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揭明玥)從全球首款L4級量産自動駕駛巴士到已在德國、瑞士等多國數百個辦公園區、公園落地的無人零售車,從一比一還原國家級教練發球方式的乒乓球發球機器人到能幫人們化妝、搭配服裝的3D雲鏡……5月20日至23日,第五屆世界智能大會在天津召開。本屆大會線上線下相結合,形成了“會、展、賽 智能體驗”四位一體的國際化平台,吸引了總投資超千億元的項目集中簽約。
5月20日,天津,第五屆世界智能大會開幕式現場。馬宬 攝
簽約210個項目,投資總額1057億元
通過内資外資同台、線上線下同步,本屆大會共簽約210個項目,投資總額1057億元。其中,内資簽約項目189個,新動能領域數量多,大項目投資占比高;外資簽約項目21個,新動能、新基建項目質量高、影響力大、知名企業多。
世界智能大會是全球首個智能領域的大型高端交流平台,旨在促進中國與世界智能領域的交流,展現全球領先的前沿科技新成果,聚焦全球智能科技産業發展。天津作為第一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之一,今年是連續第五年舉辦世界智能大會。
為全球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貢獻“中國方案”
開幕式上,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在主旨報告中指出,近年來,天津全面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産業戰略布局,集聚高端要素,拓展應用場景,用科技造福人民群衆,讓智能日益成為生活元素。“我們要瞄準智能科技發展重大需求,發揮中國制度優勢和市場優勢,加強新一代人工智能領域高水平開放合作,為全球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貢獻‘中國方案’。”
“天津正成為一座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智能科技之城。”中國工程院黨組書記、院長李曉紅緻辭時表示,中國工程院将彙聚廣大院士智力資源,發揮與天津共建的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院的智庫作用,聚焦産業發展,探讨智能科技發展方向,加快推進成果落地和關鍵技術創新應用,共同謀劃智能科技新未來。
本屆大會共舉辦18場高峰論壇、12場主題論壇,同時開設6個展區和3個室内室外體驗區,涵蓋智慧城市和交通、國際與區域創新、智慧生活、智能制造等方面。參展企業和機構共計220餘家,包括中國科學院、國家超算中心、華為、騰訊、阿裡巴巴等。各分會場還舉辦了世界智能駕駛挑戰賽、國際智能體育大會等5項品牌賽事。
■ 亮點
“室内體驗項目太火了,所以先到室外體驗下無人機和智能交通。”22日,在天津一家大數據公司工作的黃先生告訴記者,他連續參加3年世界智能大會,既是職業需要,也是來“見世面”,最大感受是人工智能産業化越來越快,智能技術離普通人越來越近。
本屆大會設計了近6萬平方米的智能科技展和體驗區,主要有六大亮點。4天裡,共吸引22.76萬人次現場觀展,16149萬人線上收看第五屆世界智能大會高峰會直播,累計浏覽量13.9億人次。
1 首次設立信創産業專區
“近年來,天津的‘中國信創谷’已吸引近千家企業,正着力打造千億級信創産業集群。”第五屆世界智能大會組委會秘書處相關負責人任麗偉介紹,此次科技展首次設立信創産業專區,邀請飛騰、麒麟、360等天津本土龍頭企業,全景式展現天津信創産業打造芯片、操作系統、服務器、征集終端、安全軟件全産業鍊的場景,凸顯國家信息安全戰略的“天津樣本。”
作為中國電子集團網信産業核心企業,中國系統此次帶來了中國電子雲、數字治理與運營和現代數字城市案例等展示内容。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公司承建的天津紅橋區社會治理一體化管理平台整合了26個責任部門的職責等,實現“一個平台管全區”,居民投訴率和報警率降低30%。近期,平台還上線了疫苗接種模塊。
2 中外合作彰顯國際影響力
在智能太陽公交車站實時查看公交到站信息,乘坐配備自動駕駛系統的電動公交車上班;下班後到中新圖書館與引導機器人互動;無論雨雪都能在智能健身艙慢跑……這樣的智慧生活在中新天津生态城已成為現實。
本次科技展設立了國際與區域創新展區,主賓國新加坡、主賓城市神戶均設立了專區。開幕式上,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部長李智陞、日本神戶市市長久元喜造還進行了“雲”緻辭。其中,新加坡展出的由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間的旗艦型合作項目——中新天津生态城,因其對智慧科技的廣泛運用,吸引了不少外國專業觀衆的問詢。
3 展示工信部“揭榜挂帥”成果
