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筆者在《一文淺談安徽各縣命名特點》、《一文淺談河南各縣命名特點》兩篇文章中,簡要提到我國各地命名的一般原則或者說共性,主要就是根據山川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來命名,還有一些根據當地的人文特征來命名。那麼這些原則對于蘇州地區來說,是不是也是這樣,此外,蘇州地區的地名有沒有自身獨特的地方?
蘇州留園
毫無疑問,蘇州地名和全國大多數地方一樣,通行的命名規則在蘇州地區也有所體現。
有的人說,這有什麼稀奇的,湖南、湖北、河南、河北不都是與水有關嗎?
是的,但是蘇州特别多,特别多,但下文舉例的時候,筆者還是選取一小部分哈。
吳江垂虹橋
一、與水有關的地名特别多,遠超其他地方①滿眼所觸,皆為水也。湖有水,河有水,江也有水,還有澤、溪等。
蘇州市的吳江區——因吳江而得名,吳江本名吳淞江。
太倉市浏河鎮——位于浏河進入長江口的地方而形成的市鎮。
吳江震澤鎮——因瀕臨太湖,太湖别稱“震澤”,以此得名。
常熟市尚湖鎮——傳說姜太公曾在此隐居垂釣,姜太公,名尚。
昆山的錦溪鎮——一溪穿鎮而過,夾岸桃李紛披,晨霞夕輝盡灑江面,滿溪躍金,燦若錦帶,故名“錦溪”。
錦溪水冢
②以泾、港、浜、塘等入地名。它們在吳方言裡,代表吳人稱呼自己的居所。
泾、港,在吳方言中指與江、湖相通的小河溝。
例如:昆山市就有皇倉泾社區。
以港為名的:圩港村、通港村、港南村、北港村、雙港村。
浜,吳方言詞,專指小型河溝,以之命名的河溝大都集中于河湖密集的地方,其沿岸村鎮多與河浜同名。
最出名的莫過于常熟市有沙家浜鎮。《智鬥》當中的阿慶嫂:“來的都是客,全憑嘴一張。”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外還有董浜鎮,龐浜村、方浜村、曹浜村、小浜村等。
塘,指通江(或太湖)的人工河道。
常熟市練塘鎮,相傳南朝梁時曾在此建淨彗寺,寺前有塘,水色如練,沿塘成鎮,故名。
支塘鎮,因白茆塘、鹽鐵塘在鎮區交彙後又分支流出,故名。
常熟市還有12個因塘得名的村子:謝家塘村、衛家塘村、楊塘村、上塘村、下塘村、南塘村、橫塘村、湖漕塘、楓塘村、銀塘村、三塘村、塘婁村。
渎,指小河浜。
渎進入湖口處形成的村落,亦多與渎同名。
吳中區古鎮木渎鎮。相傳春秋末年,吳王夫差為取悅美女西施,在靈岩山頂建館娃宮,并增築姑蘇台,因為所需木材源源不斷地到來,竟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渎,“積木塞渎”,木渎由此得名。
木渎鎮
③此外還有以蕩、灣、淼、渝、浒、浦、渠為名的地名,如蘆蕩村、汪灣村、淼虹村、辛渝村、浒東村、橫浦村、渠中村;
以渡、津為名的地名,如覓渡村、楓津村等。這個不稀奇,天津的津就是渡口的意思。
以水鄉盛産的蓮、荷等水生植物來命名的村,如青蓮村、蓮香村、采蓮村、荷花村等。
④河多水多,所以橋也多。
橋入地名,在蘇州地名中極為普遍。
常熟市以橋為名的多達36個,位居第一,例如:鄭家橋村、張家橋村、周家橋村、朱家橋村、李橋村、蘇橋村、徐橋村、汪橋村、馬橋村、杜橋村、淩橋村等。
船是河中最主要的交通工具。虎丘通安鎮有一個航船浜村,吳江市還有大船港村。
二、蘇州地名最能體現出魚米之鄉的典型特點蘇州是魚米之鄉,水稻是常見的作物,而與禾苗、稻谷以及與收成有關的詞語、捕魚打魚等漁業活動、亦或是漁業工具等詞語都可以作為命名地名的來源。
蘇州的“蘇”字,繁體字為“蘇”,由草、魚、禾組成,由此可見它以農業、漁業為主體的經濟模式。
蘇州的張家港有金谷村,昆山有白米村,太倉有米中村、青秧村。
常熟,因有史以來一直土地肥沃,旱澇無憂,“常熟其田”,得名“常熟”。
太倉市很早以前,該地就被設立了糧倉。太倉八方通衢,曆來為帝王設立糧倉的寶地和漕運樞紐。
太倉沙溪
與漁業相關的地名
相城區黃埭鎮的埭漁村,北橋鎮的北漁村;相城區陽澄湖鎮的漁業村;常熟市的東漁村;吳江市松陵鎮的捕撈村、第二漁業村;昆山市的南漁村、大漁村、巴漁村、正儀漁業村、兵西漁業村,等等。
