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是個多情的省份,既有風花雪月的浪漫,又有遺落人間的絕美風景,而上天給予雲南的天然物産更是令無數人眼饞。
在很多雲南人的記憶裡,雲南的野果特别多,随便在路邊都能摘到不少,小時候看見這些野果眼睛就發亮,這都是解饞的美味呀!我還能叫出10種,你記得多少呢?
一、地枇杷
地枇杷又叫野地瓜,雖然是雲南的野果,但是在市場上并不常見,運氣好偶爾能在市場上見到它。農村的娃都有這樣的經曆,小時候要是碰到地枇杷的莖葉,那肯定要把它翻個遍,就想找到果實,如果找到一個那真是欣喜萬分,在衣服上擦擦就迫不及待地往嘴裡送。
地枇杷的幼果是青綠色的,成熟的時候是淡紅色的,看着就特别誘人,而且地枇杷成熟後果香四溢,老遠就能聞到那股香甜味,這樣的地枇杷一找一個準,根本舍不得放過任何一個。
别看這小小的一顆野果,蘊含的營養可比蘋果、櫻桃、柑橘等水果高。剝開後,裡面的果肉有點像無花果,還帶着蜜,看着就忍不住想吃。
二、火把果
火把果别名火棘,是一種常綠灌木,果實成熟後挂滿枝頭,紅彤彤的樣子很招人喜歡,而且一眼望去很難忽略它的存在。一棵樹結得密密麻麻的小果子,小時候上山都是一串一串撸,那時覺得味道可好吃了呢!
其實火把果的果實沒有太多的水分,果肉軟綿,不過酸甜口的味道還是很迷人的,而且裡面還有黑色的小籽,嚼起來脆脆的,口感不錯。
火把果的果子雖然小,但勝在能結,觀賞性很強,而且它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葉子能代茶,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的效果,根莖葉都能入藥,對身體極好。
三、三丫果
你見過剝開像大蒜的果子嗎?沒錯,三丫果就是長這樣。每年七、八月份,普洱江城縣特有的三丫果樹就挂滿了紅豔豔的果實,帶給人們強烈的視覺沖擊。
不過,千萬别被它的外表所迷惑,它可是能酸掉牙的存在。但就是這樣一串串紅紅彤彤的小果子卻拉動了當地的經濟,成為緻富的“金果果”。
三丫果的果實有紫色、白色兩種。多汁、酸甜、生津,也是當地一種不可多得的美食,牛爛烀煮三丫果,三丫果紅燒肉等,别具一格的搭配,讓人忍不住想提起筷子一探究竟。
三丫果富含氨基酸和維生素,可以消暑解熱,而且還是生津止渴的良藥,讓人無比喜歡。
四、茶萢
茶萢是油茶樹上變異的果子,有的是白色,有的微微泛紅,看起來肉呼呼的,有點像一個長得不好的桃子,但是肉質肥厚,味甜,松脆,很爽口。
茶萢在清明前後采摘,這是小時候最期待的日子,畢竟在物資匮乏的年代,一切野果都是美味佳肴。茶籽油就是從用油茶樹的果子榨取的,而茶萢就是油茶樹留給孩童額外的贈禮。
吃茶萢是春天最快樂的事情,一口咬下去帶着一股淡淡的茶香,清新淡雅的口感,讓人記憶深刻。
五、野楊梅
雲南多高山,在山野中最不缺的便是各種各樣的野果,就像一個無盡的天然大寶庫。一到夏季,各個地方的楊梅便陸陸續續上市,可在以前沒有家種的楊梅,野楊梅就是小孩子夏季上山的動力。
很多人覺得,野楊梅輕輕松松就能酸倒了牙,并不喜歡那種感覺。但是在沒有現在這麼豐富的水果時,野楊梅再酸也能解解饞,成熟的野楊梅酸酸甜甜的,特别開胃。
相較于現在家種的大楊梅來說,野楊梅那真的遜色不少,肉質粗糙,汁水少,味道酸,個頭小,但對于雲南人來說,這一切都不是問題。
野楊梅能做酸梅湯,夏季解暑再合适不過。野楊梅還能用來泡酒,一群大老爺們,吃飯就喜歡來點楊梅酒,酒香中還有楊梅的果香,很是好喝,一碟花生米就能喝個盡興。
六、棠梨果
很多人知道棠梨花可以吃,但不知道棠梨果也能吃。沒成熟的棠梨果酸澀難耐,更是難以下咽,但成熟的果子吃起來軟而甜。
棠梨果還可以用來泡酒,或者泡成酸果吃,小時候饞果子,媽媽還用淡鹽水煮棠梨果給我吃,那種滋味至今都忘不了,如今想吃還吃不到了。
棠梨果除了吃還能入藥,而且根、葉、枝也有不錯的藥用價值,對清熱解毒、肺燥咳嗽有不錯的效果。
七、姑娘果
姑娘果又叫錦燈籠,以前的姑娘果就長在路邊,對于農村長大的孩子來說,簡直不要太好!小時候找野果吃,那是很正常的事,小孩子對姑娘果非常喜歡。
成熟的姑娘果甜美清香,剝開外衣,露出黃黃嬌俏的果實來,外皮清脆,果味濃郁,酸甜可口,風味也比較獨特,沒吃過的人真是太可惜了!
如今超市就能買到姑娘果,但和小時候吃到的總覺得差了一點味道,或許這就是野生和種植的區别吧!你喜歡在超市買姑娘果嗎?
八、刺梨
刺梨因為果皮上長滿了肉刺,所以為它命名為刺梨。表面上來看,刺梨确實不近人情,但隻要脫掉它的“保護外衣”,就能看到裡面黃色的果肉,吃起來酸甜可口,汁水豐盈。
每年8、9月份,就是刺梨成熟的季節,黃澄澄的很是惹眼,小時候為了吃刺梨,可沒少被它紮哭,但是又舍不得那股酸甜味,等過了嘴瘾,為它受的苦也就值得了。
如今的刺梨也延伸出許多吃法,最多的便是刺梨幹、刺梨酒,你吃過嗎?
九、白萢兒
白萢兒又叫白頂果,大米萢兒,它特别喜歡生活在陰涼的地方,這果子一般成熟3天後沒人摘就壞了,不過這種事在以前是不可能發生的,即使它低調地躲在草裡,也逃不過嘴饞的孩童。
小時候跟爸媽去地裡,就喜歡一個人撅着屁股摘白萢兒,衣服下擺一提就是個裝白萢小兜,一個人也能玩一天。未熟透的白萢兒,有點酸澀,味道不是特别好,熟透的白萢,軟軟的,顔色成了灰白色,味道又香又甜,很好吃。
小時候隻知道白萢兒的果實很好吃,卻不知道它的根莖葉還是一味中藥,具有清熱解毒等療效。
十、蛇萢
蛇萢又叫蛇莓,和草莓一樣紅彤彤的很誘人,但從小大人便說蛇萢是不能吃的,有人說是因為蛇會躲在蛇萢下乘涼,蛇萢吃了會中毒,這或許是大人哄孩子的說法。
蛇萢的藥用價值還是很高的,至于大人總說蛇萢不能吃,有人知道為什麼嗎?
這些果子都是兒時的記憶,童年的美好或許就在田野間、山林裡,一群小夥伴一跑就是一天。小時候總盼望長大,長大了才知道童年時的無憂無慮有多好,你還記得哪些童年往事呢?
樂于分享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如果您喜歡我的分享,就轉發 收藏 點贊支持一下吧!您的每一個贊,都是我繼續努力的動力,感恩支持,感恩陪伴!
本文由千貝愛美食原創,抄襲必究!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