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位于太湖流域上遊,不但擁有“三山二水五分田”的黃金地貌,更是蘇浙皖重要的經濟和文化交流“大走廊”。其中,國家級生态保護紅線區域及省級生态管控區總面積達到724.97平方公裡。在生态保護上,宜興不折不扣履行好職責,尤其是污染防治攻堅戰開展以來,宜興把生态治理、綠色發展擺到了全新的高度進行審視、謀劃。對于宜興來說,污染防治攻堅戰與正在推進的生态文明建設相合拍,與正在進行的綠色轉型發展相融合,既是一次嚴峻挑戰,更是一次難得機遇;既是一次重大考驗,更是一次轉型發展的機會。
堅守生态底線 引領産業轉型升級
此次污染防治攻堅戰中,“減化”既是宜興的一項硬任務,也是最大的難點、痛點所在。化工作為宜興傳統支柱産業,大量關停勢必會對宜興經濟發展産生影響,但這道“減法題”必須要做。宜興決定從2017年起用3年時間把567家化工企業再減去250家,到2020年,将在太湖一級保護區内基本建成“無化區”。
太湖一級保護區的周鐵鎮在這輪化工企業關停中,再次找到了産業轉型與生态發展的最佳契合點。在細緻排查所要關停的化工企業後,鎮工作小組層層推進,不留一絲隐患,多措并舉将企業關停到位的同時,做好關停企業的長效管理與轉型引導工作。“幹了20多年的老本行,如今就要‘另起爐竈’了。”看着施工工地,周鐵鎮永加化工掌舵人王孝平不禁感慨。企業去年8月關停到位後,王孝平便謀劃轉型事宜,将原有廠房全部拆除新建标準車間,轉型環保機械制造。如今,像王孝平一樣的轉型謀發展的企業家越來越多。
“減法”的逐步落實,為做優“加法”打下堅實基礎,效果開始顯現。去年4月,大拈花灣項目正式落戶周鐵,今年10月,該項目正式啟動實施,再造一個生态基底,重現千畝蘆葦随風搖曳、碧波蕩漾、白鹭翩飛的詩意畫卷在周鐵逐漸成為現實。該鎮謀求二次轉型,将發展文化旅遊産業迅速提上日程。深入挖掘鎮域資源的同時,将旅遊與曆史、文化、農業等多元素相融合,打造“古鎮儒風、湖韻周鐵”旅遊品牌。“藏在閨中”的1.02平方公裡曆史街區成為對外展示的重要窗口。就連傳統農業也搭上了順風車,以當地徐渎村、益健農業等為龍頭的休閑觀光農業起步發展。
大批化工等高污染企業關停并轉後,産業未來發展的方向是什麼,宜興一直在做重點謀劃。去年下半年華潤熱電關閉後,位于宜興城區、廣受诟病被戲稱為“地标”的熱電廠大煙囪不再冒煙了,随之而來的是環晟光伏3GWG12高效疊瓦太陽能電池組件一期、潞安賽拉弗5GW高效太陽能電池組件智能制造等一批新能源項目開工,“新名片”徹底取代了“舊地标”。近年來,宜興以項目聚動能,加快換擋提速,為産業強市增羽添翼。繼環保、線纜産業之後,宜興已打造了集成電路、新能源、5G信息産業等多張産業“新名片”。
堅持生态修複 織就秀美生态底色
宜興曆史上曾為江蘇省的建材之鄉,采礦業一度十分發達,近20年裡,已關閉了數百座礦山。大量的廢棄宕口如何煥發新活力,與城市發展相協調。宜興通過綜合治理、土地整理、景觀再造、應景改造、生态複綠等五種治理模式,走出了一條發展和保護并重的綠色發展之路。截至目前,宜興累計投入數億元完成59個礦山環境整治項目。
曾經的青龍山是宜興的一道城市“傷疤”,于1958年開始開采,主産石灰岩,當時出産的青龍牌水泥全國知名,後曆經40多年的開采後關停,留下了采石宕口和石坑。2017年5月,宜興丁蜀鎮啟動青龍山公園建設計劃,對原有的殘山剩水進行生态修複,并加以人工“雕琢”,昔日廢棄宕口變身城市“新客廳”。公園面積55萬平方米,設有龍尾、鳳栖、玄泰三大景區,依托原有的5個深水潭,設計倚望青峰、孤石閑鶴等18個景點。整個公園主打秋季景觀,并設計有夜間山水燈光秀。
除了加大環境污染綜合治理、生态修複力度外,宜興突出抓好治水、治氣、治固廢等重點,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不斷滿足人民群衆對美好宜居生活的向往。
