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到馮夢龍村,路邊的格桑花開得分外妖娆,果園裡的果子像趕趟兒似的,黃桃剛下市,猕猴桃又挂滿了枝,這裡有1400畝果園,是遠近聞名的“花果村”。
�
從去年6月開始,馮夢龍村就火了,卻不是因為這四季不斷的花果,而是電影《馮夢龍傳奇》在國内上映,村裡不僅參與了投資拍攝,還成了影片的重要取景地。當地人說,生活了幾十年的村子居然一下子成了“網紅村”。
�
馮夢龍,是明代傑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和戲曲家,相傳出生于馮夢龍村馮埂上,他不僅是一位大文豪,還是一位廉吏。如今,400多年過去,馮夢龍文化和精神在這裡得到了傳承和發揚,這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小村莊,正在發生着翻天覆地的變化。
大學生村官姚峰
廉吏馮夢龍的“三言”成了案頭讀本
從今年6月20号開始,大學生村官姚峰又多了一個辦公場所——位于錢埂上的馮夢龍村第三片區,這個片區由黨群服務點、網格服務管理站和警民聯系服務站三站合一而成。
�
在馮夢龍村,鄉裡鄉親們都認識姚峰,“他從小就在這裡長大,後來到外面去上了大學”。
�
姚峰說,在村裡做了5年村官,雖然村民的事情都很瑣碎,但相比剛工作的時候,他倒是越來越有信心了。
�
“我們就是要将黨建的紅旗插在網格點上,為村民做好所有服務。”
�
結合基層治理網格化,今年,馮夢龍村采取“支部 網格”的模式,組建村民義工隊伍,設置法治宣傳崗、環保宣傳崗、文體活動崗等鄉風文明崗,開展法律援助、愛護家園、幫困扶弱等一系列志願服務活動。姚峰說,村裡成立了6個這樣的片區,像他這樣的年輕黨員都派駐到了網格點,直接聽村民的聲音,直接解決問題。
�
“2013年,我考上的村官,也是那一年入的黨,當時父母很開心,在農村的話,覺得這就是當官了啊。”
�
但是在姚峰看來,這個“官”并不好當,“沒想到村民的事這麼瑣碎,不好做”。
�
“有一次,村裡一位阿姨來找我,她是村裡的保潔員,她老伴腿有殘疾,走路不太好。她說,她老伴雖然腿腳不那麼靈便,但打掃衛生還是可以的,如果能幫忙給她老伴安排一個在村裡打掃衛生的活兒,她就可以到外面去找份工作了,這樣家裡還能多一份收入。”
�
聽了阿姨的話,姚峰倒不覺得這是什麼難事,就跟村裡彙報,幫她解決了問題。沒想到,幾天後這位阿姨再見到他,連連說“幫她家裡解決了一件大事情”。
�
“這件事讓我很觸動,村民的事都是小事,但這些小事對他們來說就是大事。”
�
姚峰告訴記者,在他考上村官的第二年,村裡還發生了一件大事。
�
“2014年以前,我們村叫做‘新巷村’,是以前的石新村和董巷村合并而成。2014年11月,我們新巷村正式改名為馮夢龍村。”
�
姚峰回憶,2012年,以原新巷村為基礎的蘇州市馮夢龍研究會成立後,村裡研究和學習馮夢龍文化和精神的熱情越來越高。
�
“年輕黨員都要學習,馮夢龍的‘三言’成了村官的案頭讀本。對馮夢龍的勤政愛民、清廉自律非常贊賞,我們組織學習,說實話,小時候不知道村裡曆史上還有這樣一位文豪式的廉吏。”
�
姚峰說,一定要帶大家去看看馮夢龍紀念館,在那裡有一面牆,是馮夢龍村人的驕傲和鞭策。
�
在馮夢龍紀念館,正對大門是一面“點贊牆”,記載了對馮夢龍的多次點贊内容。
