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霞映彩花,晨露仍未晞。在鯉魚山公園、市植物園以及各遊園,熱愛運動的人們已經在用晨跑來拉長一天的時間。
紅日當空照,正是奮進時。在北區工業園的企業車間,機器轟鳴,馬達聲聲,一批批各類産品被送往全國各地乃至國外市場。
午後陽光好,明媚催人行。在中央鑽石城的CBD,各類公司總部正依托烏魯木齊的區位優勢,不斷拓展市場。
燈火家家市,笙歌處處樓。在Meet·花田夜巷和三五好友相聚,品美食、賞光雕,好不熱鬧惬意……
在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一天24小時,精彩不停歇。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十分關心國家高新區的建設與發展。如今,國家高新區已經成為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載體,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産業結構、增強國際競争力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高新區(新市區)始終牢記國家高新區“發展高科技、實現産業化”的使命,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科技創新機制,以科技創新帶動産業“突圍”,推動經濟增長,并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各族群衆,不斷增強各族群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升級産業結構 提高經濟實力
7月15日,在新疆衆和股份有限公司,國内首條鋁鋼直焊全自動焊接生産線正開足馬力趕訂單。這條生産線由公司曆時五年自主研發,實現全流程自動化焊接生産,相比人工焊接及半自動焊接生産效率提升2倍以上。
烏魯木齊市雲計算中心。
這并非個例。十年來,高新區(新市區)産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實體經濟提質增效,優勢主導産業向中高端水平邁進,高新技術産業、戰略性新興産業、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綠色低碳産業體系初顯,發展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
鋁業是新疆的優勢産業。高新區(新市區)加快推進技術升級、産品升級、産業鍊升級,推動鋁産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高新鋁業品牌,以鋁基新材料産業為代表的新材料産業成為主導産業。
高新區(新市區)以産業規劃引領産業發展,圍繞現代服務業這個支柱産業和生物醫藥與大健康、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3個主導産業,堅定不移走園區化、集群化、高端化的産業發展路子。
萊沃科技生産線的工業機器人。
綠色是城市發展的最美底色。高新區(新市區)以科技創新為支撐,大力發展“綠色智造”,讓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态底色更綠更美。高新區(新市區)于2020年被評為國家級綠色園區,擁有國家級綠色工廠4家,自治區級綠色工廠3家,自治區綠色供應鍊管理示範企業1家。
優化營商環境 激發市場活力
鳳凰栖梧桐,不落無寶地。
招商引資常年能交出漂亮的“成績單”,背後是高新區(新市區)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市場準入便利化、不斷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結出的“碩果”。
鑽石城中央商務區。
十年來,高新區(新市區)強力推進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不斷深化簡政放權,大幅減少行政審批等事項,推行政務服務網絡化、标準化、便利化,一系列強有力的改革舉措為推動全市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在近日高新區(新市區)的“金融服務進園區”活動中,多個政府部門聯合多家金融機構走進北區工業園,一方面在介紹自身的各類産品服務,一方面深入與企業對接,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需求。
“這不隻是簡單的銀企對接活動,更是政策找人、服務上門的貼心舉動。”新疆高新樂貝爾醫療器械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張潔說。
高新區(新市區)政務服務大廳内,引導員熱情迎接辦事群衆并耐心講解。
想企業所想,急企業所急,主動跟進服務,積極為企業排憂解難,這樣的事例數不勝數。
揣着“軟環境”這張王牌,在創新驅動的加持下,高新區(新市區)對市場主體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親和力和吸納力,像一塊肥料充足雨水豐沛的土壤,隻等着嫩芽生發,好風借力。
提升城市品質 增進民生福祉
在城北,有便捷的交通,立體化的空港,川流不息的各大商圈和更多正拔地而起的中央商務區。
十年來,高新區(新市區)把握城市群、都市圈、同城化發展規律,進一步優化老城區、臨空産業區、城北新城和美麗鄉村的空間格局,逐步形成以鐵路局、鑽石城、鯉魚山、長春路為核心的城市生活區。城市品質不斷提升,城市功能不斷增強,不斷滿足人民群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民為邦本,本固邦甯。高新區(新市區)始終堅持“把發展落實到改善民生上、落實到惠及當地上、落實到增進團結上”,全力保障改善民生。
老有所樂,昆明路社區老年書畫院裡,大家在作畫交流。
家門口有便民蔬菜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點對點服務讓居民有了“家庭醫生”、教育資源越來越豐富、道路越來越通暢、公交車開進村開進工業園區……居民生活越來越美好。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在信中建材市場,一排徽派建築格外引人注意,這是開在建材市場裡的茶市場。
閩馳茶業店主林巧銘說,來到新的茶市場,每月營業額超十萬元,店裡還雇了兩名員工,一家店,三個家庭就業。
高新區(新市區)石油新村街道辦事處因地制宜、便民利民,在阿勒泰路信中市場試點開展便民經濟創業社區建設。街道辦事處積極協調位于阿勒泰路社區的信中市場,主動對接原長春路茶葉市場的商戶,在信中市場開辟專業的創業社區茶葉示範區。
