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13課古詩詞三首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13課古詩詞三首

知識 更新时间:2024-10-18 20:24:25

第1首《飲酒(其五)》

作者介紹

陶淵明(約365-427),東晉詩人。又名潛,字元亮,私谥靖節,因宅邊曾有五棵柳樹,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陽柴桑(現在江西九江)人。長于詩文辭賦,語言質樸自然而又極為精煉,具有獨特風格,被稱為“田園詩人”。

背景鍊接

《飲酒(其五)》:選自《陶淵明集》卷三(中華書局1979年版)。此詩大約作于晉安帝義熙十二三年間,是陶淵明的重要代表作。《飲酒》組詩共二十首,是陶淵明棄官歸隐田園之後,飲酒即興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

詩歌解讀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13課古詩詞三首(八年級語文上冊第24課詩詞五首詳細筆記)1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13課古詩詞三首(八年級語文上冊第24課詩詞五首詳細筆記)2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13課古詩詞三首(八年級語文上冊第24課詩詞五首詳細筆記)3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13課古詩詞三首(八年級語文上冊第24課詩詞五首詳細筆記)4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13課古詩詞三首(八年級語文上冊第24課詩詞五首詳細筆記)5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13課古詩詞三首(八年級語文上冊第24課詩詞五首詳細筆記)6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13課古詩詞三首(八年級語文上冊第24課詩詞五首詳細筆記)7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13課古詩詞三首(八年級語文上冊第24課詩詞五首詳細筆記)8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13課古詩詞三首(八年級語文上冊第24課詩詞五首詳細筆記)9

主旨概括

通過對田園生活中自然景物的描寫,表現了詩人遠離世俗、悠然自得的心境,反映出他超脫世俗的人生追求和不與統治階級同流合污的高潔人格。

第二首:《春望》

關于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陽(今湖北)人。是著名詩人杜審言之孫。因曾居長安城南少陵, 故自稱少陵野老, 世稱杜少陵.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曆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蕩、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譽為「詩史」。其人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被奉為「詩聖」。

寫作背景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756年詩人杜甫得知唐肅宗在靈武即位的消息後,不顧安危投奔唐肅宗而來,想要再有一番作為,結果在投奔靈武途中,被安史叛軍擄至長安,過了半年多囚徒一樣的生活。這時的首都長安已被搶掠一空,滿目荒涼,而家人久别,存亡未蔔。第二年(757年)暮春,春回大地,鳥語花香,草木茂盛,生機勃勃,但這隻能增加詩人的痛苦和傷感。詩人觸景生情,感慨萬千,寫下了這首感時恨别、憂國思親的五言律詩--《春望》。

詩歌分析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13課古詩詞三首(八年級語文上冊第24課詩詞五首詳細筆記)10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13課古詩詞三首(八年級語文上冊第24課詩詞五首詳細筆記)11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13課古詩詞三首(八年級語文上冊第24課詩詞五首詳細筆記)12

主題思想

這首詩描寫了春日長安城凄慘破敗的景象,抒發了詩人挂念親人、心系國事的情懷,表達了詩人熱愛國家、眷戀家園的美好情操。

第三首:《雁門太守行》

關于作者

李賀(790~816),唐代著名詩人,漢族,河南福昌人。字長吉,世稱李長吉、鬼才、詩鬼等,與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稱唐代“三李”。祖籍隴西,生于福昌縣昌谷(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一生愁苦多病,因病27歲卒。李賀是中唐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重要人物。

背景介紹

詩人生活的中唐時代,藩鎮割據,叛亂此起彼伏,發生多次重大的戰争,國家的安定和統一受到嚴重威脅。李賀這首詩寫的是朝廷和河北藩鎮之間的戰争狀況。

詩歌批注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13課古詩詞三首(八年級語文上冊第24課詩詞五首詳細筆記)13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13課古詩詞三首(八年級語文上冊第24課詩詞五首詳細筆記)14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13課古詩詞三首(八年級語文上冊第24課詩詞五首詳細筆記)15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13課古詩詞三首(八年級語文上冊第24課詩詞五首詳細筆記)16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13課古詩詞三首(八年級語文上冊第24課詩詞五首詳細筆記)17

