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網眼大觀君
在微信、QQ等各種社交媒體、聊天工具中,不時蹦出一些圖形、符号,有卡通形象,有影視劇截圖,有手工繪制,有真人頭像,有咧嘴的、呲牙的、蹦跳的,形形色色、各式各樣。一個跪着的白色娃娃,一張肉嘟嘟的臉蛋,總是帶着乖巧的笑容……,寥寥幾筆簡筆畫,傳神而靈動。還有又軟又萌又糯又蠢又呆的雞蛋,超萌超呆超可愛。這就是叫做表情包的東東!“無表情不社交!”“沒有表情包我感覺自己好單薄。”在全中國、全世界,半數以上的網民,特别是90後、00後們,每天都在發表情包,他們已經離不開表情包了!
表情包被視為年齡分水嶺
仔細看看,哪些人在用表情包、愛用表情包、老用表情包?哪些人不用表情包、偶爾用表情包,甚至不懂表情包、不識表情包?
可惜沒有大數據呀!如果有,一定會證明本人的觀察:那些不斷用,用得不亦樂乎的,都是年輕人,特别是00後、90後們!表情包是近十多年才火爆起來的呀,他們是伴着表情包長大的。他們不僅是網絡原住民,也是社交媒體原住民、表情包的原住民啊!
那些年邁、年老、年長者真的用得太少,能用會用幾個表情包就不錯了。如此說來,能不能用會不會用喜不喜歡用癡不癡心于用表情包,能夠看出一個人的年齡。在社交媒體中,使用表情包的頻繁程度、使用表情包的數量,是你檢驗年紀、心态的尺度。
你老了麼?你覺得自己年輕麼?用表情包吧!熟悉各種表情包的含義,将更多種類、更多形狀的表情包保存下來,收藏起來,以備随時調用吧。
表情包的來曆
應該說,表情包誕生于1982年。當年,美國卡耐基·梅大學的斯科特·法爾曼教授首次利用一連串ASCII字符“:-)”表示微笑。這是最早的表情包,或者叫表情符号。受斯科特教授的啟發,人們将英文字母、數字、标點符号、運算符号等組合在一起,表達常見的表情,如“:-(”表示傷心;“:-0”表示吃驚;“:-D”表示大笑。這被稱為ASCII(美國标準信息交換碼)藝術。随後,表情符号傳到了日本,日本人将這種橫躺着的符号“扶正”,讓其立起來,稱其為“顔文字”,并在此基礎上設計出了全球通用的“Emoji”表情。ASCII字符最初隻在手機短信中應用,随着通信和IT技術的發展,表情符号被衆多通訊工具、通訊軟件、網絡平台采用,為青少年所喜愛,迅速風靡全球。
2003 年騰訊給QQ 定制了Eemoji 表情包,人人網則主打黃色小方臉的表情系列。QQ 黃色小圓臉和人人網的黃色小方臉,成為中國第一代表情包。後來,QQ等即時通信工具推出了“另存為表情”功能,大大推動了自定義表情包的發展,激發大批網友甚至一些公司參與表情包的設計。2011年微信面世,在同年發布的微信3.5版本中,第一套微信表情包“兔斯基”發布;2013年8月6日,微信表情包商店上線;2015年4月,微博增加帶圖評論轉發功能……。應該說,社交媒體是表情包的強力推手。那些人見人愛的表情包,如兔斯基、悠嘻猴、老呆和小呆、阿狸等更讓表情包風靡一時。
某些特殊的漢字,如“囧”等也被作為表情。“囧”本意為光明,但因為這個字看起來像是一個悲傷的臉部,網民便将它用來表示沮喪、尴尬等情緒;“槑”這個字是古語,義同“梅”,如今在網絡中被用來表示呆傻或者并排站立的兩人。
表情包這個詞2008年前後才在中國出現,當時是用來指代第三方設計師或個人設計發布的卡通形象系列表情。今天,表情包這個詞已經泛化,已經用來泛指各種各樣的表情符号了。
2015年,Emoji表情中的“喜極而泣(Face with tears of joy)”入選《牛津詞典》的年度詞彙,表情包一舉登上了“大雅之堂”,這無異于為表情包做了個大大的廣告,使表情包更為流行。
表情包的種類
有多少種表情包?對表情包怎麼分類?沒見到權威的說法。本人在此姑且試着給它分分類,以求教于專家。