市民在北區工業園的舒心園中晨練。
在首府深入實施創業社區建設三年行動中,高新區(新市區)結合自身特點,構建全鍊條、全要素、全社會的創業服務體系,使群衆“有業可創”“有業可就”,有勞動能力的人全就業。
宜居使宜業更充實,宜業使宜居更現實。高新區(新市區)堅持共享發展,從多方面聚焦民生關切,讓群衆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奮進鼓 優化人才發展生态 “智力引擎”更加強勁
招才引智的政策是基本保障。人才就好比一粒優良的種子,要讓這粒種子落地、生根、成長、結果,就需要有與之相适應的政策環境呵護。
在新疆維吾爾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研發中心,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尹海龍一身白大褂,與同事們讨論着研究成果。這位有着濃重湖北口音的藥業博士,在新疆工作生活7年了。
萊沃科技擁有全球唯一可生産22米寬幅的多功能高分子農用膜生産線。
“祖卡姆顆粒這款藥的确切療效,一下子點燃了我的興趣。”2015年畢業的尹海龍,放棄沿海“大廠”邀約,來到新疆,就職于新疆維吾爾藥業有限責任公司,一頭紮進了維吾爾醫藥研究中。
吸引尹海龍的是研究項目,留下他和家人的是各類人才政策。尹海龍先後入選自治區高層次人才引進工程、自治區天山英才人才計劃和青年博士計劃,申報成為烏魯木齊市“尹海龍創新工作室”帶頭人,帶領科研團隊入選自治區2020年天山創新團隊。
作為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和全疆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高新區(新市區)始終把人才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出台和實施了一系列培育集聚人才的創新政策,做到感情留人、事業留人、待遇留人、制度留人,為人才在就業創業時提供最優厚、最寬松、最親切的政策環境,努力成為高端人才流入的“窪地”,讓“智力引擎”更加強勁,讓各類人才的創造活力在這裡競相迸發。
振興曲 産業興旺描繪鄉村新圖景
7月15日,在高新區(新市區)六十戶鄉的烏魯木齊市聚鑫鵬飛畜牧養殖合作社,近3000平方米圈舍内的一百多隻鴕鳥吸引了不少市民觀賞。
合作社負責人毛秀花說,鴕鳥生長周期比較短,一隻鴕鳥一年的利潤能達到5000多元。鴕鳥全身都是寶,肉可以加工成食品,皮可以做高檔皮具。
毛秀花說,她正計劃引進孵化設備,擴大養殖規模。“這樣可以帶領其他農戶一起養殖鴕鳥,共同增收。”
工作人員在新疆民族藥關鍵技術與工藝工程研究中心核心實驗室裡做實驗。
特色種植、養殖有聲有色,高新區(新市區)也不斷加大支持農民創新創業力度,開展綠色化、個性化、特色化生産,建設一批品位精緻、特色鮮明的農牧業産業基地和園區。在安甯渠鎮北大路村一隊的塞外水鄉有機農場,剛剛成熟的有機西紅柿正迎接着采摘遊客。
塞外水鄉2011年建成。農場經理張翠麗介紹,在除草除蟲方面,農場均采用人工、防蟲網、殺蟲燈等物理方式以及礦物、微生物、植物源有機農藥殺蟲滅菌,拒絕化學藥劑。2015年,塞外水鄉獲得全國五星級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園區、自治區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園區稱号。
一業興,百業旺。特色産業的培育與發展,不僅帶動農民緻富,為農村的各項建設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也給廣大村民帶來安居的理由,為鄉村振興提供極佳的選擇方案,從而豐富農村經濟發展内涵,衍生鄉村居民和諧的生活場景。
詠歎調 經濟大區成産城融合新樣本
順着北京路一路向北,城市中心的感覺并未減少。
尤其是城北主幹道以北,以往被人們稱作“隻有需要用地的企業才會去的工業園區”,目前商住小區、醫院學校、商業配套等各類基礎設施逐步健全,多個項目全面建設,這裡已經發展為産城融合的新樣本。
徽派建築國風商業街——溫州街。
作為烏魯木齊市的經濟大區,高新區(新市區)圍繞産城融合,宜業宜居,在做好城區綠化美化亮化的同時,着力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依托現有産業,發展和壯大綠色産業。
十年來,高新區(新市區)不斷發揮區位優勢,加強區域一體化建設,使産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深度融合,人流、物流、商流高度彙聚,使城市功能布局與産業轉型升級相匹配,與市民生活需求和活動規律相适應,一個功能完善、環境優美、産業發達、人民幸福的宜居宜業雙優城區正在展現。
人物志 王宏:雙創載體提質增效
7月10日,在高新人才大廈,新疆高新人才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宏正在幫助在孵企業聯系創業導師。
在高新人才大廈工作5年,王宏見證了高新人才大廈的發展,也見證了首府如何推動雙創載體提質增效。
高新區(新市區)是科技的集聚地,也是創新的孵化器。王宏所在的高新人才大廈,自正式投入運營以來,先後榮獲了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國家級衆創空間、國家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台等多項殊榮,同時還打造了全疆首家人才測評中心,成為首個以“人才”為主要服務對象的新型創新創業載體。
在光影交織的夜色下,高新區(新市區)鑽石城中央商務區樓群燈光秀光影奪目。
“一個年輕的孵化器能快速成長,離不開政府的支持。”王宏說,自高新人才大廈開始運營以來,各級政府部門對大廈的發展和成長給予諸多幫助和支持。在孵化器建設方面,人社、科技、工信等部門通過政策優惠、項目申報等方式,累計給予大廈政策資金支持690餘萬元;在企業培育方面,大廈先後聯合各級政府部門幫助企業獲得各類融資4.28億元;幫助入駐企業享受政府房租減免、人社補貼等各類優惠政策補貼累計達555.15萬元。
目前,高新人才大廈有192家企業,提供了近4000個就業崗位。
“高新區(新市區)已成為新疆國家級雙創載體最多的區(縣)。”王宏說,長期以來,高新區(新市區)加大力度支持和規範新型雙創載體發展,積極打造大衆創業萬衆創新載體、有效激發創業活力。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企業的自身努力下,相信雙創環境會進一步優化,雙創載體能再上新台階。
文 /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記者 牟敏
圖 / 高新區(新市區)委宣傳部提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