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時節,在湖邊偶遇一棵結滿紅果實的樹,樹葉長相奇特,呈長棱形,質硬,葉端有刺。圓溜溜的小紅果簇生于葉叢中,叫不上名字,但鮮豔的顔色在滿目頹廢的色彩中格外耀眼。
想起王維的詩: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紅豆是不是也長這樣?或者說這個小果實是不是長得像紅豆?沒見過紅豆權且把它當作紅豆吧,折了一支插于瓶中置于案上,寫字時看看,勞作時看看,即便心中沒有思念也因王維的紅豆詩而柔軟下來。
寫字的間隙,又看見了“紅豆”,像一串紅瑪瑙般玲珑可愛。
它們真不該沒有名字!
上網查閱了一下,原來果實叫杞骨果,枸骨(學名:Ilex cornuta)又名貓兒刺、老虎刺等,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葉形奇特,碧綠光亮,四季常青,入秋後紅果滿枝,經冬不凋,豔麗可愛,是優良的觀葉、觀果樹種,在歐美國家常用于聖誕節的裝飾,故也稱“聖誕樹”。
杞骨果可以吃,但是口感不好,所以很少有人吃。試想,如果口感好的話,大約等不到成熟就被吃光了,我們也就沒有眼福能看到這麼鮮豔的果實了!吃掉實在太可惜,觀賞更體現了杞骨果的價值。造物主果真獨具匠心。
我見到的那棵杞骨樹高約3米,樹冠呈橢圓形,整棵樹像一個大頭娃娃,鮮紅的杞骨果密布其中,遠看近看都有喜氣洋洋的感覺,哦,真是一棵喜氣洋洋的樹,好像正應了那句老話:多子多福!
穿紅着綠代表喜慶沒錯了,杞骨樹的花
語是吉祥喜慶,比較适合在過年的時候贈送給自己的朋友,增添一些節日的氣氛。以後再為送朋友禮物發愁的時候就送他一棵杞骨樹,保準不會錯!
藏器曰︰枸骨樹如杜仲。《詩》雲“南山有枸”是也。陸機《詩疏》雲︰山木也。
其狀如栌,木理白滑,可為函闆。有木虻在葉中,卷之如子,羽化為虻。
頌曰︰多生江浙間。南人取以旋盒器甚佳。
時珍曰︰狗骨樹如女貞,肌理甚白。葉長二、三寸,青翠而濃硬,有五刺角,四時不凋。
五月開細白花。結實如女貞及菝子,九月熟時,绯紅色,皮薄味甘,核有四瓣。人采其木皮煎膏,以粘鳥雀,謂之粘。
杞骨果與紅豆雖然長相像親戚,卻完全是兩種“人”,一個熱烈奔放,一個纏纏綿綿,一個是偉丈夫,一個是弱女子,我為把它們混淆實實羞赧了一下,但當我擡眼再次看到杞骨果的時候,羞赧立刻煙消雲散了,誰叫它那麼熱情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