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新說
回首我們這十年,中央企業打造的一系列國之重器和超級工程,從不同維度镌刻下國家發展的新坐标。9月12日,“我們這十年@坐标中國”網上主題宣傳正式啟動,以不斷刷新的中國跨度、中國精度、中國高度、中國深度、中國力度、中國速度為經緯,聚焦黨的十八大以來具有代表性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科技創新重大成果,展現央企建設者攻堅克難、挑戰極限的膽識、魄力與智慧。
白鶴灘水電站,位于四川省甯南縣和雲南省巧家縣交界處,是當今世界在建規模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水電工程,最大壩高289米,給予壩體的總水推力達到1650萬噸。2021年6月28日,白鶴灘水電站首批機組正式投産發電,标志着我國大型水電工程建設完成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曆史性跨越。今天,小新為您帶來“坐标中國”系列主題片第二十一期,“中國力度”之《力挽江河》。
白鶴灘水電站
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核準并開工建設的
千萬千瓦級巨型水電工程
擁有世界首批百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
單機容量位居全球第一
裝機規模僅次于三峽工程
是我國實施“西電東送”戰略
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的
國家重大工程
2022年7月全部機組具備并網發電條件
白鶴灘水電站最大壩高289米
相當于103層大樓的高度
壩頂弧長709米
最窄處的寬度僅有14米
精巧大壩的背後
是總庫容為206.27億立方米的金沙江巨大水庫
其給予壩體的總水推力達到了1650萬噸
與15000多個長征五号火箭
的起飛推力不相上下
白鶴灘水電站最大壩高289米,相當于103層大樓的高度
PART1
雙曲守護長江安瀾
白鶴灘水電站大壩整體采用混凝土雙曲拱壩
壩身在水平與豎直兩個方向都彎曲成弧線
形成精巧的拱型結構
将巨大水推力傳遞給兩側的山體
借助山體産生的反作用力保持壩體穩定
白鶴灘壩址兩岸地形不對稱
大壩體型也是不對稱
工程師們運用巧妙的結構設計
讓不對稱的大壩每一處都受力均勻
使其不僅能夠承載巨大的水推力
也成為世界上抗震設防标準最高的300米級高壩
有力地确保水庫安全
護衛長江安瀾
将巨大水推力傳遞給兩側的山體,借助山體産生的反作用力保持壩體穩定
PART2
智能預埋創造奇迹
為确保白鶴灘水電站安全穩定運行
就必須攻克大體積混凝土溫控防裂
這一世界級工程難題
大壩首次全壩應用自主研發的低熱水泥混凝土
并在溫度控制的理論和技術上實現突破
就必須攻克大體積混凝土溫控防裂這一世界級工程難題
同時
大壩全面應用智能建造技術
通過預埋在拱壩體内的上萬隻傳感器
實現對施工全過程的動态感知
幫助工程師們掌握工程性态、提升管理水平
成功建成無縫智能大壩
創造了引領世界水電發展的壩工奇迹
通過預埋在拱壩體内的上萬隻傳感器,實現對施工全過程的動态感知
PART3協同賦能美好生活
2021年6月28日
白鶴灘水電站首批機組正式投産發電
标志着我國大型水電工程建設
完成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曆史性跨越
已建成投産的白鶴灘水電站
年均發電量約624.43億千瓦時
能夠滿足約7500萬人一年的生活用電需求
每年可節約标準煤約1968萬噸
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5160萬噸
同時
白鶴灘水電站與長江幹流
烏東德、溪洛渡、向家壩、三峽、葛洲壩五座電站
共同構成世界最大的清潔能源走廊
助力國家“雙碳”目标
成為推動新時代中國高質量發展的
強大綠色引擎
用源源不斷的清潔電能點亮萬家燈火
巍巍大壩
它不僅承載着巨大的水推力
還承載着中國水電人造福人民的不懈追求
承載着中國經濟社會
全面綠色轉型發展的磅礴力量
責任編輯丨彭敏
執行主編丨劉海草 張灏然
内容來源丨中國三峽集團
來源: 國資小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