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讀物,在中年後再讀,别有一番滋味在心頭。第四部是《牛虻》。這也是我本人童年時期讀得最早的文學作品之一,也是最喜歡的文學作品,我的英文名是亞瑟,就來源于本書主人公亞瑟。
雖然對情節已經很熟悉了,但是因為年紀漸長,再讀此書,還是有很多新的感悟和發現:
1、《牛虻》中的主要人物蒙泰尼裡,真的很邪惡嗎?
童年看的版本,都是把亞瑟的生父、神父蒙泰尼裡當做十惡不赦的人,可能童年也是這樣的“憤青”,認為這個世界上,要麼是好人,要麼是壞人。
現在再讀《牛虻》後,我才理解到,即便是作者麗蓮·伏尼契本人對這個人物也是抱着同情的心态。蒙泰尼裡是個非常複雜的人物,你可以認為他是一部作品不可或缺的反派,但是這樣的反派,并不是臉譜化的,他有他的個人魅力,否則不會被亞瑟當做生活中如此重要的人物看待,也不受到許多人的尊敬,但是他也有自己的掙紮,一如他早年抛棄亞瑟和其母親,又如他在亞瑟被捕後的“大義滅親”。
他很少真正表露自己,說話隻說一半,但是站在“上帝視角”,又能理解他的“欲言又止”,他好像什麼都沒說,但是又好像什麼都在不言中。平心而論,這種反派是很難讓人咬牙切齒去痛恨的,因為他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人性的弱點——我們的精神世界,可能就是這樣的複雜難辨。
值得一提的是,重讀後發現,《牛虻》原來還有中國元素,蒙泰尼裡在抛棄亞瑟後,就是去了中國,然後再回來的。
2、亞瑟是一個非典型的英雄,但這恰恰是他的魅力所在。《牛虻》這本書位列世界文學名著,是比較有争議的,因為這是被蘇聯挖掘出來的文學名著,後來被中國推廣,在歐美主流的文學界,這部19世紀末撰寫的小說,早就被人遺忘。
《牛虻》被挖掘出來,有給當時蘇維埃革命找一些英雄榜樣的宣傳意義,不少蘇聯知名英雄和作家,就深受《牛虻》的影響,比如我們熟悉的保爾·柯察金,就是亞瑟的粉絲。我想這或許是歐美主流文學對這部作品不予認可的主要因素。但是,如果細看《牛虻》,就會發現,這可不是一個主流價值的英雄人物,他依然是19世紀文學創作才會出現的人物。
比如,亞瑟的私生子身份,比如亞瑟是被人蒙騙後,又被女友瓊瑪痛罵,遭遇重大心理打擊,選擇去“假死”,又比如他嬌美的容貌,又比如他和蒙泰尼裡那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又比如他和瓊瑪等人暧昧不清的情史……
亞瑟并不是那種後世文學中的典型英雄,他更像一個人,而這或許恰恰是他能夠激勵更多典型英雄前行,能夠在一衆臉譜化英雄作品中脫穎而出的重要原因。因為作品的主旨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超脫了為了理想犧牲自己的層面,而是進入了人生哲學的探讨,雖然《牛虻》的結局也是犧牲,一如19世紀不少文學作品的主旨(《雙城記》的結尾,不也是這種犧牲嗎?),但是亞瑟這類人物是很難在其他作品中複刻的,在20世紀如雨後春筍般推出的英雄文學中也找不到,或許也不被允許寫作。
作者麗蓮·伏尼契的壽命很長,活到了20世紀後半葉,1960年在紐約去世,享年96歲,在人生末年,她陷入窮困潦倒的境地,中國寄來的5000美金,還幫助了她改善生活。她看到了整個歐洲革命的蓬勃,二次大戰的喧嚣,足夠幸運的是,她的高壽,讓她在人生中年(30多歲創作《牛虻》,作為一個那個時代的作家,這是創作的鼎盛時期)得以完成這部作品,不用背負壓力和後世的歲月變遷,所以才讓我們看到這部後世英雄文學的鼻祖級作品——當然,既是鼻祖,也同樣難以超越。
3、不要随便對陌生人說貼心話。如果說《牛虻》這部作品,還有什麼教育意義,那麼這一條是非常關鍵的。亞瑟之所以會遭遇人生的坎坷,與他輕信他人有關,是那種:雖然口口聲聲說不會告訴别人,口口聲聲說支持年輕人,但是轉身就把你給賣了。
雖然作品有批判當時歐洲那些道貌岸然的衛道士之意,但是年輕人讀到這裡,又怎能不引起足夠的警惕?
這種人難道現實中就沒有了嗎?
不臉譜化正面人物,也不臉譜化反面人物,這才是一部絕世作品的基本要義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