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自然災害二級響應?7月11日以來,受副熱帶高壓控制,湖南遭遇新一輪幹旱過程,部分地區受災嚴重8月20日,省減災委員會辦公室、省應急管理廳啟動湖南省自然災害救助Ⅳ級應急響應,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湖南省自然災害二級響應?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7月11日以來,受副熱帶高壓控制,湖南遭遇新一輪幹旱過程,部分地區受災嚴重。8月20日,省減災委員會辦公室、省應急管理廳啟動湖南省自然災害救助Ⅳ級應急響應。
目前,幹旱還在持續,且影響範圍較廣、受災規模在進一步擴大。根據《湖南省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相關規定,省減災委員會辦公室、省應急管理廳決定于9月2日上午8時起将省級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響應提升至Ⅲ級。
請各地、各有關單位按照預案和規程,切實做好救災救助等各項工作。
未來十天湖南基本無雨
昨日,湖南省氣象局發布預告稱,未來十天,副熱帶高壓仍偏強控制湖南,基本無降雨發生。
9月1日至10日全省以多雲間晴天天氣為主,其中8日至9日永州南部、郴州、株洲南部局地有小到中等陣雨,氣溫将逐步升高,但出現大範圍35℃高溫可能性較小。
省氣象台預計,9月湖南整體溫高雨少、氣象幹旱将進一步發展加重,出現夏秋連旱的可能性大。平均降雨量來說,湘西北、湘東南部分地區為60至80毫米,其餘大部地區為40~60毫米,張家界、湘西州、常德北部、永州南部、郴州南部較常年偏少一至二成,其餘大部偏少二至五成。
平均氣溫來說,張家界西部、湘西州、懷化南部、邵陽西部、郴州東部為24℃至26℃,其餘大部為26℃至28℃,較常年偏高1至2℃,9月中下旬發生大範圍嚴重“寒露風”災害的可能性小,湘北部分地區可能出現輕度寒露風天氣。
湖南集中開展“立體式”人工增雨作業
規模和影響範圍達1959年以來之最
8月23日至31日湖南各地抓住有利天氣條件,大規模實施飛機8架次、地面467次立體人工增雨作業。本次增雨作業是湖南曆年來組織的規模最大、影響範圍最廣的“立體式”人工增雨作業。目前,7月8日以來的區域性高溫過程結束,氣象幹旱快速發展勢頭得到減緩。
針對7月8日以來的旱情發展形勢,湖南省委書記張慶偉、省長毛偉明等省領導趕赴基層一線,密集調研指導各地抗旱減災工作,督促全省上下提升相關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8月17日,省委常委、副省長、省人工影響天氣領導小組組長張迎春指出,根據預測8月24日左右湖南将有一輪降雨過程,要搶抓有利天氣時機,開展飛機增雨作業。
為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批示指示精神,8月24日省氣象局再次做出部署,要求各級氣象部門要密切關注天氣,搶抓作業時機,實施飛機、火箭、高炮、煙爐人工增雨作業。29日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常務副主任李集明指出,要加強對湖南省飛機人工增雨的方案設計指導和精細化作業的協調。
湖南省人影辦加強分析研判,精心制作人工增雨作業條件預報,努力協調空域,組織全省各級氣象部門開展空中、地面聯動的“立體式”增雨作業。搶抓24日至31日的台風“馬鞍”外圍雲系和北方冷空氣影響的積層混合雲系有利增雨條件,部隊機組克服困難,連續作戰,24日、25日、26日、29日、30日、31日在全省範圍内開展了8架次人工增雨作業飛行,日飛行最長達8小時以上,累計飛行35小時,航程約10100公裡,燃燒碘化銀焰條192根。全省14個市州102個縣市區開展火箭、高炮、煙爐地面人工增雨作業467次,其中火箭作業367次,發射火箭彈1000枚,高炮作業96次,發射炮彈1781發,地面煙爐作業4次,燃燒碘化銀煙條13根。本次增雨作業是湖南自1959年開展人工影響天氣工作以來,組織的規模最大、影響範圍最廣的“立體式”人工增雨作業。
據統計,8月23日至31日,全省平均降雨6.8毫米,其中:郴州15.0毫米、嶽陽13.7毫米、永州11.2毫米等。根據評估,本階段立體人工增雨作業增加降水量約3.35億噸,有效緩解高溫天氣和減緩了氣象幹旱快速發展勢頭。
氣象監測顯示,8月4日開始湖南省氣象幹旱持續發展,13日後快速發展并加重,至23日氣象幹旱達到階段性峰值,本次 “立體式”人工增雨作業有效延緩了氣象幹旱快速加重發展态勢,湖南重旱以上日均增加面積降為0.23萬平方公裡。
綜合湖南天氣
來源: 紅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