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家養蠶寶寶吐絲準備什麼

家養蠶寶寶吐絲準備什麼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26 09:44:20

"文 | 開心果媽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一個家庭最好的教育,是什麼模樣?不是花大把的錢,也不是父母懂多少道理,而是父母能夠将教育,融入到孩子的生活中。

10隻蠶養到2千隻,11歲男孩賣蠶給媽媽買甜甜圈

"養蠶很快樂,可以看到蠶的生長與變化,但也有煩惱,這麼多怎麼辦呀?"這是來自于一個11歲男孩的困擾。

這個小男孩,目前是一名小學生,姓成,我們就稱他為成同學。成同學家屬于普通家庭,他的媽媽希望兒子能夠有陽剛之氣,所以平時在孩子的教育上,也會花點心思。

去年10月份,成同學看到班上有不少同學養蠶,于是他也央求媽媽給他買了10隻。小區裡剛好有兩顆桑樹,于是成同學便和爸爸一起去摘桑葉。樹木比較高,夠得着的,都是成同學自己摘,夠不着的,便找爸爸幫忙。

家養蠶寶寶吐絲準備什麼(11歲男孩賣蠶給媽媽買甜甜圈)1

養蠶期間,成同學都會定時喂養,并經常清理蠶屎。在他悉心的照顧下,蠶寶寶們的數量也越發龐大,逐漸從原本的10隻,變成了2000隻左右。雖然數量很喜人,但是喂養工作卻非常龐大,再加上快要開學了,不得已,成同學隻能想辦法處理掉這些蠶寶寶。

因為沒開學,沒辦法送給同學,最後想到,去小區擺攤賣。擺攤的牌子,是媽媽寫的,1元10隻,每次售賣,都是成同學自己在"攤位"上介紹、講價,爸爸蹲在角落裡看顧孩子的安全。前後用了3天左右的時間賣了一部分,收獲16元。

期間,成同學用這掙來的錢,買了兩個甜甜圈,自己吃了一個,還有一個送給了媽媽。媽媽當時内心是非常激動的!

家養蠶寶寶吐絲準備什麼(11歲男孩賣蠶給媽媽買甜甜圈)2

案例總結:成同學父母的"生活教育"方式值得深思

養蠶、賣蠶、給媽媽買甜甜圈,似乎是一件非常尋常的事情,但這其中對孩子的教育意義,卻是非凡的。

1、豐富了課外知識

養蠶的過程,收獲知識是必然的。成同學在課堂上就聽過蠶的知識,他知道蠶生長會經過幾個階段,也知道絲綢是如何做出來的,還知道絲綢之路、張骞出使西城等等。知道知識是一回事,親生經曆了養蠶的過程,又是另一碼事兒。

孩子在生活中所實踐的,書本上或許能夠學到,但絕對體驗不到。

家養蠶寶寶吐絲準備什麼(11歲男孩賣蠶給媽媽買甜甜圈)3

2、獨立性培養

照顧蠶這個過程,其實也不簡單,需要定時喂養、采摘桑葉、清理糞便等等。孩子在動手的過程中,其實也養成了孩子的獨立性。

在生活中,父母也不妨放手,讓孩子自己體驗一下生活。

3、親子關系養成

在養蠶、賣蠶的過程中,成同學并不是孤軍奮鬥,他的爸爸陪他摘桑葉,媽媽給他做廣告牌。養蠶的主要負責人是成同學,父母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在這個過程中,親子關系升溫,是必然的。

在生活中,如果家長能夠正面陪伴孩子做一些實踐活動,不但能夠讓親子關系更好,還能夠更好的了解彼此。

家養蠶寶寶吐絲準備什麼(11歲男孩賣蠶給媽媽買甜甜圈)4

4、金錢觀養成

絕大多數的孩子,隻會花錢,卻不會掙錢。花錢自然是容易的,但是掙錢的難處,或許隻會聽父母說起,卻從不能真正體會到。

而成同學在賣蠶的過程中,是真真實實體會到,這有多麼不容易。經曆過,自然便會珍惜,看待金錢的時候,想法都會變得不一樣。

孩子金錢觀的養成,是從小開始的,家長除了要讓孩子認識錢、會花錢、适當節約錢、會存錢,還要讓孩子嘗試掙錢。

家養蠶寶寶吐絲準備什麼(11歲男孩賣蠶給媽媽買甜甜圈)5

5、責任心、愛心培養

将10隻蠶,養成2000隻蠶,看數字就能知道,成同學的責任心定然是有的。而在自己養不下去的時候,成同學也沒有随意将蠶抛棄,而是給蠶重新尋找主人,這便是愛心。

其實無論是養蠶,又或者養倉鼠、貓、狗等小動物,家長隻要引導得當,都能夠培養孩子的責任心與愛心。這種培養方式,即廉價,又高效。

開心果媽媽寄語

孩子養個蠶,都能引申出這麼多的教育,家長還會覺得,平時陪伴孩子毫無用處嗎?教育孩子,不隻是口頭教育,更多時候,還是要将教育融合到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孩子才能更容易接收。

今日話題讨論:你有陪伴孩子養過小動物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