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86版的《西遊記》作為中央電視台30餘年重播率最高的影視作品,但因為隻有25集,原著中很多情節或者細節未能得到展現。之前和大家解讀了原著中如來決定把《三藏真經》傳給東土,但他認為經書不能随随便便就給,得從東土找個善信的人,曆經磨難把真經從西天這取回去。孫悟空是怎麼看待西天取經的,是否有考慮過利用自身本領背上唐僧,翻一個筋鬥直接到西天取到真經了呢,今天帶大家原著中探尋答案。
若将容易得,便作等閑看“若将容易得,便作等閑看”,意思是如果輕而易舉地得到,就會當作平常的事物看待。大家肯定想不到,這句很有内涵的話,《西遊記》中孫悟空曾經說到過。
在《西遊記》第二十二回八戒大戰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淨中,唐僧師徒三人行過了八百黃風嶺,曆夏經秋,走着走着,被一條大河攔住了去路,原著中對大河的描述是“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鵝毛飄不起,蘆花定底沉,”這便是大家熟知唐僧收服沙和尚流的流沙河了。孫悟空因為水性不好,便讓豬八戒進入流沙河去河中的妖精對戰,但是水中畢竟是人家的地盤,人家的地盤人家做主,豬八戒能耐雖不差,但是打了兩仗也未能取勝。86版《西遊記》中,豬八戒在岸上,當時的水妖後來的沙和尚在水裡,一個說“你上來”,另一個說:“你下來”,兩者就這麼僵持不下。
這時候,孫悟空一看天色已晚,決定先去給唐僧化齋飯,睡一覺,明日再戰。孫悟空的速度,化齋飯對他來說屬于so easy。但是豬八戒之前不知道孫悟空擁有這麼牛的技能啊,忍不住說“猴哥,既然你有這麼牛的技能,不能浪費啊,你背師傅跳過流沙河不就得啦,何必和水裡的那妖怪打來打去,多浪費時間啊?”這也和開頭提到的問題相似,孫悟空為什麼不背着唐僧一個筋鬥到西天取經了呢?對于這個問題孫悟空是怎麼想、怎麼回答的呢?我們先看一下原著怎麼描述的:
《西遊記》第二十二回八戒大戰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淨寫道:八戒道:“哥啊,既是這般容易,你把師父背着,隻消點點頭,躬躬腰,跳過去罷了,何必苦苦的與他厮戰?”行者道:“你不會駕雲?你把師父馱過去不是?”八戒道:“師父的骨肉凡胎,重似泰山,我這駕雲的,怎稱得起?須是你的觔鬥方可。”行者道:“我的觔鬥,好道也是駕雲,隻是去的有遠近些兒。你是馱不動,我卻如何馱得動?自古道,遣泰山輕如芥子,攜凡夫難脫紅塵。象這潑魔毒怪,使攝法,弄風頭,卻是扯扯拉拉,就地而行,不能帶得空中而去。象那樣法兒,老孫也會使會弄。還有那隐身法、縮地法,老孫件件皆知。但隻是師父要窮曆異邦,不能彀超脫苦海,所以寸步難行也。我和你隻做得個擁護,保得他身在命在,替不得這些苦惱,也取不得經來,就是有能先去見了佛,那佛也不肯把經善與你我。正叫做若将容易得,便作等閑看。”那呆子聞言,喏喏聽受。
原著中孫悟空說的比較多,帶大家劃一下重點内容:“遣泰山輕如芥子,攜凡夫難脫紅塵”,“但隻是師父要窮曆異邦,不能彀超脫苦海,所以寸步難行也。”孫悟空雖然書讀的少,但被壓在五指山下500年,那也不是沒收獲的。除了和周邊小蟲聊聊天,磨煉自身的心性外,因為閑暇時間太長,應該沒事也會思考思考人生哲理。所以對于豬八戒的問題回答就很到位,并且對于西天取經本質認識深刻。孫悟空認為,唐僧是肉身凡胎無法騰雲駕霧的,這和自己耳朵裡塞個一萬三千五百斤照樣能翻筋鬥雲是不同的,凡人有凡人要走的路,唐僧去西天取經的路必須走遍異國外邦,不能直接超脫苦海。而自己和豬八戒的使命是保護唐僧取經,而不是代替唐僧取經,就算一個筋鬥翻到如來佛那,佛祖也不會承認這種投機取巧的方法,不會傳給真經的。孫悟空把這總結為“若将容易得,便作等閑看。”
孫悟空對西天取經不能投機取巧,隻能一步一個腳印走的本質的認識和“若将容易得,便作等閑看”的總結,說出了世間萬事萬物的真谛:輕易得到的就容易輕視,隻有經過辛苦努力得到的才有意義,從來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
鴨子定律和竹子定律在今年讀過的很多文章中,都看到過“鴨子定律”。什麼是“鴨子定律”?