第一種是符号式表情。即最早的表情符号,如“:-)” “:-(” “:-0” “:-D”這一類,是最簡單的,用标點符号、運算符号、數字、英文字母等組合起來表達感情的字符,這種表情可以在手機短信、文本中運用,不過數量有限,使用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
第二種圖标式表情。在中國,以兔斯基、悠嘻猴系列表情的出現為标志,圖标式表情大放異彩。現在絕大多數表情包都是圖标式的,有的僅僅是一個圖形,有的圖标配文字;有的是卡通動物圖形,有的是人物頭像;圖形則有手繪的、有動畫截圖、電視劇截圖等等。
第三種Gif表情。gif表情也是圖标式的,所不同的是它是動圖,換言之,圖标式表情分為靜态圖片表情和動态圖片表情,動态圖片表情就是gif。gif (Graphics Interchange Format)的原義是“圖像互換格式”, 它是一種基于LZW算法的連續色調的無損壓縮格式,壓縮率一般在50%左右。一個gif文件中可以存多幅彩色圖像,如果把存于一個文件中的多幅圖像數據逐幅讀出并顯示到屏幕上,就可構成一種最簡單的動畫。Gif表情又稱動圖表情。
Gif是1987年開發的。Gif表情與圖标式表情幾乎是同時出現的。兔斯基、悠嘻猴表情包剛出現時,既有靜态的兔斯基、悠嘻猴也有動态的兔斯基、悠嘻猴。
第四種是自定義表情。自定義表情是相對于如QQ、微信等通信工具、社交軟件、網絡平台提供的定制表情而言的,是網友或第三方公司創作的表情包。現如今,多數通信工具、社交平台除定制表情包外,都允許用戶保存自定義表情,這打開了表情包市場大門,不少網友或公司大展身手,遠比定制表情包更豐富多彩、既炫又燦的表情包不斷被推出,它們有的是免費的,有的是收費的。有人還真靠表情包賺了錢呢!
第五種是真人表情包。真人表情包是以真實人物的形象及表情為基礎繪制的表情圖形。真人表情包的出現更是讓表情包嗨得沒法形容了。真人表情包一開始是以電視劇明星、熱點事件人物甚至政界名人形象制作的,愈是熱爆的人,愈是個性鮮明的人,愈容易被制作成表情包,如使出“洪荒之力”的傅園慧,還有“葛優躺”、“藍瘦.香菇”表情包等。“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爸爸去哪兒萌娃表情”“黑人問号臉”也被制作成表情包系列。電視劇《人民的名義》播出,反響異常強烈,在劇中表演甚佳、個性化表情異常鮮明的李達康就被制作出達康書記系列表情包。不過,現如今,真人表情包已不限于名人,普通人形象如廣場舞大媽、小學生、家庭主婦、鄰家女孩,都可以制作成表情包。
真人表情包也可以制作出靜态和動态的。
接着又出現了單位、班級、學校特有的表情包,甚至連學校的校徽也被做成了表情包。不知道這一類表情包,是出自黑還是他黑。
再接下來,又出現了群體圖像的表情包。
還有,“瘋狂摳臉”“拼圖神器”“貼紙狂歡”等軟件又來了:可以将真人面部表情或某些剪圖貼上去,做成自制的表情包。
新時代的象形文字
表情包是新時代的象形文字,已成為年青人在社交網絡平台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在網絡交流中引入表情包,以展現網絡環境不便直觀展現的情緒及态度,這種“非語言的表達方式”也是一種表達,它往往比文字更生動、更豐富、更有效。表情包所具有的戲谑、嘲諷、調侃的意味,是用一大堆文字都無法做到。
語言文字這東西是用來“達意”,人們交流信息,表達思想、觀點、情感,要借助語言和文字,沒有共同語言,相當于雞對馬說、對牛彈琴。除語言文字外,肢體可以輔助表達,音樂、數學在行家與愛好者中可以成為交流工具。如今表情包正在成為一種新的語言,在一定情境下,它比文字更簡煉、更形象、更傳情、更富有表達力。聽聽下面這些言語,就知道青年人為什麼離不開表情包了:
“無表情不社交!”
