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算是最好的養壺方法呢?七招讓你的紫砂亮瞎眼!
【 招數 1 】
專壺專用,一壺事一茶。
紫砂的雙氣孔結構,使得它具有很強的吸附性,所以經過泡養的紫砂壺才會呈現玉石般的柔滑。也正因為這個道理,如果你每天泡的都是極品茶葉,本身也是老茶人,還是一壺一茶比較好,避免串味,影響品茶的心情。
愛壺善飲人士,獲得砂壺經過“開壺”保養、去除砂壺土腥氣之後,用幾類茶試壺。
根據自己的喜好,而最後決定此壺泡哪種茶,爾後一直不變,做到“專壺專用”。
【 招數 2 】
及時清理茶渣,保持壺内清潔。
紫砂壺能夠推遲茶湯變饅的時間,對茶湯中氧氣的保有時間遠遠長于其他茶具。
為了使茶壺能夠多吸收茶汁,常有人不清理或遲清理茶渣,認為可“積累茶山”,加快養壺效果。
但其實,品茶完畢之後,我們需要将沖泡過程中 産生的茶渣從茶壺中清理出去,可以用茶匙清理;清理過茶渣之後,我們一定不要忘記清 理茶具,要用清水将它們沖洗幹淨。
否則時間久了,茶湯會慢慢變成茶垢,不僅影響茶具 美觀,其中所含的有害物質還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
壺内的茶鏽可定期用棉質的紗布用力蹭擦除去,但不可使用洗滌劑。
清理完茶渣之後。要把壺蓋和壺體分開放置于通風幹燥之處,不可蓋住蓋子保存,否則易生黴菌;放置在有異味的櫥櫃等地方也不可。
假若舊壺長期不用,閃保養不當壺内發黴、生有菌斑等時,當用洗滌劑仔細清洗,也可按照開壺之法養護;放在窯中進行二次燒制也可以,但存風險,茶人壺友當慎為之。
【 招數 3 】
用棉質細布茶巾擦拭壺體。
在泡茶的過程中,用棉質的帶有所泡茶湯的濕茶巾對壺體進行擦拭,可有效地促使茶壺變得幹淨整潔。微量茶湯的滋養,能夠促使茶壺胎質發生變化。在用壺巾擦拭之時,需要謹慎為之,不可過度猛擦。
對有些“工”有缺陷的“流涎”造型的壺,要注意及時擦拭清理壺流下部的茶湯。以免長期因保養不善造成壺整體“包漿”的缺陷。
對壺身的壺流、壺把轉接處,壺蓋的内口外沿、壺鈕等轉接處要細心擦拭,這些“偏僻處”容易被忽視,長期以往,容易積垢,會影響茶壺的整體養護效果。
【 招數 4 】
不接觸油脂類物質,常用手摩挲把玩。
紫砂壺一旦沾染到油脂。就容易發出“賊光”,易養出帶有花斑的壺。壺體的内外均不可沾染到油脂。每次茶事活動,都需淨手弄茶,一是使茶免受異味污染;二是茶壺能得到良好的保養。
在喝茶的過程中,用潔淨的手對砂壺摩挲、把玩是非常必要的。因為人手分泌的體液對于紫砂陶。甚至于竹、木頭、牙、角、玉等材質均有良效,這已被諸多玩家所證實,但現在無法通過儀器分析檢驗出來。
一般而論,新壺初始養護使用的第一年,壺體外觀色澤會有較多改觀,泥色會比原色沉靜,蓋與壺口之間會更密合,通轉舒暢。
從第二年開始到第五年之間,茶垢會使壺壁内外色調一緻。壺基本上已脫盡燥氣,漸顯雅光,益茶性明顯。五年之後,壺的感官變化極為緩慢,很難在十年、二十年間有大的突破。但壺的光澤卻更雅緻如玉,有溫潤之光澤,以案頭清供,則愈發彰顯其沉靜之美。
【 招數 5 】
讓壺有休息的時間。
泡茶之壺在長期使用過程中,每隔三五日要有幹燥休息的時間,這樣壺體有吸附茶汁的條件,有助于改善壺胎泥質結構。
有的壺,長期的使用過程能使胎體泥質變的更好,更适宜發茶性,甚至有的壺原來滲茶的小缺陷,在長期茶汁的滋養下而消失。有些段泥壺。有時使用過程中可能會發生“吐黑”現象,可問用間停。能逐漸減輕此現象。
幹燥的壺體,尤其是胎質較為疏松的壺體,沖入開水之後,因其特有的雙氣孔結構的胎質,能聽到開水滋潤壺胎的滋滋聲,随開水泡出的茶葉浸出物對改良壺胎十分有益。
【 招數 6 】
依茶擇壺,使茶性與壺性相得益彰。
不同茶類的茶性相差很大,因此,沖泡各類茶的方法、水溫、沖泡時間、茶具選用、飲用方法等等也各有差别。
明代許次纾《茶疏》中說:“茶滋于水,水借乎器,湯成于火,四者相須,缺一則廢。”說明了泡好一壺茶必須要做到水好、火足、具美。
現在茶藝之中講究“茶、水、器、火、境、技藝”的和諧一緻。用泉水、紫砂壺泡好一壺茶成為“水為茶之母,壺為茶之父”之說的典範。
【 招數 7 】
養壺不要刻意而為之。
壺經養護彰顯美韻,本來就是喝茶休閑或以茶修身養心活動的一個副産品。
假若過于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茶也不喝,一心想得壺之“包漿”而“玩物喪志”,那就背離了養壺的意義。
順其自然地喝茶、養壺,才是茶人壺友積極生活、投身世事地踐行茶之道與壺之道。
結語:養一把好壺不但能有成就感,讓你對紫砂印象更深刻,同時讓你有高尚情操,更有氣質。
紫砂壺不單單是收藏品、生活用品,更是一種藝術品,細細品味,方能領會其中真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