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古以來不僅陸地面積大,海洋面積也是很大的。大河文明的中國自然是有河,但是河流始終還是流向海洋。很多人都知道我國有東海和南海,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北海也曾是我國的領土之一,那麼你知道古代的北海在哪裡嗎?
東海在東邊,南海在南海,北海當然在北邊,這還真的是正确的。北海相對于南海,一南一北。北海以前叫蘇武牧羊地,也就是現在的貝爾加湖。貝爾加湖面積廣闊,因為其足夠大,所以和南海對稱,稱之為北海。
在漢代,已經有人曾到北海去了。蘇武也就在這牧羊,更巧的是自漢代以來,也就被叫做北海了。直至唐明清,北海還是中國的領土,北海水資源非常豐富,水質非常好,也就被人稱之為中國北方之境。
大家都知道清政府的腐敗無能了,随着沙俄的擴張,需要大量資源,于是逐漸東遊,找到了西伯利亞,逐漸找到了北海,沒想到的是康熙不管,認為北海荒涼,加上又有邊境問題,難以阻擋,于是沙俄就侵占了北海。直到簽署了《尼布楚條約》,中國真正失去了北海。雖然它曾經是中國的領地,如今卻被他國侵占,并且再也收不回來了。
北海除了指貝加爾湖外,還曾經作為過地名。大家耳熟能詳的《三國演義》中就有記載,東漢末年割據勢力中的孔融為北海相,治今山東省濰坊市昌樂縣東南部。
現在的北海市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南部,廣西北海市的“北海”一名來自其海城區地角鎮的同名漁村“北海村”,由于此地最早開發人群都是疍家漁民,他們長年集中居住在靠近避風港的村落,該避風港面向北面海域(北海市是個半島),所以此村得名“北海村”。
“朝滄梧而夕北海”,北海的名字很早就有了,北海地名的形成,定位于康熙元年(1662年),清政府設“北海鎮标”作為“北海”地名的稱謂。由于此種說法轉述頻繁、引證廣泛,因此成為一個定例。據文史資料記載,“北海”一詞可追溯至宋朝甚至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這個時期,“北海”更多的是被外國人所稱呼。1965年6月,北海由廣東省劃歸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之名也一直沿用至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