魑
古代傳說中山澤的鬼怪。《左傳文公十八年》有“投諸四裔,以禦魑魅”的記載,杜預注曰:魑魅,山林異氣所生,為人害者。(《辭海》P211)換句話說,魑魅就是鬼怪——《邪櫻》中的妖精應該也算是“魑魅”了。
《辭海》中解釋,螭,是一種無角的龍。《說文》中又說,“魑,若龍而黃”。既然“若龍”,那就不是龍了。于是,又有人注解,魑是一種獸形的山神,鄭玄則幹脆說了這麼一句:“魑,猛獸也。”《史記齊太公世家》中有一句“……非龍非彲”。
魅
《說文》中明明白白地寫着,“鬽,老物精也”。《周禮》又說,“以夏日至,緻地示鬽”,鄭玄注:“百物之神曰鬽。”也就是說,“鬽”,是百物之精靈。而“魑”這種東西,則比“魅”要複雜一點。魍魉
“魍魉”除了寫法多一點之外,含義也不算少。它既可以指“影子外層的淡影”,也可以指“渺茫無所依的樣子”,前者在《莊子》裡還有個寓言,甚至班固在他的《幽通賦》中也有提及。(參照《王力古漢語字典》P1739)至于後者,《淮南子覽冥訓》中有個句子:“浮遊,不知所求;魍魉,不知所往”。 魍魉,嚴格地說,是“山精”,是“木石之怪”。《國語魯語下》說,“木石之怪曰夔(音魁)、罔兩。”。罔兩——魍魉者,繡山萬藤相思子,花七是也。
魑魅魍魉
接着該說“魑魅魍魉”了。到底是從什麼地方有的“魑魅魍魉”這個說法?《古本山海經圖說》的前言中馬昌儀引了《左傳》 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魑魅魍魉,莫能逢之。用能協于上下,以承天休。——《左傳宣公三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