吳地曆史上一直有着“飯稻羹魚”的說法。有人說,“吳”的本字即“魚”,作為吳文化符号的“吳”字,實是“魚”的意思。蘇州方言中,“吳”“魚”同音,均讀“ng”音,可見吳與魚有着密切的聯系。
農業要旱澇保收,必須有水利作保障。
蘇州地名中還有很多以壩、閘、圩、埭、圩、墩等水利工程為名的地名。
以壩閘為名
如常熟市——丁壩村、桐壩村、車路壩村、東戴壩村、南村壩村。
張家港市——新海壩村、老海壩村,吳江有壩裡村。
張家港——新閘村、閘西村、西閘村、閘上村、紅閘村。
太倉市——老閘村、閘南村、閘北村,常熟市的新閘村、雙閘村。
張家港楊舍
以埭為名(吳語中就是堵水的土堤)
相城區的黃埭鎮,戰國時楚相春申君黃歇被封于吳,在此地以土掩水,築成堰,時稱春申埭,後改今名。
昆山市——盛家埭村
張家港市——長埭村、相城區的芮埭村等。
堰,擋水的堤壩,相城區有一個堰頭村。
以圩為名(吳方言中是指低窪地區用來防水護田的堤岸)
張家港市——老圩村、新圩村、永圩村、箐圩村、朝東圩。
常熟市——福圩村、湖圩村,相城區的裴圩村等。
以墩為名
常熟市——石墩村、龍墩村,吳江的陶墩村,
昆山市——計家墩村,虎丘區的銅墩村。
與冶煉相關的地名
興修水利以及農耕用具的制作,促進了冶金技術的發展。
蘇州城内的相門,即古匠門,是春秋時期吳國鐵匠們的聚居地。幹将路、莫邪路,因春秋鑄劍名匠幹将莫邪夫婦而得名。
常熟的莫城,相傳幹将、莫邪在此鑄劍,故名。
常熟的冶塘,舊有冶鐵作坊,且瀕臨官塘而得名。此外蘇州還有打鐵弄、銅勺浜、鐵瓶巷等街坊地名。
相門
三、蘇州地名刻上吳人崇文尚武的價值烙印吳人尚武,民風強悍,早在春秋時期,“輕死易發”“好相攻擊”便已成為吳地民風的特色。
春秋時吳地有刺殺吳王僚的專諸和刺殺公子慶忌的要離。
專諸行刺前曾去太湖學習炙魚,相傳炙魚橋和炙魚路與此相關。蘇州有專諸巷、專諸村。
據方志記載,劍池就是因吳王阖阊一生愛劍,死後以“魚腸”等三千金劍作為殉葬品而得名。
胥口鎮香山裡的教場山,即孫武吳宮教美人戰處。在教場山西一裡許,有将壇,鄉人稱之為“上将山”。
相傳當年阖闾在此築壇,拜孫武為将。孫武子亭,位于蘇洲虎丘山千人石東南,正是為紀念孫武而建的。亭中青石巨碑上镌有“孫子兵法,克敵制勝,嬌娘習武,佳話流傳。”
虎丘孫武子亭
自隋唐時創建科舉制度到宋朝,府學縣學,裡、村的社學、義塾以及寺院經辦的經舍,遍布各地,而且由學者主持的書院也以吳地為盛。
今常熟市有書院弄,因古代巷弄内設有書院而得名。蘇州市有書院巷、書院弄,因宋代魏了翁所創鶴山書院在此,故名。
如今古代書院已經成為曆史,但透過地名诠釋,仍可知曉吳人重教興文的殷殷期盼。
蘇州的一些地名中,還留有科舉的痕迹、文人的風采。
如三元坊——為紀念錢綮連中“三元”,為此而建牌坊,三元坊,今已不存,但地名得以保留。
喬司空巷——因宋左丞相喬行簡所居而得名。
學士街——因明代大學士王鏊居此而得名。
大儒巷——明代大儒王敬臣居此得名。
十全街的尚書裡——因雍正年間兵部尚書彭啟豐在此建造住宅,稱為尚書第,而得名。
此外還有王樞密巷、朱進士弄(明代進士朱纨故裡)、慶繩裡(清末秀才張慶繩居此)以及慶元坊、狀元坊、會元坊、解元坊等等。
中國古代為彰顯讀書精神的讀書台,蘇州有兩個。
常熟虞山之麓有一處讀書台,據傳為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讀書處。
吳中區穹窿山有塊大岩石,如今成為了中國現存最古老的讀書台——朱買臣讀書台。就是為紀念他及勉勵後人發奮讀書而存,當地建有一廟,取名為“藏書廟”,他的出生地,也以“藏書”名之,就是今天的藏書鎮。
十全街
蘇州曆史悠久、人文荟萃,漫步在鄉村城鎮,行走在大街小巷,可以深切地感受到這裡曆史的悠久、文化的厚重。地名是蘇州曆史的象征、文化的标志,透過地名的命名,就可以打開了解蘇州的一扇窗戶。
原文鍊接:蘇州常見地名的命名都有哪些特點?
其他文章:千古一帝始皇地宮之謎,有沒有水銀、長明燈?皇後在不在? 晚清悍将鮑超成名第一戰——毀太平軍浮橋 昆山為什麼會有一條祖沖之路? 一個人,兩座城——認識太平軍叛将程學啟 聊一聊曆史上數縣同城的現象 一文讓你分清吳中、吳下、吳縣、吳江與吳山、東吳與三吳 一文淺談河南省各縣命名由來 一文淺談安徽省各縣命名由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