在船上進行一場對話。“你懂哲學嗎?”“不懂。”“那你至少失去一半的生命。”“你懂數學嗎?”“不懂。”“那你失去了百分之八十的生命。”
突然,一個巨浪把船打翻了,哲學家和船夫都掉到了水裡。
看着哲學家在水中胡亂掙紮,船夫問哲學家:“你會遊泳嗎?”“不……會……”“那你就失去了百分之百的生命。”
看來,哲學真的沒什麼用途,關鍵時刻連命都救不了,還不如去學習一項具有實際用途的技能。
但求知是人的本性,人類不會先衡量一門學問是否有用再去決定是否繼續思考下去。同樣,哲學也不會因為“有用”和“無用”而被人類有所取舍,實際上,你每時每刻都生活在哲學之中,人說到底就是“哲學的”存在。所以說,哲學永遠不會消亡,因為人不能否定自己的本性。
2.芝諾:人的知識好比一個圓圈
人的知識就好比一個圓圈,圓圈裡面是已知的,圓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圓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這是古希臘哲學家兼數學家芝諾給出的知識的範圍,同時也讓我們感悟到了知識的無限和人認識能力的有限。
芝諾是古希臘的著名哲學家,是埃利亞派的代表人物,巴門尼德的學生和繼承人。芝諾素有“悖論之父”之稱,他有四個數學悖論一直傳到今天。他曾經講過一個“知識圓圈說”的故事。
故事是這樣的:一次,一位學生問芝諾:“老師,您的知識比我的知識多許多倍,您對問題的回答又十分正确,可是您為什麼總是對自己的解答有疑問呢?”芝諾順手在桌上畫了一大一小兩個圓圈,并指着這兩個圓圈說:“大圓圈的面積是我的知識,小圓圈的面積是你們的知識。我的知識比你們多。這兩個圓圈的外面就是你們和我無知的部分。大圓圈的周長比小圓圈長,因此,我接觸的無知的範圍也比你們多。這就是我為什麼常常懷疑自己的原因。”在這個哲學故事中,芝諾把知識比做圓圈,生動地揭示了有知與無知的辯證關系。
這個故事表明:一個人有了一定的知識,接觸和思考的問題越多,就越覺得有許多問題不明白,因而就越感到自己知識貧乏;相反,一個人缺乏知識,發現和思考問題的能力低,就越覺得自己知識充足。
其實,發現自己無知正是有知的表現,而驕傲自滿則多半出自自己的無知。對此,莊子就辯證的說過:“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知識的海洋是浩瀚無際的,而人們已知的部分總是極為有限的。這正像圓圈内部與外部的關系一樣,知識越淵博,所接觸的未知面就越廣泛,疑問也就越多。反之,知識越貧乏,接觸的未知面就越狹窄,疑問自然也越少。隻有什麼也不懂、不學無術的人,才不會感到自己的無知,這豈不是最大的無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