去年12月,工信部公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産業創新重點任務揭榜優勝單位名單”,天津共4項目入選。今年初,天津(濱海新區)正式獲批成為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繼去年天津(西青區)成功獲批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天津成為目前國内唯一擁有雙先導區的省區市。
本屆智能大會共遴選全國14家“揭榜優勝”企業産品展出,該成果展的指導單位工信部科技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其目的就是要結合天津地方特色,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揭榜優勝成果的應用推廣,實現對産業發展的推動作用,協同推進地方政府、先導區、創新企業交流合作,促進我國人工智能産業發展。
4 突出“大國重器天津智造”
步入智能科技展廳,最中心展出的是大國重器風采。記者現場看到,這裡展示了長征五号1:10模型、嫦娥五号1:3模型、中國空間站的縮比模型、東方紅一号衛星模型等。
任麗偉介紹,大國重器中也有不少天津元素,例如長征五号運載火箭的制造總裝,在天津新一代運載火箭産業化基地完成;4月29日成功發射的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在濱海高新區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天津基地制造總裝;天津航天機電設備研究所承擔了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的人系統機櫃、空間機械臂末端執行器等産品的研制任務。
5 昔日參展者成今日“合夥人”
通過智能大會平台,近年來天津吸引了如華為天津鲲鵬中心、騰訊天津大數據中心、360天津總部等優質資源落戶,總部在沈陽的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也是其中之一。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通過參展2018年世界智能大會,沈陽新松與天津“結緣”,後将工業機器人全國生産總部設在天津。本屆大會,天津新松和母公司均攜帶旗下代表工業機器人技術及應用等領域的新型智能産品亮相,包括全球首款類人型發球機器人、火狐焊接機器人等。
本屆大會注重“以會興業、以會引才”,不但與中電科、聯想集團等“老朋友”簽署新一輪戰略合作協議,還拓展了與中國科協等全面戰略合作,并首次舉辦2021中國·天津國際友好城市圓桌會,持續擴大全球“朋友圈”。
6 智能體驗項目規模為曆屆之最
智慧陽台裡,晾衣架可按照語音指令調節高度,洗衣機可根據語音指令完成衣物殺菌消毒、烘幹等;智慧健身器材不僅可實時獲取鍛煉數量、形态機能等信息評價,健身者還能随時獲得專業指導……“黑科技”帶來的智能體驗頗受參觀者青睐。
任麗偉介紹,本屆智能大會的智能體驗項目,無論是區域面積還是項目數量,規模都為曆屆之最:不僅在室内設置5G體驗、智慧消費2個體驗區,推出了機器人人機互動、遠程醫療等現場體驗項目,還首次在室外設計了占地約10000平方米的智能交通與智慧生活體驗區,并增設天津港和中新生态城兩條智能體驗主題考察線路,引領公衆切身感受智慧城市建設的全新場景,同步舉辦全域科普和科技周,向民衆展示智能科技領域的“真東西、好東西”。
■ 對話
天津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委網信辦主任王芸:
天津“城市大腦”未來三年将打造一批普惠性應用場景
20日,第五屆世界智能大會開幕之際,天津“城市大腦”正式發布。天津“城市大腦”是天津市邁出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步伐。
從無所不在的智能家居到萬物互聯的智慧城市,在大數據等新技術驅動下,人工智能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廣度,改變着人們的生活。作為第一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之一,天津是如何發揮大數據優勢,為全國提供“天津經驗”?記者就此采訪了天津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委網信辦主任、市大數據管理中心黨委書記、主任王芸。
談天津“城市大腦”
實現從“一屏觀津門”到“一網管津城”
新京報:天津“城市大腦”是如何實現城市運行“一屏統攬”的?
王芸:天津“城市大腦”主要通過搭建城市智能中樞,構建城市運行态勢“數字駕駛艙”,以及創建政務服務與城市治理領域多元化應用場景三個方面的建設,以“一屏觀津門”為展示平台搭建“數字駕駛艙”,通過構建城市運行生命體征指标體系,實現對城市運行的全局監測和智能預警,提供準确、全面、實時、可量化的數據支撐,最終實現“一屏統攬城市運行、一屏統管城市治理”。
目前,“數字駕駛艙”已搭建完成“1 5 N”的總體架構:“1”即一屏統攬城市運行;5大專題闆塊緊抓城市治理要點,涵蓋交通運行、醫衛防疫、政務服務等;N個場景屏體現“城市大腦”在數字治理、數字惠民、數字惠企三大領域構建的協同創新服務成效。
新京報:能否舉例說明天津“城市大腦”是如何影響着普通市民生活的?
