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曹操錯殺呂伯奢一家多少人

曹操錯殺呂伯奢一家多少人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02 18:09:55

曹操錯殺呂伯奢一家多少人(曹操殺呂伯奢一家)1

#四大名著#

呂伯奢是誰?為何被滅門?

其實這是一個令人情緒複雜的故事,發生在東漢末年,呂伯奢其人,根據《三國演義》中曹操的講述,是他父親曹嵩先生的結拜兄弟,比曹操大一輩。

如果各位朋友對“呂伯奢滅門案”不熟悉,那您一定聽過一句話,叫做“甯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意思就是:甯可我對不起全天下的人,也莫要全天下的人都對不起我。這種極緻的利己主義,真讓人歎服,但是,大多數人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在這種極緻的利己主義背後,有着一個時代特有的背景,和一些錯綜複雜的因素,所以我們如何評價這個事,其實都是測評自己,有無大局觀的一個題目。廢話不多講,先把這個故事簡短的表述清楚。

曹操錯殺呂伯奢一家多少人(曹操殺呂伯奢一家)2

話說東漢末年,董卓專權,作為一個地方武裝豪強,董卓可以說是無惡不作,廢天子劉辯,立陳留王劉協為帝,欺壓百官,魚肉百姓,甚至有一次看見一個集市上有很多人,便指揮手下軍隊,将男人殺光,把婦女擄掠回來,把許多人頭挂在車下,對人說這是自己的戰功,殺的都是敵人。

而朝廷中有個大臣王允,假借自己過生日,想要和其他大臣商量一個推翻董卓的計劃,酒過三巡,菜上五味,王允卻忽然掩面哭泣,來慶祝生日的衆人都傻眼了,王允抽抽噎噎地說:“今日并非賤降(賤降,自己生日的謙稱,和稱自己兒子為犬子一樣,都是自謙的說辭),因欲與衆位一叙,恐董卓見疑,故托言耳。董卓欺主弄權,社稷旦夕難保。想高皇誅秦滅楚,奄有天下,誰想傳至今日,乃喪于董卓之手,此吾所以哭也。”

王允先生當時何樣人?乃官拜太仆、尚書令、司徒之人,他都拿董卓沒有辦法,你說其他官員能有啥辦法,于是大家一起抱頭痛哭,哭聲中卻傳來一陣笑聲,大家都想看是那個不識時務的家夥,擡頭一看,原來是曹操曹先生在大笑:“滿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還能哭死董卓否?”

曹操錯殺呂伯奢一家多少人(曹操殺呂伯奢一家)3

這個不走尋常路的曹先生,當場決定去刺殺董卓,結果肯定是沒有成功的,而且差點就被當場逮住了,幸虧他腦筋急轉彎玩得溜,董卓問他為何手持寶刀,他說他是去獻刀的,蒙混過關後,趕緊就撒丫子跑路了。

等到董卓醒悟過來,氣得一佛出世,三佛升天,發誓一定要抓住曹操,于是連夜給曹先生畫像下通緝,着各地州府捉拿歸案,還懸出很高的獎賞:擒獻者,賞千金,封萬戶侯,窩藏者同罪!這裡的千金,不一定是千兩黃金,也可能是銅鐵這種金屬,但在東漢,這一樣的價值非常巨大,而且還賞賜萬戶侯,這可是食邑啊,等于一萬戶人家供養你家,抓住曹操獻給董卓,得到的社會地位和利益之大,簡直能叫人爆血管。

曹操被抓了沒有?還真被抓了,抓他的人就是中牟縣的縣令陳宮,沒錯,就是後來輔佐呂布的那個陳宮,這個陳宮也是性情中人,抓了曹操以後,并沒有真的去獻給董卓,換取利益,而是晚上偷偷的試探了曹先生一下:“孟德此行,将欲何往?”曹操:“吾将歸鄉裡,發矯诏,召天下諸侯興兵共誅董卓,吾之願也。”

曹操錯殺呂伯奢一家多少人(曹操殺呂伯奢一家)4

原來陳宮也是個反董份子,一聽,哎呀,這個曹操不簡單啊,居然這麼大雄心,要發天下兵馬去讨伐董卓,匡扶漢室,于是自己的官也不做了,收拾金銀細軟和曹操一起跑路了。正是在這跑路的過程中,因為曹操的多疑,才引發了“呂伯奢滅門案”,到此,前因算是交代清楚了。

話說這兩位,急急行了三日,到了成臯,曹操對着前面說,我父親有個結拜兄弟,就住在前面,我們暫且去住一晚。到了呂伯奢家,相互寒暄,不在話下,曹操索性也坦蕩,把自己的境況也說出來了,并無隐瞞。原文中是這樣寫的:操告以前事,曰:“若非陳縣令,已粉身碎骨矣。”說明到了這個時候,曹操的内心還是非常相信呂伯奢的。

可為什麼曹操後來又起了疑心,甚至殺了呂伯奢全家呢?我們來看看羅貫中先生在這一段文字中的筆力:伯奢拜陳宮曰:“小侄若非使君,曹氏滅門矣。使君寬懷安坐,今晚便可下榻草舍。”說罷,即起身入内,良久乃出,謂陳宮曰:“老夫家無好酒,容往西村沽一樽來相待。”言訖,匆匆上驢而去

