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馬傳茂
一個細微的科目調整,再度激發市場對外彙占款數據的關注和擔憂。
近日,央行在2016年1月份的常規金融數據報表中作出了兩處調整。一方面,央行不再公布《金融機構外彙信貸收支表》來源方項目下的“外彙買賣”項目;另一方面,央行将《金融機構人民币信貸收支表》中的“外彙買賣”項改為“中央銀行外彙占款”項目。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市場投資人士對這一報表科目的細微調整相當敏感。甚至不乏觀點認為,央行在目前的環境下對月報項目進行調整,難免引發市場對于資本外流壓力的更大猜測。
但是受訪的專業人士表示,這種擔憂可能屬多餘。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央行此舉并非隐匿資本外流數據,而是讓此前容易混淆的金融機構口徑、央行口徑外彙占款兩個概念更為清晰易懂,本質上并未改變。
兩處調整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央行第一次在其财務報告中調整項目,在穩定人民币彙率及資本外流壓力的背景下,此次調整的時間點讓市場尤為關注。
央行2016年1月份的《金融機構外彙信貸收支表》顯示,此前按月公布的來源方項目下的“外彙買賣”項目已經消失不見。同為來源方項目的“其他”項目金額為2439.17億美元,較2015年12月數據增加了2235.26億美元。
在2016年1月《金融機構人民币信貸收支表》中,央行将“外彙買賣”項改成了“中央銀行外彙占款”,金額則由2015年12月的26.59萬億元降至24.21萬億元。
魯政委認為,此次央行月報項目的技術性調整使外彙占款數據更為清晰易懂。此前有央行口徑的外彙占款及金融機構口徑的外彙占款兩個數據,但很多人對這兩個概念區分不清,容易産生概念混淆,現在央行月報中僅采用央行口徑數據,本質上并未改變且更為通俗易懂,反倒回應了市場最關心的話題,即央行在幹預彙率波動的過程中到底花了多少錢。
據了解,由于銀行結售彙制由商業銀行櫃台結售彙市場和銀行間外彙市場兩層市場體系組成,且兩個市場外彙供求都存在管制剛性,因而外彙占款也就相應具有兩種含義及統計口徑。
其中央行口徑外彙占款是央行在銀行間外彙市場收購外彙所形成的人民币投放,屬于央行購彙行為,反應在央行資産負債表中“國外資産”項下,其變動對基礎貨币投放産生影響;而統一考慮銀行櫃台、銀行間外彙兩個市場的整個銀行體系(包括央行和商業銀行)收購外彙所形成的向實體經濟的人民币資金投放則為金融機構口徑外彙占款,金融機構外彙占款統計在《金融機構人民币信貸收支表》中,計入資金運用方的“外彙買賣”項下。
數據無法隐匿
此前,通過不同口徑外彙占款往往可以探尋到資本外流或是央行在銀行間外彙市場操作的痕迹,不過央行此番月報項目調整無疑使得這種測算方法更為艱難。有市場分析即認為,央行存在借此掩蓋資本外流情況的意圖。
澳新銀行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劉利剛指出,由于央行不透明的工作方式,市場無法對其資本流動情況形成一個清晰的認識,這将引起更多的猜測,猜測中國正受到資本外流的巨大壓力。
不過魯政委稱,央行并非隐匿數據。在加入國際貨币基金組織(IMF)之後,此類數據需按照國家規範正式披露,此番兩處技術性調整結果并非隐匿,而是讓概念變得更加清晰易懂,對負債端的基礎貨币投放也無實質性影響。
“關注資本外流的前提是固定彙率制度,或者說彙率彈性非常低的經濟環境下才會關注資本外流,因為固定彙率制度常常與資本管制聯系在一起,外彙儲備流出情況決定存量,此時外彙占款就變成一個很關鍵的數據。貨币當局能随時動用,以穩定彙率的資金隻有外彙儲備,如果被個人賬戶買進,央行外彙相應儲備就相應減少。從這個意義上講,資本外流隻能是指外彙儲備的減少,而不是說境内的資金轉移到海外,此時要測算資本動态仍可采用央行外彙占款數據。”魯政委表示。
招商證券宏觀研究主管謝亞軒認為,央行基本上做不到隐匿數據,因為有很多數據來源可以獲得有關資本動态的信息。“我們正等待更多數據的發布,包括央行收支表、外管局發布的商業銀行購售彙情況等,以更好地了解資本動态和解讀央行做出這種調整的意圖。”謝亞軒表示。
陳冬生/制表 周靖宇/制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