大家都看到過鴨子在水中浮遊的場景,沒看過的看上圖。不論何時,它們總是一副氣定神閑的模樣,四兩撥千斤般在水面上遊來遊去。但隻要你轉換一下視角,你就能看到,并且明白所有看似簡單的事情并不是你以為的那樣,在水下,它們的鴨掌始終一刻不停地劃動着,從未停歇。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生活就像水中的鴨子,每一個光鮮亮麗的背後,都隐藏着你無法想象的堅持和拼搏。作家劉同曾說過:你必須非常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和“鴨子定律”很像的還有“竹子定律”。什麼是“竹子定律”?
竹子在前四年隻能長三厘米,這三厘米還都是深埋于土下,等到第四年它破土而出,就能以每天三十厘米的速度瘋長,六周時間就能長到十五米。竹子破土而出後,還得躲過被采筍子的風險才能成長為一支茁壯的竹子或者一片竹林。竹子定律告訴我們: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前期儲蓄時間,慢慢積累,等待時機,後期蓄勢待發。做人做事也是這樣,不能有急于求成。等待的過程雖然會很長、會覺得很煎熬,但不要輕言放棄,不要擔心付出的辛苦是在浪費時間,你的每一分付出,都是為了紮根,都是為了破土而出!
人生沒有捷徑,世界上從來有一蹴而就的成功
魯迅曾說過:哪裡有天才,我隻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
正如孫悟空對西天取經路的認識和“若将容易得,便作等閑看”、“鴨子定律”、“竹子定律”蘊含的道理一樣,在這個世界上任何人和事情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你眼中的認為别人輕而易舉獲得成功的背後,往往沉澱着經年累月的積累和不為人知的汗水。一份耕耘,一份收獲,你眼中的别人,隻不過是厚積薄發,剛好收獲時被你看到了而已。
荀子《勸學》中“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晉代著名書法家王獻之寫字,用盡18缸水,終于成為一代書法大師;李時珍用了27年,讀了800多種書籍,寫了上千萬字筆記,遊曆了7個省,以身試藥性,最後寫成了聞名中外的醫學巨著《本草綱目》;曹雪芹破産傾家之後,曆時10年左右,創作了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反觀我們自己,安逸日子過久了,有多少人能或者肯去花這麼多時間來做一件事啊!可能一邊遊戲人間,一邊抱怨好運氣永遠不會降臨在自己身上吧!
哈佛學霸詹青雲在《奇葩說》中說過一句話:“使唐僧成為唐僧的,不是經書,而是取經的那條路。”不經曆風雨怎見彩虹,不經曆坎坷、不付出努力,怎麼可能有收獲。正如在分析孫悟空為什麼翻不出如來佛手掌心中提到過的:有時候,經曆磨難艱辛,不見得是壞事,每一次的經曆到最後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獲。終有一天你會發現,曾經吃過的苦,受過的累,都将會變成生活對你的嘉獎。如果你有未曾實現的夢想,現在去努力,一切都還不晚。
END
注:文章配圖來源于網絡,如涉及版權,聯系作者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