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标最初是沒有鼠标墊的,早些年代的鼠标是使用底部的軌迹球來控制電腦屏幕光标的運動,那時候對于鼠标墊沒什麼要求,甚至有沒有鼠标墊都基本都不會影響操作。當然也是因為當時的使用環境對于鼠标沒有什麼要求,還記得當時我經常把其中的軌迹球拆出來玩。
大名鼎鼎的Microsoft Mouse 2.0
遊戲鼠标墊的誕生
時間來到2001年,随着Counter-Strike的出現,讓遊戲玩家對鼠标墊開始有了不一樣的要求。走到哪家網吧和宿舍都是槍戰聲,而不誇張地說也正是這一款遊戲孕育了一大早期的批發燒外設的玩家,皆因FPS遊戲對于鼠标的操控是要求極高的,而當時主流的滾輪鼠标顯然無法很好地滿足一部分玩家的操作需求。正是一塊看似普通的鼠标墊可以賣到200~300元人民币左右,在當年來講這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盡管是這樣,還有不少玩家甘願買單。一些外設廠商也是看中了商機,從而誕生了一款又一款的經典鼠标墊,例如FUNC sUrface 1030、X-Raypad THUNDER 8、Steel SS等經典的遊戲鼠标墊。
FUNC sUrface 1030
X-Raypad THUNDER 8
SteelPad S&S
金屬墊的興起
2004年SteelPad 4S橫空出世。SteelPad直譯就是“鋼墊”的意思。賽睿鼠标墊的前身之一(賽睿SteelSeries由Soft Trading旗下的兩大品牌SteelPad和ICEMAT合并而成),最早以鼠标墊起家,但鋁質鼠标墊在當時還是挺新奇的産品,3S、4S兩款産品材質相同尺寸不同,手感相比樹脂墊會更細一些,但是沒有那麼的滑,操控性可以,但是有點冰手,對于鼠标腳貼的磨損也很快,剛出的時候用的人不少,但慢慢的也就無人問津了,可能是當時都比較窮,買不起腳貼了,而且鼠标墊本身也不便宜,在那個年代,将近300元的售價确實讓很多人望而卻步。
Steelpad 4S
獨一無二的Icemat
作為丹麥遊戲外設廠商Steelseries的前身之一,ICEMAT推出了特殊玻璃材質制作的ICEMAT系列鼠标墊,以其獨特的機械打磨工藝和傳奇般的品質,自上市之初即獲得了遊戲玩家的高度認可和喜愛。ICEMAT也算是一枝獨秀,玻璃材質經過特殊打磨工藝後變成玻璃鼠标墊,順滑度适中,相比樹脂墊操控性很強,但就是太費鼠标腳貼,猶然記得當年為了保持手感一周換一次,那叫一個心疼。職業選手用這款墊子的并不多,但這款鼠标墊的顔值是真的高,價格自然也不便宜,300多元的售價在當時絕對是土豪專用。後期二代出了很多不同顔色的版本,有很多朋友收集了整套,真是羨慕有錢人的生活!
布墊時代的開啟 Steelpad qck系列
進入這個時期大部分職業玩家開始使用布墊,steelpad推出的Steelpad QcK 是一款在布料上塗上橡膠後制作的鼠标墊。它的表面很像氯丁橡膠,并且質地很像遊泳衣。由于是紡織纖維的關系,表面非常光滑,深受不少職業玩家喜愛。
畫廠 Qpad
作為來自CS瑞典王國的 Qpad,一直都是鼠标墊中的奢侈品,其特殊的Hybratek專利塗層工藝讓布墊表面手感獨特,順滑度是傳統布墊無法比拟的,這也是Qpad一直非常自豪的技術,Qpad鼠标墊表面的作畫非常精緻,所以Qpad一直有着“畫廠”之稱。由于是塗層鼠标墊,鼠标墊的壽命極其有限,對于一張價錢幾百或者上千的鼠标墊來說,隻能使用1到2個月,為了保持手感便需要更換一張新的鼠标墊,高昂的價錢對于一般玩家來講,難以接受,Qpad無疑是鼠标墊中的奢侈品。
在布墊上面用出樹脂墊的感覺 Zowie PTF
ZOWIE GEAR 成立于2008年底,秉承隻有最好的才能符合電競玩家, 選手的需求,一直緻力于專業電競外設的設計與開發。研發的得益于一直以來與頂級職業電子競技選手們進行合作創新和産品開發,當時有個職業選手向ZOWIE提議,能不能研發一款手感類似于樹脂墊的布墊,經過長期的研發,便有了Zowie PTF,通過特殊材質,使得布墊擁有樹脂墊的手感,還可以跟布墊一樣卷起來,方便攜帶,而且還加入的防水效果,完全給巅峰了傳統布墊的概念,在那個時期也是職業選手使用最多的布墊之一。
以上這些就是這些年來最具代表性的遊戲鼠标墊了,從最初的樹脂墊到後來的金屬墊,玻璃墊,再到現在流行的布墊,遊戲鼠标墊也經曆這麼多年的改進,但是為玩家服務的理念卻從來沒變過,不知道以後的鼠标墊還有會有什麼新的黑科技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