2014年5月9日,在指導蘭考縣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的講話中,再次對馮夢龍做出高度評價:“明代以三言傳之後世的文學家馮夢龍,科舉之路十分坎坷,57歲才補為貢生,61歲擔任福建壽甯縣縣令。他減輕徭役、改革吏治、明斷訟案、革除弊習、整頓學風、興利除害,打造了一個百姓安居樂業的壽甯。當時的記載是:牢房時時盡空,不煩獄卒報平安也。”
人心似鐵,官法如爐。
這句名言出自馮夢龍的《警世通言》,曾用它來強調黨紀國法不能成為“橡皮泥”“稻草人”。
�
“我們村裡曾到壽甯去考察過,當地建了以馮夢龍命名的紀念館、廣場等,馮夢龍相傳出生在馮埂上,做官時在壽甯,他做的是知縣,官不大,曆史上有很多流芳千古的廉吏,包公、海瑞等等,相比之下,馮夢龍的官位确實很小,但是官雖然小,他做的事情卻很多,已經幾百年了,當地的百姓還在懷念他。”
�
(左為張新如書記)
相城黃埭高新區馮夢龍村黨總支書記張新如介紹,目前,紀念館已經成了蘇州廉政教育、黨建的教育基地,每天至少接待五到六批的參觀團隊。為了讓前來學習和參觀的遊客更深刻地了解馮夢龍廉政文化,紀念館已經通過高科技實現了與壽甯當地的實時互動。
�
“馮夢龍精神對我們的啟發很大,我們現在的共産黨員怎樣做到一心為民、勤政務實?村裡借助這個機遇,打造了一個‘夢龍清風’的廉政品牌,這幾年先後建起來了夢龍清風園、馮夢龍紀念館和廉政工作室,鞭策我們共産黨員基層幹部要做到為清為民,兩袖清風。在開展這項工作期間,村裡按照紀委要求,結合村裡的實際情況,創立了‘一二三’工作法。打造一個平台,即廉政工作室,主要對村裡的村務、政務、财務進行監督,對重大事項進行民主決策,并對其進行事前、事中、事後的監督巡查。在重大資金支出方面,村裡有一個财務理财小組,通過小組審核才可以報支。這樣,不僅規範了操作流程,也是對我們自身廉潔的警示。”
�
馮學文化癡迷者侯楷炜
将馮夢龍文化根植于學校是最好的傳承
每到夜幕降臨萬籁俱寂的夜晚,在黃埭鎮東橋街的一戶居民家中,寫字桌前伏案的背影或翻閱古書,或摘抄文章,侯楷炜用心血和精力找尋馮夢龍的生平。
�
有一段文字這樣描述侯楷炜:
幾十年與馮夢龍魂牽夢萦,十幾年筆耕不辍寫馮夢龍的文章,他與志同道合的朋友,請馮夢龍回到家鄉。
�
今年71歲的侯楷炜,是蘇州市馮夢龍研究會秘書長,他與馮夢龍的“魂牽夢萦”還得從上世紀70年代說起。
�
“1978年,我當時是東橋鎮文化站的站長,北京有些知名的研究馮夢龍文化的專家學者到這裡來考察,他們要解決的問題就是馮夢龍到底出生在什麼地方。”
�
(馮夢龍故居)
侯楷炜說,當時他的主要任務就是組織好老百姓,跟着這些知名學者走訪當地老人,尋找馮夢龍在坊間的傳說和故事。
�
“馮夢龍在自己的書裡說他是蘇州府吳縣籍長洲人,長洲包括哪些鎮、哪些村,他并沒有提到。專家們要研究的,就是長洲到底是哪個地方,他們将凡是地名帶‘馮’字的地方都走了一遍。”
�
(馮夢龍故居)
馮夢龍村位于蘇州相城區西北部,明代時屬于長洲縣區域。侯楷炜回憶,當時他與學者們一起走街串巷來到馮埂上,“那裡的老百姓講得最多,說我們這裡古代的時候,有一個姓馮的大官,家裡有三個兄弟,能寫能畫……”
�
當地老人們還零零碎碎講了很多故事,都與馮夢龍有關。相城,石新,馮埂上……這些侯楷炜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地方,他怎樣都沒想到,曆史上相傳還有這樣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從此,侯楷炜開始對研究馮夢龍文化産生興趣。
�
“2008年,我向新巷村正式提出,說這裡據說明代末年有個人叫馮夢龍,非常了不起,并把我搜集到的故事講給他們聽,這樣的曆史名人如果挖掘出來,對村裡的影響會非常大。”
