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野雞有哪些信息

野雞有哪些信息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04 02:54:45

暑假總是動物園最熱鬧的時期,而動物園裡的“雉雞苑”,往往是小朋友們最喜歡逗留的地兒。在這裡,總有幾隻華麗富貴的紅腹錦雞,或是身披藍色戰袍的藍馬雞,或是自帶波點元素的珍珠雞……它們一般都傲慢無比,閑庭信步笑看花開花落。

其實,這些名字裡都帶“雞”的家夥們,它們跟我們日常說的“雞”可能還不一樣。不信你百度一下“雉”,它會告訴你,“雉”是一種鳥。或者說,“雉”,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野雞”。

野雞有哪些信息(野雞的那些事兒)1

圖片來源于網絡

中國是世界上雉類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在52屬、182種雉類當中,占據26屬63種,是名副其實的“雉類王國”。這63種鳥類中,又有55種屬于雉亞科,其中有至少23種隻分布在中國。

那麼,“家雞”和“野雞”,它們之間是什麼關系?

這個問題并沒有明确的答案。根據場合的不同,作為家雞祖先的幾種原雞,還有一些擁有靓麗羽毛的雉類,甚至孔雀,都可以被歸入“野雞”的範疇。這種不夠嚴謹的用詞,其實正說明我們熟悉的家雞,來自一個“龐大家族”的事實。

但在對雞形目下的雉科進行分類研究的時候,傳統的分類方法遇到了挑戰。

這是因為,在漫長的地球曆史上,雉科鳥類為了适應生存環境,曾經發生過大量的趨同進化,就像金槍魚、海豚和魚龍都為适應海洋環境并且高速遊泳,進化出了流線型的身體一樣。

所以,如果隻按照鳥類的外形進行分類,那麼得到的雉類、鹑類、孔雀類以及角雉類等分支,每一支裡的各種動物其實無法追溯到共同的祖先。這就像一戶人家的戶口本,漏寫了戶主的孫子,卻把鄰居寫進來了一樣。

那這事就說不清楚了麼?也不是,得益于分子生物學的手段,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與四川大學合作,詳細研究了雞形目鳥類細胞線粒體中的遺傳信息。通過對基因組的分析,雞形目特别是雉科的“分類樹”終于被成功建立起來了。

野雞有哪些信息(野雞的那些事兒)2

白腹錦雞(學名:Chrysolophus amherstiae,又名銅雞、箐雞),劉光裕供圖

野雞有哪些信息(野雞的那些事兒)3

紅腹錦雞(學名:Chrysolophus pictus,又名金雞),劉光裕供圖

科研人員不僅分清了“家雞”和“野雞”的分類,還在名畫中找到了野雞的更多信息。

最近,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張亞平與楊曉君團隊合作,發現國寶級名畫《芙蓉錦雞圖》中所畫的錦雞,兼具紅腹錦雞和白腹錦雞的部分特征,相關成果發表于《國際鳥類科學期刊》。

北宋末年長于中國畫的皇帝宋徽宗,還注意到并且忠實地記錄了一起雉類發生雜交的案例:在他的傳世名作《芙蓉錦雞圖》上,與芙蓉花相伴的那隻大鳥身上,同時有紅腹錦雞和白腹錦雞的特征!

研究人員認為,畫中的錦雞是一隻雜交個體;但這隻獨特的鳥究竟是在野外被捕獲并送入宮廷,還是在宋徽宗的苑囿裡誕生,就不得而知了。畢竟,紅腹錦雞和白腹錦雞的自然分布區域有一定重疊,因此在野外和圈養條件下都有雜交的記錄。這說明在距今大約900年前,中國古代畫家忠實地記錄了鳥類雜交。

該工作還建議生物學家和收藏家開展合作,共同發掘中國古代花鳥畫中蘊含的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信息。

野雞有哪些信息(野雞的那些事兒)4

芙蓉錦雞圖,圖片來源于網絡

其實一個成果的産生與一個研究所的長久的積累是有密切關系的,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在雉科的研究方面,有着悠久的曆史,僅在明星動物——白腹錦雞的科研方面就碩果累累。

世界鳥類紅皮書将白腹錦雞列為“近危”種,我國野生動物重點保護物種名錄将其列為二級重點保護物種。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在白腹錦雞的生态生物學研究過程中,做到野外和籠養相結合;宏觀與微觀相結合。

科研人員先後完成了“白腹錦雞野外生态生物學觀察 ”;“白腹錦雞的飼養繁殖、營養與能量代謝、羽毛生長與脫換等,籠養白腹錦雞覓食活動的觀察,籠養白腹錦雞繁殖期的時間分配”;“白腹錦雞幼鳥骨骼系統的生長發育研究”;“白腹錦雞機體的營養成分的分析,營養及能量代謝分析”;“同功酶的比較研究”;“線粒體 DNA 的比較研究”;“染色體組型和G帶研究”。

同時,科研人員根據所完成的研究内容,編輯成研究專著,于1992年由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了《中國雉類——白腹錦雞》一書。多學科對一個物種進行了比較全面的研究,在國内尚屬首次。該項目榮獲雲南省1990年度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現在,你是不是迫不及待,想見到豐富多彩的“野雞”們?歡迎走進中科院昆明動物博物館,它們美美地在二樓等你們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