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女子,風輕雲淡,歡迎關注槐序~
這裡有沉香千年的古詩詞,亦有最精美的配圖
西風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發多。
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
——元 唐珙 《題龍陽縣青草湖》
唐溫如這首詩算是“網紅詩”,傳播非常廣,很多網友都用來做簽名,包括網傳版本“我與秋風皆過客,你攜秋水攬星河”也是從這首詩衍生出來的效仿之作。
雖然這首《題龍陽縣青草湖》被收錄進《全唐詩》,但其實唐溫如并非唐代人,他生于明末展于元初,适逢戰亂,所以可查文獻并不多。
但唐溫如留下的8首詩,每一首都是經典,後面會持續分享給大家。
其實單單從這首詩也可以看出唐溫如的文學造詣,像網絡版本效仿那兩句雖然也很唯美,但欠缺的一定内涵。
“西風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發多”這兩句的典故,是湘君聞帝舜死于蒼梧之野,追随不及,啼竹成斑,望着一江秋色,竟然一夜白頭。
所以說現代詩,總歸是缺少點什麼東西的,如同蘇東坡曾有過的評價“郊寒島瘦”“韻高才短”,就很精準地點出了孟郊、賈島、孟浩然詩詞的短闆。
而唐溫如這首詩的後兩句,意境就更加唯美,一船清夢,天水合一,人間仙境也不過如此。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唐 李商隐 《嫦娥》
經常看我文章的很多網友都問過我,為什麼不把詩詞本意逐字逐句解讀出來,這樣讀起來更一目了然。
其實我想說,如果不了解一首詩詞的創作背景及寫作狀态,就很難理解其中的韻味,單純地解詞句表意,不過是照本宣科,大家去看看唐宋詩詞三百首也就可以了。
比如李商隐這首《嫦娥》,是他陷入牛李黨争夾縫中,在很糾結的狀态下寫出來的。
縱觀李商隐的一生,用現代語言來說,就是情商比較低。5歲就能誦背經書,7歲便舞文弄墨,到16歲一手古文已經寫得入木三分,并得到了白居易和令狐楚的賞識。
這樣出衆的才華,握着這樣一手好牌,就因為在站隊的問題上,讓他打得稀爛。
包括在感情上,李商隐也把自己弄得混亂不堪,雖然妻子王宴媄過世後,他再未續弦,鳏居終老,可是早年在玉陽山修習道法時,與道姑宋華陽的關系,而後在詩作中對柳枝、荷花表達的感情,一直被當朝人诟病。
直到他過世,用餘生獨居證明了自己并非是個浮浪子,後人才為他平了冤,所以李商隐這一生用三個字評價就是:意難平。
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
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摘自 李清照 《漁家傲》
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李清照東渡避難,此時北宋已經滅亡,丈夫趙明誠也已病逝。所以李清照的詞風一改往日的“閨怨”,開始對家國天下有了感歎,以及對故土難離的憂憤。
在這首詞裡,李清照也“怨”,但不再是曾經的兒女情長。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人大舉南侵,擄走徽欽二帝,康王趙構繼位,北宋走向末路。同年3月,趙明誠複官後前往江甯為母親辦理喪事,8月被朝廷委以重任,鎮守江甯城池。
同年12月,青州兵變,幽居故裡的李清照南遷投奔丈夫,整整攜帶了15馬車的文物典藏,适逢亂世,路遇兵匪盜寇無數,但李清照憑借聰明才智,還是将這15馬車的器物毫發無損地帶到了江甯。
這一路走了1000多裡地,即使放在現在,用現代化工具也難辦到。
但是李清照做到了,隻因為那些古物文玩都是幽居青州時,她和丈夫趙明誠一點一點收藏起來的,有些甚至是典當衣物才換取的。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來,李清照對趙明誠真的很在乎,若不然換成金銀細軟豈不是更好攜帶。
1128年到了江甯以後,朝廷主和,拒不發兵,李清照作詩抨擊朝廷軟弱無能:南來尚怯吳江冷,北狩應悲易水寒。
然而諷刺的是,1129年,趙明誠頂不住金兵南進的壓力,獨自棄城逃跑了。
李清照與趙明誠行船路過烏江時,心中憤慨,寫下了那首流傳千古的《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不久後趙明誠因病去世,李清照無奈,隻得乘船東渡,就是在海上,李清照寫下了這首《漁家傲》: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裡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面對破碎的河山,面對丈夫的失節,李清照已經萬念俱灰。人最怕的就是,你曾經以為的信仰,突然間坍塌了。哀莫大于心死。
故,李清照在詞中祈禱天帝,讓東風把她送往蓬萊洲,了卻這世間煩惱。
所以你看,詩詞要這樣讀才更有趣,才更通透,而不是隻解表意,像李商隐的追随者楊億、劉筠等人,生吞李詩,留下千古笑柄。
- END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