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是一門揭示人的心理活動規律的科學,是一門讓人變得更聰明的學問,也是一門非常實用的學問。不過,要想利用好心理學,必須有一個前提:你得了解心理學。正如我們常說的,要“行”,必須先要“知”。“行”和“知”往往是聯系在一起的,但是隻有先“知”,才能後“行”。從這一點上來說,要想把心理學當成一種工具,拿起來就用。
——社群營銷咨詢【 白磚家】
好心理才有好脾氣,生意人最常說的一句話是“和氣生财”,脾氣好一點,說話态度和氣一些,别人聽了以後才會舒服。這正如一句諺語所說:“好活計不如好脾氣,好買賣全靠一張嘴。”
夫妻倆在一家飯店旁邊開了一家小便利店。經常有顧客到他們的店裡買完東西後,就把車停在店門口,走進飯店裡吃飯。這天中午,夫婦倆正在吃午飯,店門前來了一輛奔馳車,車子停到店門口,一位中年男人在夫妻店裡買了一包中華煙,然後就要到旁邊的飯店裡去吃飯。
妻子見狀,連忙跑出店門叫住了那個男人:“老闆,麻煩你把車子移一下吧,你的車擋在我家的店門口了。”中年男人不想移車,于是就随口說道:“我吃完飯很快就回來,不耽誤你們做生意。”妻子聽完很生氣:“你這個人怎麼這樣?開個破大奔有什麼了不起,快點把車挪開!”中年男人也不示弱:“對了,我就是很牛!我愛停哪兒就停哪兒,你管得着嗎?”
于是 ,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針鋒相對地吵了起來。兩人越吵聲音越大,周圍的人紛紛駐足圍觀。 有幾個路人想來小店買煙,一看這架勢便繞道往别處去了。丈夫一見這種情況,趕緊從店裡走了出來,對妻子說:“行了,咱們開門做生意講究和氣生财,犯不着為這點小事和客人吵架。”随後,丈夫從口袋裡掏出一包中華煙微笑着遞給中年男人:“老闆,不好意思,我老婆她脾氣不太好,您多擔待點。”中年男人接過煙,沒有說話。
丈夫接着說:“這車真不錯,你一定是大公司的老闆吧?”“也不算太大。”中年男人的語氣已經緩和多了。“别謙虛了,您的公司再小也比我們這家小店強,我們也就是在北京混口飯吃。”丈夫說。“都一樣,大家都不容易……”那男子把手中的煙還給了男主人,看了看自己的車子說,“我的車停在這裡,确實會影響你的生意,我給挪開吧。”丈夫趕緊跑到車後面,協助他重新停車。就這樣,一場沖突平息了,周圍看熱鬧的人也散了,一切又恢複了正常。
作為生意人,最忌諱的就是與顧客針鋒相對地争吵。當顧客情緒激動的時候,你不應該 告訴顧客他錯在了哪裡,而要避其鋒芒,先穩住顧客的情緒,再讓顧客心平氣和地聽自己講 道理。
面對中年男人的不合作态度,黃征的妻子選擇用感性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毫不掩飾自 己的氣憤,結果雙方越說越僵;黃征則非常理性和圓通,盡管事情錯不在自己,但他還是本 着以和為貴的原則,控制住自己的脾氣,努力促使事态向着緩和的方向發展。他以和氣的方 式與中年男人溝通,求得對方的理解和讓步,使事情得到了和平解決,車子挪開了,生意繼 續做,雙方皆大歡喜。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類似的情況。當他人的做法不合理、甚 至不講理時,一味地采用強硬的态度、責問的方式去溝通,隻會激起對方的抵觸情緒,結果事情越鬧越大,一旦出現不可收拾的結果,對雙方都沒有好處。
想要成大事,就必須先有好脾氣,學會說軟話。隻要遇到不涉及原則利益的問題,就要 把氣氛盡量搞得和諧,不要因為一時之氣而起沖突影響大局,正所謂“小不忍則亂大謀”。
當對方情緒過于激動時,你一定要努力保持不發脾氣。沒理時不能蠻不講理,有理時不要得理不饒人。沒理時還蠻不講理的人似乎很少見,許多人或許是沒有意識到自己無理,才會趾高氣揚 。比如下面這個例子。
“小姐,你過來一下!”顧客高聲喊道,并指着面前的杯子生氣地說,“你看看! 你們的牛奶是壞的,把我一杯紅茶都糟蹋了!”“哎呀,真對不起!”服務小姐賠笑道,“我立刻給您換一杯。”新上的一杯紅茶很快準備好,碟子上面放着新鮮的檸檬和牛乳,跟之前的情況一模一樣。
小姐走在顧客面前,輕聲地說:“先生,喝紅茶時如果放入檸檬和牛奶,有時候檸檬酸會 造成牛奶結塊。”顧客的臉一下子紅了,不自然地喝了一口紅茶,尴尬地對服務小姐我:“明明是我錯了 ,你為什麼不明說呢?”“無論在什麼情況下,我們服務的宗旨就是讓客人滿意,況且這個道理用不着大聲地明說,這樣也讓您不好意思呀!”服務小姐微笑着說。在往後的日子,這位客人經常會來到店裡喝紅茶,并且和顔悅色地與服務小姐寒暄。
不急不躁地解釋遠比反唇相譏效果更好。許多人在沒理的時候會低下頭,在有理的時候 卻不依不饒。其實,在“理直”的情況下,更要用“和氣”來化解矛盾和誤會。理直氣和更 見涵養,更有風度。故事中的服務小姐用輕聲提醒,點明不是牛奶變質而是兩種食物産生的 正常反應。顧客本來是在氣頭上,經過這一點撥,馬上覺得自己理虧,氣便很快消了。試想 ,如果當時服務小姐理直氣壯地跟顧客說理,顧客會願意聽她的解釋嗎?他可能會偏執不信 ,也可能會更加氣憤,這樣一來反而會因此失掉一位顧客,影響茶餐廳的口碑和生意。所以 說,無論對方有不有理,我們都要擺出先禮後兵、不氣不惱的态度,争取最好的溝通結果。
在北京的一個批發市場裡,一對湖北夫婦的服裝生意特别好。周圍的服裝攤販很是嫉妒他們,經常有意無意地把垃圾掃到湖北夫婦的店門口。夫婦倆看到了隻是笑笑,然後把垃圾都掃到自家的角落裡。旁邊批發鞋帽的攤主觀察了 幾天後,忍不住問:“大家都把垃圾掃到你這裡來,你為啥不生氣,反而把垃圾堆到自己屋 裡呢?”湖北夫婦故意大聲說:“在我們老家,過年的時候大家都會把垃圾往家裡掃,垃圾越多 代表賺錢更多。
現在每天都有人送錢到我們這裡,怎麼好意思拒絕呢?你看我的生意不是越 來越好嗎?”這番話傳出去後,垃圾就不再出現了。既然送垃圾就是“送财”,周圍的服裝攤主當然不願 意“送财”到他們家裡。湖北夫婦用他們的智慧巧妙地回擊了别人的惡意挑釁。反過來想,在身處異鄉的不利環境 下,一旦與人發生争執,結果免不了還是自己吃虧。
好脾氣才有好語氣,如果你總是出口傷人,憑 一時之氣大放厥詞,結果就很容易破壞人緣,并且阻斷财路。擁有好脾氣、多說和諧話,你才像個成大事的人。如果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少惹是非、多化解争執,人際關系就會越來越融洽,辦事也更容易成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