曹操錯殺呂伯奢一家多少人(曹操殺呂伯奢一家)5

說句心裡話,我要是曹操,心裡隻怕不是起疑心這麼簡單了,都啥時候了,你還惦記家裡沒有好酒,我還有啥心思喝酒啊,特别是“良久乃出”這四個字,你把我們晾在一邊,莫非是和家裡人交代什麼去了?而且出來以後,匆匆騎驢而去,莫非是去報官了?換了是筆者,早就急急如驚弓之鳥,惶惶似喪家之犬,腳底抹油,溜之大吉。

要說無巧不成書呢,忽然聽見莊後有人磨刀,兩人偷偷摸摸去觀望,正好聽見有人在說:“縛而殺之,何如?”兩人一下就急眼了,操曰:“是矣!今若不先下手,必遭擒獲。”于是兩人手起刀落,不分男女,呂伯奢一家八口人,就這樣稀裡糊塗見了閻王。曹操這個時候還是出于自保的角度,倒也情有可原。

但兩人搜索到後廚,看見一口肥豬正被綁在案上,兩個對視一眼,方知鑄下大錯,隻好急急忙忙出門上馬就走。走不過兩裡路,迎面碰到了我們悲催的主人公呂伯奢先生,驢子鞍上挂着兩壺酒,手裡拎着果蔬,很驚異地問兩人為何離去?操不顧,策馬便行行不數步,忽拔劍複回,叫伯奢曰:“此來者何人?”伯奢回頭看時,操揮劍砍伯奢于驢下

曹操錯殺呂伯奢一家多少人(曹操殺呂伯奢一家)6

《三國演義》能位列四大名著,羅貫中先生的筆力真是雄健,策馬便行四字,将曹操的愧疚與決絕表現得非常生動,一句“行不數步,忽拔劍而回”,将曹操一步三計,又殺伐果斷的性格表現得淋漓盡緻。這番操作,直接就把一旁的陳宮先生看傻眼了,開始殺他家人還說是誤會,現在殺呂伯奢,又是鬧哪樣啊?

操曰:“伯奢到家,見殺死多人,安肯幹休?若率衆來追,必遭其禍矣。”原來曹操是擔心呂伯奢回家看到如此慘狀,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反過頭來,将曹操兩人擒下去送官,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呂伯奢也殺了。宮曰:“知而故殺,大不義也!”正是陳宮指責曹操的這句話,才引出了曹操那句名言:“甯我負人,毋人負我。”

面對曹操這麼自私的話,陳宮的反應如何?《三國演義》上隻有四個字來描寫:陳宮默然。各位朋友,我們大多對于自己不認同的言論和行為,也會和陳宮一樣,用沉默來表達自己的不認同,自古以往,都是如此。那麼筆者為什麼認為這個故事能測評我們的大局觀呢?

曹操錯殺呂伯奢一家多少人(曹操殺呂伯奢一家)7

看過這一段故事的朋友,不外乎兩個反應,最多的一個,肯定是罵曹操恩将仇報,無情無義。但也有人認為曹操做得其實并沒有錯,大丈夫縱橫天地之間,當然是一将功成萬骨枯,為了千古霸業,呂伯奢一家,殺也就殺了。

按道理來講,陳宮作為當事人,應該是前者,覺得曹操此人簡直泯滅人性,自私到了極點,但陳宮的做法,卻叫人非常迷惑,書中是這樣寫的:卻說陳宮欲下手殺曹操(這是兩人離開呂伯奢家,去投點夜宿了以後),忽轉念曰:“我為國家跟他到此,殺之不義。不若棄而他往。”插劍上馬,不等天明,自投東郡去了

這個時候的陳宮,想到了兩種“義”,個人小“義”和國家大“義”,曹操殺呂伯奢,是失個人小“義”,而陳宮如殺曹操,也是為了自己心中的小“義”,而東漢朝廷動蕩,董卓專權,如殺曹操,就少了一股反對董卓的勢力,這是失去國之大“義”,所以才有了放過曹操的舉動。

曹操錯殺呂伯奢一家多少人(曹操殺呂伯奢一家)8

結束語:從陳宮最後對曹操的态度和做法來看,陳先生是個非常有大局觀的人,能舍個人小義,而成國家大義。我們各位朋友,也經常因為一個小事,從而對身邊人産生一些看法,并有些針鋒相對的舉動。往往忽略了事情的背後,是否有一些我們不知道的因素和背景,就像莊子先生說的“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同樣的道理,我們不是别人,也不知道别人做那些事,是不是有不為人知的苦衷和隐情,而準确地評價一個人或一件事,須綜合各種因素和背景來全面的分析,才是最正确的大局觀!

每個人都有自己處世的标準和原則,但需牢記的是,這僅僅是我們的原則和标準,并不能代表别人就是這麼想,更不能指望别人會按我們的标準和原則來辦,遇事正面想一想,反面看一看,總不會錯太多,如果陳宮手起刀落,也就沒有後面的三國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