�
最終,在村裡的支持下,侯楷炜在馮埂上設立了一間辦公室,專門研究馮夢龍,繼續搜集和整理馮夢龍的傳說和故事。
�
2011年12月20日,對侯楷炜來說是刻骨銘心的一天。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馮夢龍研究基地”、江蘇省民間文藝家協會“馮夢龍故裡采風基地”、複旦大學文學研究中心“教學實踐與馮夢龍研究基地”同一天舉行了授牌儀式。
�
“這些都是國家響當當的高等學府,這些專家學者來了,近一步幫我們策劃怎麼研究和深化馮夢龍精神。”
�
2012年,蘇州市馮夢龍研究會成立,并且舉辦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國際性馮夢龍學術研讨會,來自國内外的50多位專家學者齊聚黃埭這個曆史上偏遠的小鎮,共同研究和探讨馮夢龍文化。
�
“我們把搜集到的傳說故事彙編成書,把這些書作為鄉土教材送到學校裡。後來根據學校的要求,結合這些故事做了連環畫,有圖有文,彙編為三本,第一本叫《天才少年》,收錄10個故事,寫的是馮夢龍小時候的故事;第二本叫《文學巨匠》,也是收錄10個故事,寫的是馮夢龍在文學方面的造詣;第三本叫《勤廉知縣》,馮夢龍做官了,記錄他為老百姓做了哪些好事。這三本連環畫送到學校後,非常受歡迎。”
�
在侯楷炜看來,送書進校園隻是一種傳播,怎樣才能讓馮夢龍文化根植于校園呢?
�
“引導學生寫馮夢龍、畫馮夢龍、唱馮夢龍。寫,就是用書法寫馮夢龍的名言警句;畫,就是讓學生們用畫筆将馮夢龍的故事畫出來;唱,邀請學校的音樂老師編出新的唱法,既有傳統韻味,又有新時代的感覺。通過這些方式,将馮夢龍文化根植于學校,這是一種最好的傳承。”
46年黨齡老黨員張竈元
把馮夢龍筆下的田園風光植入現實的土壤
每年8月份一過,老黨員張竈元承包的75畝黃桃園裡,就一下子清淨了許多。剛剛賣掉了最後1000斤黃桃,接下來,他要聘請有經驗的師傅來修剪桃枝了。
�
今年70歲的張竈元說,活到這把年紀,有三件事情讓他覺得最驕傲。
�
“我1972年入黨,現在,我已經有46年黨齡了。”
�
每當說到自己的入黨經曆,張竈元的聲音就無比洪亮有力。他說,近些年來,村裡挖掘和推廣馮夢龍文化,村民們都說,不能給曆史名人丢“面子”,他這個老黨員怎麼能落後呢?
�
今年,村裡整理了馮夢龍修身齊家名言100句,向每家每戶征集“好家風好家訓”,這可是村裡的一件大事。經過深思熟慮,張竈元将出自馮夢龍《醒世恒言》中的一句名言——“辛勤好似蠶成繭,繭老成絲蠶命休”作為自己的家風家訓,之所以選擇這句話,張竈元認為,這是對一家人幾十年來辛勤勞動、艱苦奮鬥最好的寫照和鼓勵。
�
“70年代,村裡家家戶戶唯一的事情就是種田,那時候種田完全靠人工,哪有機械,淩晨3點鐘去,晚上10點鐘回來,是常有的事。”
�
在張竈元記憶中,一直到了改革開放後,80年代初,村裡全面推行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農田包産到戶,村裡也有了工廠,這時很多村民能夠從田地裡解放出來,農閑的時候到工廠裡去上班。
�
到了90年代,很多工廠不再适應市場發展,虧本關閉,這時,張竈元開始思考新的出路。包産到戶時,家裡承包了4畝田地,張竈元又向村裡租了4畝空地,搞起了蔬菜種植,一年的收入達到了2萬多元,這一幹就是16年。
�
買隻牛兒學種田,結間茅屋向林泉。這是馮夢龍在《警世通言》中所描繪出的理想田園風光。
怎樣把馮夢龍筆下的田園風光植入現實的土壤?
