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魔才能一枝獨秀
電影《爆裂鼓手》由達米恩·查澤雷導演執導,他主要的作品有《愛樂之城》、《爆裂鼓手》等,電影風格極其具有張力,能夠通過場景與音樂很好的把控和調動觀衆情緒。
電影主人公安德魯的扮演者是邁爾斯.特勒,15歲就開始學打鼓的經曆為他勝任這個角色提供了巨大的幫助,讓他能夠以娴熟的架子鼓經驗駕馭電影中的演奏場景。同時,電影結尾主人公為了追求突破導緻雙手流血,使鼓槌沾滿鮮血的場景是真實存在的。可以說,邁爾斯.特勒的敬業表演為電影增添了許多的亮點。導師弗萊徹的扮演者J.K.西蒙斯則用精湛的演技呈現出一個努力讓學生成才卻又不擇手段的矛盾形象,讓人對這一角色又愛又恨。
《爆裂鼓手》的劇情推進主要是依靠男主角安德烈和其教師弗萊徹之間的矛盾沖突進行的。安德烈擁有着出色的音樂天賦,他憑借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著名的音樂學院,他最大夢想是成為像巴迪.裡奇一般的傳奇鼓手。加入了校爵士樂隊後,導師弗萊徹為了激發他的潛力,用各種令人難以忍受的方法對他進行訓練。最終在一次弗萊徹精心設計的陷阱中,安德魯成功超越自己的極限,音樂水平突破到更高的水準。
電影中的音樂曲目一共八首,分别是Snare Liftoff、"What's Your Name、Call From Dad、Drum Battle、Drum Battle、Intoit、Casey's Song、whiplash,這些音樂曲目出現的作用多是渲染主人公的所處環境,表達内心的情感,引起讀者的共鳴。其中比較突出的有丹·利維創作的《鼓動真我》(whiplash)、杜克·埃靈頓的《大篷車》和巴迪.裡奇的《鳥樂園》。這三首曲目表達的都是一種昂揚進取的積極精神,十分契合電影中用天賦與不懈的努力追逐内心夢想的主題。《鳥樂園》在電影中多次出現,出現的場景多是主人公安德魯受到導師打擊,需要外在動力支撐的時候,主人公對《鳥樂園》多次的聆聽,即是用偶像的曲目為自己添加前行的動力,也是一種對抗導師弗萊徹對自己精神與肉體折磨的一種方式。
電影中使用的最多的是爵士鼓這一樂器,這和主人公安德魯夢想成為一個傳奇的爵士鼓手并為之不斷努力是密切相關的。在爵士樂隊中,爵士鼓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把控着樂隊的演奏速度與節奏,一個優秀的鼓手需要有着極好的音色的控制、力度的控制和速度的控制,這也是電影中弗萊徹嚴格要求安德魯加快爵士鼓演奏的一部分原因,更快的演奏速度在爵士鼓中往往意味着能夠帶動樂隊演奏出更加富有激情,更加具有震撼感的音樂。
電影的主題音樂是《鼓動真我》(whiplash),它是電影中主人公安德魯的練習最多次的樂曲,也是讓他在弗萊徹的壓迫下成功突破自己的一首樂曲。作為一首使用打擊樂器爵士鼓演奏的音樂,我第一次在電影中聽到這首樂曲的時候,它富有節奏與激情的特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電影結尾的時候,配合着情節的推動,樂曲的進行帶動着觀衆内心的情緒,最終達到一種震撼人心的效果。我認為這首樂曲在電影中承載了許多的東西,一方面它承載着導師弗萊徹對安德魯的期望與壓迫,一方面它又是安德魯反抗導師弗萊徹的一種方式,最重要的是,它在結尾的出現向觀衆傳達了電影的天才在努力下最終展翅與音樂人成功背後另一面的主題。
看完了整部電影,有許多人會認為主人公安德魯是最後的勝利者,因為最後他以突破自我的方式打破了教師弗萊切精心設計的困局。但我并不這樣認為,弗萊徹用各種各樣的手段逼迫安德魯,最終的結局更像是安德魯成為弗萊徹所想塑造的人物,正如弗萊切以前的學生一樣,即使取得了在音樂領域的成就,卻依舊難以走出弗萊徹的陰影,從這個角度看,弗萊徹才是最後的勝利者。
但無論如何,第一次看《爆裂鼓手》的時候,我内心是充滿震撼的,每個人都富有夢想,但有的人永遠把它當作夢想,有的人為了夢想忍受超人的寂寞與痛苦,最終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那個時候就希望我也有着追逐夢想,不甘于平凡的勇氣。很慶幸,到了如今還未被生活抹平夢想的棱角。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