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的工作量以及寫作水平?作者:雷鐘哲7月7日晚播出的央視《焦點訪談》,以《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為題,對中國工程院院士朱有勇的事迹進行了深入報道,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論文的工作量以及寫作水平?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作者:雷鐘哲
7月7日晚播出的央視《焦點訪談》,以《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為題,對中國工程院院士朱有勇的事迹進行了深入報道。
相信朱有勇的事迹,已經在神州大地廣為傳揚,受惠于朱有勇及其團隊的雲南瀾滄拉祜族群衆,更是把對朱有勇的信賴和感激,清清楚楚地寫在了臉上。他們也許說不清“院士”究竟是做什麼的,但每天早上挂在朱有勇門上煮熟的雞蛋、紅薯等早點,卻能表達他們對朱有勇的感激之情。朱有勇為這片土地流下的汗水,為貧困村民脫貧緻富付出的心血,鄉親們不會忘記。
朱有勇更為人知、自己也特别喜愛的稱謂是“農民院士”。他認為“農民”在前、“院士”在後的稱謂特别親切。他說:“我是一個成長于土地、收獲于土地的農民!與土地相親、與農民相親,是我一生的夢想,我這輩子能用一點點付出幫助農民兄弟脫貧,我感到很欣慰。”他最為耀眼的亮點,是他和他的團隊,堅持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用自己多年的科技成果,為鄉親服務,為扶貧出力。
把論文寫在大地上,彰顯初心使命。有着38年黨齡的朱有勇,時刻牢記初心、不忘使命。雖然沒有人逼他扶貧,但他知道工程院對口扶貧瀾滄縣,要有院士來此指導,于是60歲時主動承擔了駐點扶貧任務。他從小長在農村,深知農民的艱辛,有幫助農民脫貧緻富的強烈願望。他開辦技能培訓班,全縣農民無論男女老少,隻要想緻富就可以參加面試,通過後免費學習。培訓班上課期間,他和其他老師與學員們同吃、同住、同勞動,既講通俗易懂的理論知識,也在田間地頭指導實踐操作,直到學員學懂學會。紮根泥土、服務群衆,讓黨群關系更加緊密,讓初心使命鮮亮奪目。
把論文寫在大地上,展示科技力量。朱有勇牽頭中國工程院對口瀾滄縣開展脫貧攻堅後,發現這裡冬天雨水少,也無霜凍,很适合種植自己研究的冬季馬鈴薯。而且冬季馬鈴薯過了年就能收獲,有了這個時間差,瀾滄縣就可以成為全國最早上市的鮮薯産區之一,不愁沒有銷路。但當地拉祜族老百姓冬季沒有種地的習慣。是他率先種起馬鈴薯,發揮樣闆示範作用,并舉辦培訓班,把扶貧和扶智緊密結合起來,讓老百姓看到了科技和知識帶來的實實在在的收獲。2019年,全縣累計推廣種植冬季馬鈴薯1.7萬畝,2萬多人因此受益,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3000多戶,一萬多人增收。
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無私奉獻農民。在朱有勇的衆多成果中,有一項林下三七種植技術,這種技術可以不用農藥就能解決三七易生病、無法連續多年種植的難題。這項技術是他帶着團隊研究了十多年的科研成果。到瀾滄縣扶貧後,朱有勇把這項技術無償轉讓給經過考核的企業,條件是企業必須把每年利潤的15%,作為分紅分給當地農民。2019年,全縣林下三七種植達到了9000多畝,其中竹塘鄉就有4000多畝,成了脫貧緻富的好産業。如今瀾滄縣貧困發生率已經由2015年的41.17%,下降到2019年底的1.61%,提前達到脫貧标準。
強調:“脫貧攻堅任務能否高質量完成,關鍵在人,關鍵在幹部隊伍作風。”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朱有勇和他的團隊,正是具有關鍵作用的中堅力量。脫貧攻堅工作艱苦卓絕,收官之年疊加疫情影響,各項工作任務更重、要求更高,需要有更多人像朱有勇那樣,把論文寫在大地上,讓論文含金量更純更高。以好作風擦亮初心、以緊迫感扛起使命,為決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貢獻,赢得百姓的信賴和愛戴。(雷鐘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