“能用圖解決的事就不要說話了!”
“能發表情絕不打字。”
“沒有表情包怎麼愉快地聊天?”
“一切盡在表情中!”
“沒有表情包我感覺自己好單薄。”
“在一個用0和1 構成的數碼世界,沒有表情包根本不能聊天好麼?”
……
新媒體時代,尤其是無處不社交、無人不社交、無時不社交的時代,人們的交流方式、交流介質都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不僅僅從面對面交流、書信交流擴大到或者說轉移到社交網絡交流,而且從單純地使用文字逐漸過渡到使用符号、圖片、表情等,這是表情包得以如此普遍使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表情包掘金
表情包不僅好玩好用,還能賺錢。自定義表情包,有相當一部分是收費的。雖然隻收1元2元,但因數量大,收入也不薄。有的公司靠此生存。
浙江蕭山有個叫汪泠的大學畢業生,出于發好玩,畫出一枚枚又軟又萌又糯又蠢又呆的雞蛋,沒想到竟然火得一塌糊塗。這個漢語言文學畢業、喜歡畫畫的90後女孩,2013年将第一套“汪蛋”放到百度貼吧,反響平平,但上線微信表情包後,便如風一般傳開來,紅遍大學校園。兩套“汪蛋”表情包推出,發送量達到6.3億次,僅打賞就收入8萬元。如今她已經制作了4套“汪蛋”。 2015年下半年,她試着找廠家加工了200隻汪蛋玩偶,在淘寶上很快銷售一空。
表情包的出現,活生生造出一種“表情經濟”來。一些公司從中看到了賺錢的曙光。武漢博潤通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專門組織了8人專班,設計繪制表情包,其設計要義為:“要麼‘萌’,要麼‘賤’,蠢萌蠢萌的或者賤萌賤萌的,讓人覺得搞笑又可愛。”
說到表情包掘金,不得不提到Line。 Line在紐交所上市,融資13億美元,估值70多億美元。撐起其估值的,主要靠Line Friends表情包打造的商業模式。其表情包八成以上收入來自用戶付費。2015年,Line的付費表情包為Line公司帶來近三億美元的收入。以Line Friends為基礎,該公司還涉足遊戲、漫畫等,僅Line Friends授權就獲得了不少收益。
美國市場研究公司comScore于今年3月公布的最新數據表明,美國目前增長最快的應用是Bitmoji,這款“自制表情包”應用在過去兩年中的月獨立用戶訪問量增幅超過5000%。電子商務應用OfferUp和letgo則排名第二和第三。
表情包的營銷
表情包火爆後,馬上受廣告主們青睐,成為廣告主和影視作品營銷的新介質、新渠道。例如,在表情包裡植入廣告,讓表情包成為新型的營銷渠道。騰訊推出的“全民超神”表情包系列就是為其同名電競手遊做宣傳。這種表情包跟要宣傳的産品同名或者相似,表情包可免費下載,表情包快速傳播,産品也得到宣傳,表情包愈受歡迎,産品宣傳便愈廣泛。
表情包也是影視劇、動漫作品和綜藝節目的營銷推廣新陣地。微信官方平台推出“功夫熊貓”表情包系列,正是為了配合《功夫熊貓3》電影的宣傳。除此之外,還有一批表情包,如小黃人、名偵探柯南、蠟筆小新等等動漫人物表情包,其設計、推廣,目的就是為了宣傳這些動漫作品。Line推出的“Line Friends”表情包系列,有效地宣傳推廣了Line聊天軟件。Line還将 “Line Friends”做成系列産品,如遊戲、貼圖表情、餐飲、文具、服飾等,開設“Line Friends”線下零售門店和線上官方旗艦店,賺得盆滿缽滿。
一些明星也利用表情包進行宣傳推廣。鹿晗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鹿晗工作室專門制作了鹿晗表情包,還将制作過程的視頻放在網上播放,不僅鹿金晗表情包被大量下載、轉發,鹿晗表情包制作過程的視頻也受到熱捧!