王芸:天津“城市大腦”已實現市市場監管委、市政務服務辦等衆多部門的系統數據、業務協同,接入交通新業态、兩津聯動、冷鍊追溯等6大應用場景,今年還将重點建設“智慧矛調”“民生直達”等場景。
例如,“銀發”智能服務平台是聚焦老年群體的高頻事項和服務的場景,通過實時監控用戶家庭水、電、燃氣的使用情況,利用智能感知設備了解老人身體狀況,實現大數據分析與智能感知終端主動發現異常情況、異常預警智能外呼、常态化關懷定期随訪等功能。
“疫苗接種态勢感知”的應用場景則實現了疫苗接種目标精準制定、接種人群精确篩查和接種工作的精細管理。目前,已實現以全市實有人口為底數,分階段制定接種目标,接種任務已落實到16區及13個重點行業主管部門,同時在接種數據深化分析基礎上,指導疫苗采配等工作,有效保障接種任務完成。
新京報:天津“城市大腦”未來會如何發展?
王芸:未來三年,天津“城市大腦”将從數字治理、數字惠企、數字惠民領域出發,打造一批具有牽引性、普惠性、感知性的應用場景,推動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務數字化,同時不斷推進系統跨部門、跨區域協調聯動,實現“一網管津城”,讓“城市大腦”積極“思考”,讓城市治理充滿智慧,讓市民生活更加美好。
談大數據管理
解決“最後一米”倒逼治理平台流程再造
新京報:大數據是把“雙刃劍”,創造巨大價值的同時,也帶來系列挑戰。早在2015年,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和國家網信辦已正式批複建設京津冀大數據綜合試驗區。近年來,天津是如何統籌管理各部門大數據,推進相關改革的?
王芸:在天津,大數據工作是真正的“一把手工程”。2019年12月,天津市大數據管理中心正式挂牌,以原市大數據管理中心為基礎,整建制并入9個單位,部分并入25個單位,統一負責市級信息化建設、運行維護和數據資源管理,推動政務數據資源共享和公共數據資源開放,推進大數據産業等數字經濟發展,推動數字天津和智慧社會建設。
我們堅持立法先行,2018年底就制定發布了《天津市促進大數據發展應用條例》,先後又出台《天津市大數據發展規劃(2019-2022年)》《天津市公共數據資源開放管理暫行辦法》等一套系統性、戰略性、全局性的政策體系。
目前,天津市信息資源統一共享交換平台已接入66個市級部門、16個區以及5家公共服務機構,梳理發布信息資源目錄39937類,數據總量88.1億條,累計數據共享量超過1820億條;開放平台已上線21個主題、52個部門、1053個數據集,開放數據總量7838萬餘條,涵蓋信用服務、社保就業等21個主題。
在全國率先設立網信專業職稱,涵蓋網絡空間安全、互聯網治理、網絡技術應用三個方向,2020年首次開評,受到業界廣泛關注。
新京報:為了讓管好的大數據“跑”起來惠及市民,天津做了哪些努力?
王芸:讓大數據真正惠及市民,需要找準應用場景。我認為大數據平台應該是“三層兩面”:底層是數據,中間是治理,最後是應用;兩面則為運維和安全保障。在辦公室裡拍腦袋造出來的應用場景,解決不了實際問題,必須着眼群衆的難點、痛點,讓老百姓當裁判。
我們的辦法是讓所有幹部都“下去”當網格員,摸清老百姓需求,親身體驗社會治理信息化平台好不好用,網格員還會有哪些需要,從解決“最後一米”來倒逼整個流程再造。
通過調研,我們将“津心辦”和“津治通”兩網後台合一,并催生出一些新應用場景。比如,中心在“津心辦”上開發了“随手拍”功能,市民可以将涉及基層社區的問題,通過圖文方式反映上傳,後台會即時推到“津治通”,推送給網格員處置。
目前,“津心辦”累計注冊用戶已突破千萬,“津治通”在278個街鎮級戰區、5733個村居級戰區和22408個基層全科網格實現了全面貫通應用,辦結事件超過625萬起。
新京報:本屆世界智能大會上,多位“大咖”都提到大數據時代人才的重要性。為做好大數據工作,天津是如何解決隊伍專業化問題的?
王芸:我們從優化幹部隊伍結構入手,引入源頭活水,2019年5月便面向全國公開招聘,擇優選拔人才。現在,我們隊伍裡專業技術幹部占比超過八成,具有高級職稱的140多人,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曆占比96.9%,其中博士和碩士研究生總計160多人。在這樣高度專業化的團隊裡,學習和研讨氛圍濃厚,我們也常組織業務培訓。
去年11月,我們還出台了《天津市大數據管理中心容錯免責澄清正名激勵保護幹部擔當作為創新競進實施辦法》,建立寬容挫折、容忍失敗的“容錯機制”,最大限度調動幹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擔當者擔當,為幹事者撐腰。
新京報記者 揭明玥
編輯 劉佳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