藝術特色

小結本詩藝術特色:詩中句句都有鮮明的色彩,構成色彩斑斓的畫面,作者用濃烈凝重但并不張揚的色彩“黑”、“金”“紫”“紅”勾畫出蒼茫悲壯的畫面,加上“角聲滿天”、“鼓寒聲沉”,給人莊嚴壯烈的感覺。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以色傳情,作者簡直就是一個高明的畫家。

第四首:《赤壁》

關于杜牧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晚唐著名詩人。與李商隐并稱“小李杜”。詩風獨樹一幟,尤其是抒情繪景的絕句,寫得清麗生動。著有《樊川文集》。

相關背景

《赤壁》選自《樊川詩集注》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版)。詩人任黃州刺史時所作。赤壁是東漢末年周瑜大敗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赤壁西北長江南岸。杜牧所詠的赤壁并非三國時孫、曹大戰的地方,而是湖北黃岡的赤鼻矶。所以說此詩雖為詠史詩,其實是作者借題發揮,借以抒發自己的感慨。

詩歌批注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13課古詩詞三首(八年級語文上冊第24課詩詞五首詳細筆記)18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13課古詩詞三首(八年級語文上冊第24課詩詞五首詳細筆記)19

問題探究

1.“赤壁”開頭為什麼從很不起眼的折戟寫起,有何作用?

這一把折戟與古代戰争有聯系,很自然地引起後文對曆史的詠歎,其實是借題發揮。

2.怎樣理解一、二兩句詩?

這兩句詩叙史點題,含蓄委婉的表達出詩人對曆史興亡的感慨。

3.詩中三、四句是實寫還是虛寫?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說說這兩句詩的深刻含義。

虛寫。作者設想與事實相反的結果,認為若不是東風給周瑜方便,勝者就可能是曹操,曆史就将要重寫。作者借史傾吐胸中的抑郁之氣。詩人認為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種機遇,隻要有機遇,相信自己也定會有所作為,反映出作者抑郁不平的心境。

4.前後兩聯在表達上有什麼不同?有什麼内在聯系?

前者是叙事,後者是議論感慨,由叙事引發議論。

詩歌主旨

這首詠史抒懷詩,借對赤壁之戰的評述來抒發詩人的自負感慨,吐露壯志未酬、報國無門的抑郁不平,也告誡統治者不要寄希望于偶然的僥幸。

第五首:《漁家傲》

關于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約1155年),号易安居士,漢族,齊州濟南(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其詞風格婉約,善用白描手法,自辟蹊徑,語言清麗,富有生活氣息,人稱“易安體”。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作詞背景

李清照南渡後不久,丈夫趙明誠病死。國破家亡兼夫死,使她生活上和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打擊。從此,她隻身漂泊江南,孤單寂寞地度過晚年,處于“路長嗟日暮”的困境。但李清照性格爽直,不願受生活的束縛,所以有時她會乘着想象的翅膀飛向另一個世界,去那裡尋求自己的理想。

詞批注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13課古詩詞三首(八年級語文上冊第24課詩詞五首詳細筆記)20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13課古詩詞三首(八年級語文上冊第24課詩詞五首詳細筆記)21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13課古詩詞三首(八年級語文上冊第24課詩詞五首詳細筆記)22

重難點分析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13課古詩詞三首(八年級語文上冊第24課詩詞五首詳細筆記)23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13課古詩詞三首(八年級語文上冊第24課詩詞五首詳細筆記)24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13課古詩詞三首(八年級語文上冊第24課詩詞五首詳細筆記)25

主旨分析

這首詞通過對夢境的描述,抒發了詞人對現實的不滿,表達了詞人煩悶的心情,充分表現了她對理想生活的追求。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