鬥圖娛樂,鬥成政治
由表情包引出“鬥圖”。表情包是圖,而圖是可以“鬥”的。鬥圖,即通過貼表情圖來較勁、較力,一些社交群組以此作為網絡“掰腕子”、網絡比拼。
鬥圖始于QQ,一些人群聊時發送搞趣圖片以相互娛樂。後來發展到百度貼吧等各種論壇上,時常有人發帖組織鬥圖活動。再後來,鬥圖不僅僅用這些表情圖,還會惡搞明星、電影人物等,以圖加文字自由組合,結合網絡語言,制作搞笑逗比的圖片。又有人開發了多種鬥圖軟件,稱鬥圖神器,有電腦版、手機版,供鬥圖時選用。
鬥圖,不僅是娛樂,還能成為政治手段。
帝吧FB鬥圖,就是一次影響頗大的政治事件。帝吧,是百度的國足李毅的貼吧,即李毅吧,又叫帝吧、D吧、D8。是百度上人氣最旺的貼吧,截至2016年4月,帝吧粉絲數已達到2196萬,貼子數超過8.7億。
帝吧 FB鬥圖,即因為蔡英文的上台,帝吧的人去台灣Facebook的評論裡狂刷表情包,利用表情包與網民相鬥。這是一次網民自發組織的活動,台灣地區新任領導人蔡英文、藝人羅志祥等在Facebook上的賬号成為言論集中暴發的場所,帝吧網友很氣憤,他們于2016年1月20日晚有組織地到這些賬号貼表情包,利用表情圖片反對。帝吧網友使用文明用語,不貼黃圖,隻反不反台灣人民。無論人數上、聲勢上,還是表情包的數量、水平,都絕對壓倒勢力。國内的鬥魚直播平台、B站、虎牙、熊貓等平台都直播了此次事件。
表情包文化
表情包作為網絡表情符号的延伸,已經成為網絡社會中的一種新的表達方式和文化現象。英國伯明翰學派認為,青年中流行的亞文化構成了對體現中産階級價值觀的英國主流文化的反抗,平民階層的青年因無法進入主流文化而自創了一種時尚文化,這一文化富有反抗的象征意味。
表情包是典型的網絡文化現象,也是青年亞文化現象。年輕一代,總是求新求變,爵士樂、踢踏舞、街舞都是青年人創造的,再往前追溯,還有現代派藝術、抽象藝術等等,莫不如此。新的一代,對于已經做到極緻的父輩文化,占統治地位的主導文化、主流文化,在傳承過程中産生了不認同,在感到難以超越時,生出求變、求超越、想解構、欲颠覆等等越軌與異端的傾向。這些異端、異動、異想、異為,有的被多數青年人接受,被發揚光大,于是便成了潮流,成了文化。表情包的出現與普及,也正是如此呢。現代青年張揚個性、解構經典、颠覆傳統、反對嚴肅、嬉笑怒罵、娛樂至上,這種種行為,一遇上表情包便相見恨晚,“正合朕意”了!
無論怎麼看,不管你願意不願意,表情包流行了,而且是主要是在年輕一代、更年輕一代中流行。世界是年輕人的,表情包将伴随他們成長,伴随他們走向未來。即使以後有被更年輕的一代追捧的東西出現,表情包畢竟陪伴了一代人甚至兩三代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