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論語三句話讀懂人生道理

論語三句話讀懂人生道理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29 03:13:18

論語三句話讀懂人生道理?往者不可谏,來者猶可追 名句的誕生,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論語三句話讀懂人生道理?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論語三句話讀懂人生道理(論語經典名句詳解)1

論語三句話讀懂人生道理

往者不可谏,來者猶可追

名句的誕生

楚狂接輿1歌而過2孔子,曰:“鳳兮3!鳳兮!何德之衰4?往者5不可谏6,來者7猶可追8。已而9!已而!今之從政者殆10而!”孔子下11,欲與之言。趨而辟12之,不得與之言。

——微子·五

完全讀懂名句

1.楚狂接輿:楚國的賢人,假裝為狂人避世,真實姓名已無從可考,以其接近孔子之車而歌,故稱他為接輿。2.過:經過。3.鳳兮:靈鳥,古代認為世有道則可見鳳鳥,世無道時則隐藏不可見。此處是比喻孔子。4.何德之衰:接輿以風比孔子,世無道但他卻不能隐,是為道德衰敗。5.往者:過去的事情。6.谏:更改,糾正,挽回。7.來者:未來的事情。8.猶可追:還能夠補救。9.已而:已,止的意思;而,語助詞,也就是“罷了”。10.殆:危險。11.下:下車。12.辟:同“避”。

楚國一位狂放不羁的狂士接輿,唱着歌經過孔子的馬車旁,他唱的歌是:“鳳凰啊!鳳凰啊!你的德性為何如此衰敗?過去的已經無法挽回,未來的還來得及把握。算了吧!算了吧!現在從事政治的人都很危險啊!”孔子聽他如此唱,下車想跟他說話,那狂士卻急行避去,孔子終究無法與他交談。

名句的故事

根據《史記·孔子世家》,孔子60歲時,吳國讨伐陳國,他與弟子一行人在陳、蔡之間受困,因此絕糧七日。這是孔子一生最艱難困頓的時候,許多學生紛紛餓倒生病,雖然孔子依然講述不止、弦歌不斷,但連子路等忠心耿耿的弟子都對老師開始感到懷疑。

後來,孔子一行人由楚昭王出兵迎接救出,楚昭王原本想将書社地七百裡封給孔子,但被楚國臣子所阻止,後來昭王過世,孔子還在楚國時,遇到了狂士接輿。

除了接輿外,孔子在楚國遇到的還有長沮、桀溺與荷莜丈人等隐者,同樣勸孔子學他們一樣,歸隐山林、不問世事,但孔子仍然堅持要人世救世,不肯學隐士與飛禽同住、與草木同枯。

孔子并非沒有避世的想法,雖然他屢屢在不得志時表示想歸隐,例如在《憲問·三十九》中有:“賢者辟世,其次辟地,再次辟色,其次辟言”(賢者看見天下無道,避世隐居;其次,離開這個地方到另一地;再其次,看見别人不重視禮而避去;又其次,聽見别人跟自己意見不合而避開);在《公冶長·七》說:“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在《子罕·十三》裡表示“欲居九夷”,都有抛棄一切、到蠻荒之地終老的念頭,不過他至死都未曾如此做。

曆久彌新說名句

“往者不可谏,來者猶可追”,表示認識到過去雖有錯誤,但現在改正還來得及,或是過去來不及做的事,現在仍有機會追上,可普遍用于政治、環保、經濟等公共領域,也适用于課業、事業、感情的個人領域。

晉代田園詩人陶淵明的《歸去來辭》中也有類似的名句:“悟已往之不谏,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在這裡,詩人領悟昨非今是,迷途知返,決定及早歸返田園,回到老家耕種荒蕪的田地。

與“往者不可谏,來者猶可追”遙相呼應的,還有明朝袁了凡在《了凡四訓》中所說的“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了凡四訓》指的是,“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以及“謙德之效”等四訓,為袁了凡以自身經驗告誡兒子為人處世的道理。

在文章中,袁了凡陳述他年輕時曾算過命,預言他幾歲會中秀才、中舉人,以及名次是第幾,而且是命中無子。因為後來無不一一應驗,所以他也就随浪浮沉,不是很振作,一切聽從命運的安排。

後來,他遇到一位禅師開導他說,隻有凡夫俗子才會接受命運的制約,而袁了凡也就是因為盲信盲從,才會未中進士、未有子嗣。他聽了之後恍然大悟,于是痛改前非、積德行善,下定決心“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此番态度上的改變打破了算命的預言,之後不但考上進士,并且還喜獲麟兒,傳下這《了凡四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