�
2008年,村裡開始發展高效農業,紅紅火火地建設起千畝林果基地,先後引進紅心猕猴桃、黃桃、東魁楊梅、翠玉梨等水果品種。
�
“2008年,村裡請我到林果基地做技術員,這麼大的一個攤子,1400多畝地,已經建起來了,總要有人去做。年輕人都到外面去了,留下的人又不願意幹這個,我想了想,我有種蔬菜的經驗,我是個黨員,我應該帶這個頭。”
�
來到林果基地後,村裡多次組織張竈元和其他林果技術員到外面去學習取經,同時,請進來老師傳授種植技術和經驗。幾年過去,基地引進的水果品種越來越多,三年前,在村裡的鼓勵下,張竈元一口氣承包下75畝黃桃。
�
“一棵樹上能産150到200個黃桃,平均八九兩重,最大的要長到一斤四兩,禮盒裝的可以賣到12元一斤。”
�
說起現在的年收入,張竈元笑起來,“比起種蔬菜那會兒,收入是那時候的至少15倍”。
�
“一年的種植成本就要30萬元,每年6月份包桃子和8月份收桃子的時候,起碼要雇用20個工人。現在桃子都賣完了,該剪枝了,剪枝可是個技術活,一位剪枝師傅一天的工錢就要300元。”
�
張竈元所雇用的這些工人都是本村村民。據了解,如今在馮夢龍村,像張竈元這樣“黨員 農戶 産業”的模式已經輻射到全村村民,帶動農戶103戶,解決村民就業200餘人,2017年,村民人均年收入達到 29750元。
21歲農人王潔
留在馮夢龍村做農業是有前途的
午後,窗外突然下起了雨,一陣緊一陣緩。王潔看着窗外喃喃自語,有點秋雨的感覺了,這個夏天竟然沒有曬黑。
�
王潔,文靜乖巧,剛剛21歲的她,去年從農校畢業後,就離開家鄉徐州,來到了馮夢龍村,做了一名農業技術員。
�
“說起這個村子,還是有有些緣分的。”
�
王潔回憶,在農校讀書的時候,一次學校安排大家到馮夢龍農耕文化園來拓展實踐活動。
�
“那時候隻知道馮夢龍是位文學家,不知道他的故鄉就在蘇州。”
�
作為一名“95後”,王潔坦言,她的很多同學在畢業的時候都轉行了,做農業不時尚,賺錢也少。
�
“去年快畢業的時候,農耕文化園去我們學校招人,我突然想起來,這不就是以前學校組織去過的那個村子嗎?”
�
毫不猶豫,王潔選擇了馮夢龍村,她說,這裡和她以往印象中的傳統農村是不一樣的。
�
“這裡有文化底蘊,并且這裡的農業發展很現代化。我平常的主要工作就是看圖紙,然後告訴工人在哪裡插苗,告訴他們每棵苗之間應該保持多大的距離,這些都是有科學依據的。”
�
馮夢龍村注重發展綠色産業,建成了林果、水稻、養殖三個“千畝基地”,将原本水質惡化的廢棄魚塘打造成了300多畝的黃公蕩生态園。
�
9月的暖陽溫柔地灑路邊的格桑花上,将小村莊點綴得分外好看。5月的櫻桃,6月的藍莓,7月的葡萄,8月的黃桃和翠玉梨,9月的猕猴桃,11月的冬棗……月月有果,季季有花,穿越400年,馮夢龍村成了遠近聞名的“花果村”。新時代的美麗鄉村被賦予馮夢龍文化内涵,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觀光體驗,“農文旅”融合發展,2017年,馮夢龍村的遊客數量達到3萬人次。
�
在王潔看來,留在這裡做農業是有前途的。
�
“有時候閑下來會想,這是不是就是馮夢龍筆下所描繪的農耕生活呢?”
新聞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