水岸聯動抓治水。宜興地處太湖上遊,特殊區位下,堅決扛起治太政治責任,以壯士斷腕的決心、不斷創新的舉措厚植綠色底蘊。以控源截污為例,宜興與央企北控集團合作、以PPP模式實施總投資50多億元的控源截污工程,實施近3年來,已經完成投資近30億元,新建污水管網約1100公裡,治理村莊1380個村,今年底,将實現村莊污水治理覆蓋率80%以上、太湖一級保護區治理全覆蓋。
治氣上突出系統施策,全力做好化工企業退出、“散亂污”企業整治等工作,近三年關停化工企業300多家、整治“散亂污”企業3200多家;深入推進藍天保衛戰兩年行動計劃,累計削減煤炭消費總量59萬噸;持續開展重點行業VOCs專項治理,進一步強化臭氧污染管控,195項重點大氣治理工程基本全面完成。
完善體系治固廢。去年,光大垃圾焚燒發電二期項目建成投運,垃圾日處理規模由500噸提升到1700噸,困擾宜興多年的生活垃圾出路問題得到徹底解決。此外,水泥窯協同處置、2000噸/年的醫療垃圾處置中心、100噸/天的餐廚垃圾處置以及建築垃圾綜合利用處置等項目基本建成,覆蓋生活、建築、餐廚、固危廢的垃圾收集處置體系逐步建成,更好地推動了城鄉人居環境改善。
沖刺“百日攻堅” 全面打赢污染防治攻堅戰
今年10月以來,宜興“百日攻堅”專項行動一周一議專題會議形成了常态化、高效化運轉态勢,為環境治理加碼,為痛點難點問題精準施策,為打赢污染防治攻堅戰做最後的沖刺。
宜興各有關部門、各鎮(街道)在污防攻堅辦的組織協調下,主要圍繞水環境、空氣質量、固體廢物管控、總量減排等總體目标,全力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地表水國省考斷面達标、主要入湖河流水質達标、固體廢物和土壤污染防治、“散亂污”整治等重點工作任務,通過市領導“一周一議”、重點突出環境問題整改銷号、環境執法、技術支撐、資金保障、部門聯動等措施有力推進攻堅行動。目前,按照“一案一策”要求,攻堅化解具體問題,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未通過上級整改銷号驗收的36.5個突出環境問題,目前隻剩個位數,已趨近清零。
在地表水國省考斷面達标攻堅行動上,宜興組織了重點河道國省考斷面所在位置1公裡的入河排污口排查,完成了全市國省考斷面所在河道728個排污口的現場核查溯源工作。推進省政府交辦的29條劣V類支浜整治,目前已有26條被成功消劣。殷村港、社渎港等斷面的水質已達到了優Ⅲ标準。重點對沙塘港21條支浜開展了環境綜合治理,目前,已被全部治理到位,支浜水質達到考核要求,為沙塘港水質改善起到了積極作用。
在主要入湖河流水質達标攻堅行動上,宜興組織推進殷村港、社渎港等26項年度治太工程建設。加強了對省級9條主要入湖河流水質排污口的全面普查、監測和研判,至目前,已基本完成殷村港排污口的普查。
在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上,宜興生态環境局對照無錫市《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進一步強化2020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36條的通知》的要求,開展了涉VOCs源排查整治,強化監管執法,不斷改善大氣質量情況。今年9月至11月,宜興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91.2%,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25.3微克/立方米。
在危廢集中處置能力建設攻堅行動上,宜興會同固危廢項目建設屬地政府倒排工期,通過現場辦公協調解決項目建設手續、處置途徑等問題,督促項目投資及建設單位加快推進項目建設進度。至目前,已完成淩霞固廢處置有限公司1.3萬噸/年危險廢物、0.2萬噸/年醫療廢物處置項目建設。金墅水泥水泥窯協同處置項目、自建危廢焚燒設施提标改造項目及部分宕口曆史遺留問題的清理正在穩步推進中。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