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農網】
深秋時節,天藍地闊。在紅五月農場的田間地頭遠眺,一片片大豆地,迎風招展,長勢喜人。
北大荒集團紅五月農場位于黑龍江省西北部,地處“世界三大黑土地帶”之一的松嫩平原,年平均氣溫0.4℃,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上,無霜期為118天左右,有效積溫在2200℃左右,是大豆的黃金産地。
近年來,紅五月農場抓住九三分公司打造中國大豆食品專用原料生産基地契機,走出一條符合農場自身實際的大豆專品專供之路。
大豆專用原料專供基地示範區。張洋洋 攝
加入需求“聯盟”
天氣已轉涼,但在第五管理區的一塊大豆地裡,農場的幾名農業科技人員正在熱火朝天地進行着田間調查,不時地做着記錄。
“這片大豆地塊是豆花專用原料專供基地示範區,共計466畝,是根據廣東一家企業定制需求設立的,這樣的示範區還有好多塊,都是根據廣東省大豆産業技術創新聯盟合作需求而打造的。”農場農業發展部部長趙鋒介紹。
紅五月農場主動走出去、拓視野、學經驗、找出路。經過多方努力,在2018年實現成功對接,農場加入了廣東大豆産業技術創新聯盟,與“聯盟”企業“聯姻”。首批次專品專供大豆在五月紅糧貿有限公司裝車發往廣東開始,自此,農場與“聯盟”的合作步入正軌。
紅五月深度加強與“聯盟”合作,立足“專”字品牌,着力打造中國大豆食品專用原料專供基地。依托品牌影響力,通過充分發揮現代農業規模化、機械化、标準化、綠色化、科技化等技術手段,加快了大豆産業創新發展,使大豆“專品專供”發展漸成規模。
專業種植精準供貨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實施大豆和油料産能提升工程。紅五月迎來發展機遇,圍繞國家大豆振興計劃和九三分公司“七區五提升一保障”發展戰略目标,積極擴種大豆,種植面積達16.6萬畝,占總播種面積的70.04%。這其中,為“聯盟”企業打造專品種大豆種植基地7.5萬畝,占總比45.18%。
紅五月在發展大豆“專品專供”的模式上,一直沒有停止探索的腳步。為将專品專供做到“精”與“專”,公司按照與“聯盟”的合作需求,打造了食品專用大豆專供基地示範區3828畝。主要包括輪耕輪作、豆花專用原料專供基地、豆豉專用原料專供基地、豆芽專用原料專供基地、腐竹專用原料專供基地、良種繁育等示範區。
“在示範區内,我們根據大豆不同的專用原料采取不同的種植技術。像這片豆豉專用原料專供基地示範區,是根據廣東一家公司對豆豉加工的需求,圍繞降密保勻、壯杆抗倒、健身防病等方面組裝技術措施……”科技工作人員汪楊指着一片示範區介紹說。如今,一塊示範田、一顆小豆苗、一粒小種子,都可能會成為公司與企業加強合作的載體,在助推大豆産業邁向更高方向的發展過程中發揮着“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專品種大豆種子清選現場。羅世玺 攝
對于專供基地,在種植上實行“供種、播種、作業、田間管理、收獲、整地”六統一,在整個生産過程中,采用專品種種植、專品種管理、專品種收獲、專品種銷售的管理模式。每批次大豆的交易過程中,都會留存銷售樣本。公司還采用 “互聯網” 農業技術,把全程監控種植環境、農業投入品施用和作物生産全過程的基礎材料,應用現代信息傳播手段,及時向加工企業報送,讓企業實時掌握種植基地的作物情況,有效地保證了為加工企業提供高品質的優質原料。
優質大豆找到優質價格
紅五月在同“聯盟”建立新品種選育基地、大豆食品加工基地等方面逐步加快步伐,依托資源禀賦,以糧食統營為突破口,以“農場 工廠”的經營模式,來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同時,積極探索利用“聯盟”和“聯盟”銷售網絡營銷本地農産品的可行性。
農場把糧貿公司作為運營主體,所産大豆均由五月紅糧貿公司統一收購、統一精選加工、統一包裝、統一銷售、統一運送。“農場在和‘聯盟’企業具體的合作當中,我們考慮到廣東省氣候特點不宜糧食倉儲、配送成本過高等因素,采取代儲大豆的形式,定期輸送優質大豆,實現了長期、穩定供貨。”五月紅糧貿公司經理杜亞輝說。
這種“農場 工廠”的經營模式不僅給大豆生産者找到了銷路,也讓“聯盟”企業找到了最優質穩定的原料基地。自加入“聯盟”以來,農場平均每年為“聯盟”企業提供大豆食品專用原料2000餘噸,價格平均每斤高出市場價0.8元以上。大豆品質有保障,價格也有保障,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互利合作、協作共赢的發展路子,推動了大豆産業鍊、供應鍊和價值鍊同步提升。
“紅五月将準确把握九三大豆發展戰略要求,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促進雙方在大豆産業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不斷為九三大豆産業發展增添新動能。”展望未來,紅五月農場董事長劉建生堅定地說。
作者:孫麗穎 陸豔紅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劉偉林
本文來自【中國農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